ruizhizhao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ruizhizhao

博文

警惕那些隐藏在善的名义之下的恶行

已有 3413 次阅读 2018-12-28 21:02 |个人分类:时事评述|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前段时间,电影《芳华》热播,剧中“活雷锋”刘峰的悲惨遭遇,让不少观众唏嘘不已,纷纷声讨那些受其恩惠而不知回报、在其落魄时落井下石的文工团同事的恶。刘峰的好,不仅表现在他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甚至“上大学”这样难得的机会也会拱手让人,美其名曰“谁最需要”。可是这样的“好”是真的好吗?

众所周知,那个年代,大学指标是在以德为先思想指导下,作为国家人才战略,选拔具有培养前景的人,给予系统培养,期望他们将来能够更好的为人民服务(理论上)。这个指标不仅代表了对“先进工作者”工作的认可,更包含了国家的政策导向-鼓励大家成为这样的先进工作者,期望先进工作者通过培养可以承担更大的任务。然而,刘峰的“谁需要就给谁”,给那些不愿意通过自身努力实现上进理想的人一个梯子,而让那些更实干的人寒心。如果这个指标可以通过买卖可以达到,又何苦要一直控制自身的欲望,努力达到优秀呢。或者在刘峰看来,他是善良的,而这件事的直接后果是“恶”的。对于国家而言,因他的谦让让一个不合适的人进入了培养的梯队,很可能浪费了一个可贵的指标;对于想投机取巧的人看到了新的途径,而对于老实人而言,这条奋斗的路上多了一条莫名的障碍-那个优秀的人孩子那里,你比不过他,而他自己不去,把机会不是给够资格的人,而是给“需要”的人。这样的行为客观上造成不求实干的社会风气蔓延、扩散,影响恶劣,其实是“大恶”。

其实国人不讲原则,以善的名义行的恶绝对不是刘峰一个人,近些年社会风气的败坏、道德水准的下滑都有所谓的“善行”息息相关。

医疗系统一直都有一个所谓的“人道主义赔偿”。在患者死于医院后,常常在已证实死亡不论及这个死亡是因为医院的管理不善,贻误了治疗时机、还是以为医生、护士处理不当,又或者是患者自身情况。由于责任不清,随意安慰,导致患者认为只有人死在医院都应该赔偿,医闹由此发生,不法之徒甚至看到商机,守在医院门口寻找发财机会,进而产生专业的医闹;在医院方面,由于有过失的行为得不到纠正和惩处,医生、护士及相关人员不会反思自身的问题,改正并进步,不当的行为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不仅造成同类的事故重演,导致患者的怨气加重又给医闹提供了借口,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

与医疗系统糊涂账类似的还有法院的所谓“扶贫”。前几年记得有一个人跑到邻居家,把邻居家的花当成菜吃了中毒,结果法院居然判被偷的人赔偿小偷,与此类似的还有南京法院以同情老人为名,判无责的人赔偿,导致如今坏人学着碰瓷,好人不敢继续做好事的尴尬局面。

社会需要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的反馈机制,如此打着善的名义的恶行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反思!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87563-1154052.html

上一篇:长春印象
下一篇:父亲
收藏 IP: 14.23.136.*| 热度|

14 范振英 蒋继平 刘建兴 徐耀 王从彦 李志俊 郭景涛 杨正瓴 鲍海飞 周忠浩 葛兆斌 牛凤岐 吕健 chenhuanshe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9: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