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蒋高明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植物生态学研究

博文

中国社会科学报:自然恢复可使生态治理“事半功倍”

已有 5013 次阅读 2013-4-22 19:22 |个人分类:自然与社会|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自然恢复, 生态治理, 事半功倍

自然恢复可使生态治理“事半功倍”

蒋高明

http://www.csstoday.net/Item/67498.aspx

2013年04月22日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4月22日第442期作者:蒋高明浏览: 23 我要评论字号:

   【核心提示】对于大面积退化沙地,自然力恢复措施可利用土壤库幸存的各种繁殖体以及植物繁殖的种子为种源,不引进外来种,恢复本地的原生植被。

   十几年前,一提到生态恢复,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靠人工的力量,植树造林种草,并希望在此基础上建造人工生态系统。然而,长期的实践证明,当年在草原、农牧交错区、沙地甚至新疆的沙漠,用植树造林办法稳定地表植被,用树木阻挡沙尘暴,除了在局部区域起到一定的效果外,大范围的人工努力相对于大量的投资得不偿失。实践证明,自然恢复是一种更有效的办法。

   次生演替让退化的植物群落恢复生机

   自然恢复的理论基础,是生态学上的次生演替理论。次生演替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还基本保留,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存在这种生态条件下发生的演替,如在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还有火烧、病虫害、严寒、干旱、水淹、冰雹打击等。只要植被恢复的土壤条件还在,植物繁殖体还存在,减少了人为压力,次生演替可以让退化的植物群落恢复生机。次生演替一般趋向于恢复到原生群落的类型,但过去所有的各种比例当然不可能完全重复出现。复生后所形成的群落只是在类型上和原来的群落相同,但质量上已经完全不同。

   然而,原生植物群落的复生是有条件的:一是土壤,二是种子来源。因此,如果原生群落在其整个分布区都受到破坏,且因持续时间很长而破坏得很彻底,那么,即便气候条件适宜,群落的复生条件也不存在了。在我国南方有这样的现象:当森林被反复砍伐后,加上长期放牧,最后形成稀疏的低草地。这种草地下的土壤板结、干燥,有机质丧失殆尽。在这种情况下,群落的演替转向原生演替的某一阶段,就不属次生演替的范畴。

   对于大面积退化沙地,自然力恢复措施可利用土壤库幸存的各种繁殖体以及植物繁殖的种子为种源,不引进外来种,恢复本地的原生植被。以下笔者以亲自参与的生态恢复实践为例,说明自然恢复的效果。

   草原造林不适合半干旱区生态治理

   该生态恢复实践的实验地点位于内蒙古正蓝旗巴音胡舒嘎查(村),地理景观为典型的浑善达克沙地。该嘎查有72户288口牧民,土地12.6万亩。10年前,为了致富,牧民大量养殖牲畜,其中羊所占比重较大,约为57%—75%。如此众多的牲口越冬是个大难题。

   课题组在开展半干旱区生态治理时,开始也使用植树造林这个“治沙法宝”。2001年春,课题组设计了乔、灌、草,多层次、高密度的防风林。为了保证树木成活,还用生根剂来处理树苗,牧民按照科学家提供的生根剂配置药液。当年,种植的旱柳萌芽,然而,第二年那些树木就不再抽叶。主要原因是半干旱区强烈的蒸发、严酷的冬季、强烈的大风使得它们很难生存,第二年全军覆灭。因而,课题组开始尝试通过自然恢复解决当地的生态问题。

   “以地养地”模式助生态恢复

   巴音胡舒嘎查的生态实验首先从减少牲畜数量开始,牲畜数量总数减少了50%,牲畜牛的数量由原来25%增至43%。为减少牲畜数量下降造成的经济损失,主要采取提高牲畜质量的做法,引导牧民改养产奶量高的锡盟达尔奶牛。

   为提高草地的利用效率,在牲畜数量减少的前提下,采取“以禽代畜”做法,即牛羊逐步被鸡鹅等禽类替代,以此增加牧民收入。该做法可充分利用草原空间资源、水热资源,草原上各种昆虫、草籽、嫩叶、灌木籽等,都是禽类很好的“粮食”。同时,这一方式在一定程度也减少了牧民的劳动强度。自2005年起,牧民在课题组的带动下先后养殖柴鸡;自2010年起,在草原养殖柴鸡基础上,形成了草原柴鸡蛋产业。草原养鸡的效益较好。2011年,在草原养鸡基础上,牧区还增加了有机奶产业。

   为解决大面积草地封育后的草畜矛盾问题,牧民开始给牲口种牧草。试验选择严重退化的4万亩土地,其中1000亩做高效地。在其中少量的土地上进行高投入,打井、架电、修路,种植生物量高的“英红”玉米;而在剩余土地上,基本不投入,只建围栏,任其自然恢复,仅在严重退化的流动沙丘上种植一些灌木或插一些柳条作为沙障。这种利用一小片、保护一大块的土地利用方式,被称为“以地养地”生态恢复模式,即种1亩人工饲料地,可以使50—100亩退化沙地草地得到自然恢复。

   在脱离牲口破坏后,巴音胡舒沙地草地被压制的自然力得到充分释放。到2004年,试验区内植被总覆盖率达60%,许多地段100%恢复。以前靠人工种植都难以成活的小红柳自然出现了,并已形成稳定的群落。固定沙丘生物量也提高了3.8倍,丘间低地提高9倍。野生动物中,野兔、沙狐、大雁、灰鹤甚至狼又回到了这片久违的土地。

   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相同降水量下,浑善达克沙地周边的草原生物量只有10 吨碳/公顷;同一“瓢”水“泼”在浑善达克沙地上,就变成了30吨碳/公顷。沙地上年平均生产力为每公顷10.67吨(包括根系),其中牧草贡献了93.3%,灌木6.4%,林木只有1.3%。

   自然恢复试验影响政府决策

   生态恢复实验开始10年后,巴音胡舒嘎查4万亩退化沙地草地恢复的同时还带动了全嘎查12万亩草场的恢复,生物多样性也得到有效保护。该地区的实验充分证明,减少人为破坏,建立自然保护区可实现大面积沙地草地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

   国务院2012年9月批准的京津风沙源二期工程879亿元经费中主要用于自然恢复模式,自然恢复面积高达85%(整个项目工程区将对公益林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管护,对退化、沙化草原实施禁牧或围栏封育,规划公益林管护730.3万公顷、禁牧2016.87万公顷、围栏封育356.05万公顷,封山(沙)育林育草229.16万公顷)。

   十八大后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自然恢复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对于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以往多重视人的努力,忽视自然潜力。其理论依据是,自然生态系统没有自我修复能力,增加外来物种或通过人工种树种草的办法恢复生态,是相对快捷的途径。实践证明,在生态环境不适宜的地方造林,由于违背了自然规律,效果并不理想。中国科学院课题组在浑善达克沙地连续10年的生态恢复实践充分说明,自然恢复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生态退化系统没有达到阈值前提下,生态系统依靠其自然恢复潜力可以实现自我恢复。建议国家和地方的经费使用应重点解决社区生存的压力,释放自然的恢复潜力。有效的治理措施必须建立在成功的科学实验基础之上,在治理中应当考虑使退化地区的“当事人”受益,只有充分考虑社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生态恢复才能够成功。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5-682829.html

上一篇:农民单干导致现代版的“闯关东”出现
下一篇:凤凰网报道笔者科研团队青岛有机农业体验活动
收藏 IP: 159.226.89.*| 热度|

5 蔣勁松 陈国文 陈楷翰 孙根年 郑学军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0: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