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蒋高明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植物生态学研究

博文

《生态农场纪实》连载之四十:热心人送来蚯蚓种

已有 4077 次阅读 2013-8-10 23:09 |个人分类:建言新农村|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生态, 连载, 纪实, 农场, 蚯蚓养殖

 蒋高明

 

蚓无爪牙之力筋骨之强,能上食尘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断为两截如何各自成活?没有眼睛靠啥来分辨昼夜?蚯蚓留给人类的疑问很多。查理·达尔文(18091882)晚年业余时间中最感兴趣的物种就是它,曾在自己的花园中潜心观察、研究蚯蚓钻过的地下孔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证明地球上大部分沃土的产生都是源自这个物种的不懈努力,他感叹道:犁是人类最早最好的发明之一,但远在人类生存之前,我们脚下的这一片土地,土壤已被蚯蚓耕耘过,并将永远被它们耕耘下去。”

在元素循环方面,蚯蚓可谓是土壤里的大力士了。这个在地球上生存了5.5亿年之久的物种,可以土壤中的动植物碎屑为食,经常在地下钻洞,把土壤翻得疏松,使水分肥料易于进入而提高土壤的肥力,有利于植物的生长。除了对天然改良起作用外,蚯蚓本身也是宝,不仅可以入药,还可直接作为家禽饲料,是喜好的肉类食物;蚯蚓还在淡水钓鱼中适应面广,是各种水域、鱼类气候都较适宜的钓饵。

蚯蚓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分解者,在农田里这个作用更大。耕地里有蚯蚓,庄稼或蔬菜都会长得比较好。然而,遗憾的是,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等有害物质,耕地里蚯蚓数量越来越少了。一方面耕地里蚯蚓的数量减少,恢复土壤地力需要蚯蚓帮忙,另一方面,随着弘毅农场养牛数量逐渐增多,牛粪积累越来越多,牛粪中的大量营养还有没有再次升值的机会呢?

以养殖100头肉牛简单计算,每年就需要提供约10万元的秸秆饲料(青贮玉米秸或者干花生糠),要达到育肥的效果,使秸秆转化为肉和肥料得以实现,尤其实现经济效益,同时还必须提供约30万元的精饲料,这些精饲料包括玉米面、麸皮、豆粕及矿物盐,百头牛每年要保证这40万元的饲料投入,每头牛才能够实现约2000元的净效益。牛吃下这些精饲料能否全部消化呢?显然是不可能的,据粗略估算,牛吸收的精料只有约三分之一,其余的三分之二存在于牛粪中。因此,向牛粪再次要效益,是进一步延伸产业链,促进农业中的元素循环非常重要的一环。而能够转化牛粪的,非蚯蚓莫属。

于是,20087月,我们决定在弘毅生态农场内养殖蚯蚓,一是转化元素,二是让牛粪升值,提取动物蛋白,延长生态链。为此,我专门安排研究生郭立月进行这个实验。但是,想法有了,到哪里购买优良的蚯蚓品种呢?

就在我们准备安排研究生论文做蚯蚓转化实验的时候,我们接到了山东枣庄王总的电话,声称他那里有很好的蚯蚓种,因为知道我们是做科学实验,他要免费提供给我们蚯蚓种,这个消息令我们非常高兴。

为了证实他的说法,我开车去了山东枣庄,在一个大院子里,有十几亩的蚯蚓处理场,那蚯蚓的力量很大,那些硬的结成块的污泥经过蚯蚓转化后,变成了松松的土壤。为了教会研究生郭立月培养蚯蚓,王总亲自带着他的蚯蚓种到弘毅生态农场,在他的具体指导下,我们建立了蚯蚓养殖池。养蚯蚓不需要喂饲料,大量牛粪就是它们的饲料,但要保持一定的湿度,就是喝水多。有了蚯蚓行家的帮助,小郭的实验论文也能开始了。

 

6-2 为弘毅生态农场免费提供蚯蚓的王总。

 

三年实验下来,研究生郭立月得到了很好的科研成果。他发现牛粪经蚯蚓处理后,可显著增加大豆株高、分株数、干物质积累,促进植株生长,增加单株荚数、籽粒数、籽粒重,提高大豆产量。施入蚯蚓处理过的牛粪45 t·hm-2时产量最高、单株结荚数最多,比对照增加75%;施入蚯蚓处理过的牛粪15 t·hm-2时,粗蛋白含量、蛋脂总量最高,比对照增加6%。同样的效果也发生在玉米栽培上,牛粪经蚯蚓处理后可增加株高,促进玉米地上部干物质和籽粒干物质积累量,增加穗行数、穗粒数、千粒重,提高产量,粗蛋白比对照增加12.4%,粗脂肪含量比对照增加30.0%

 

   经过实验发现,牛粪经蚯蚓处理后,可改善土壤结构,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尤其是0-500px增加最多,并且提高氮素利用率。堆沤牛粪-玉米模式与蚯蚓-牛粪-玉米模式经济效益分析,蚯蚓处理牛粪,虽然需要大量的人工和水,但可以获得大量蚯蚓和优质有机肥,有机肥再施入到大田,该模式比牛粪仅仅堆沤后施入大田模式每公顷净收益可多1.95万元。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5-715818.html

上一篇:《生态农场纪实》连载之三十九:元素循环一笔账
下一篇:中国科学报:生态农业是对现代农业的“拨乱反正”
收藏 IP: 210.73.6.*| 热度|

4 武夷山 翟自洋 陈辉 gengshudong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18: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