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蒋高明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植物生态学研究

博文

火炬树:不折不扣的入侵物种

已有 7839 次阅读 2007-8-21 00:50 |个人分类:自然与社会|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火炬树:不折不扣的入侵物种
蒋高明 本文2004年6月9日发表于《北京科技报》

        自从我提出火炬树为北京潜在的入侵物种以来,关于火炬树是否为入侵物种引起了社会很大关注,以中国林业科学院王豁然研究员为代表的部分专家认为火炬树经历了很长时间的驯化,并不构成入侵性,是符合北京发展的优良绿化树种。

        为调查火炬树是否在北京构成危害,是否为入侵物种,最近,我们5位科研人员、历时1周、驱车行使2000余公里,调查了北京周围9区县的火炬树种植与生长状况。其结果是惊人的:火炬树是悄然进入北京、危害潜力最大的入侵物种。

        王豁然先生引用《生物多样性公约》对入侵物种的定义认为,外来的入侵物种的生物入侵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占据乡土物种的栖息地,从而改变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其二,与亲缘相近的乡土物种或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和渗透产生遗传侵蚀;第三,对传统美学和文化观念的影响。就目前我们的发现来看,火炬树至少符合其中的第一、三条。王先生同时认为,火炬树引种到中国的半个世纪以来,尚未见有任何逃逸人工生态系统而失去控制的案例发生,亦未见任何有关其入侵性的研究报道,是值得推广的。

        实际上,这是科学家的美好愿望而已。事实上,火炬树并没有按照人们的善良愿望去生长,而是表现了不折不扣的入侵行为:每种下一棵火炬树,第2年就会发展成100多棵,5年后就会覆盖半径5-8米的所有土地,并表现出强大的侵占力。其主要危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危害农田。在京承公路太师屯段,成片的火炬树正在向路旁的农田扩展,前锋已到达农田肥沃的土壤,尽管农民将路边的火炬树已砍伐,但砍伐反而刺激了它的扩张,蔓延的幼苗依然在农田里出现,不得不用镰刀割断扔在地头暴晒。但“草”斩了根依然除不掉。

        第二,危害果园,在密云水库公路某段,由12棵母树在8年内产生繁殖的火炬树幼苗,折合每亩1.06万株,平均高度达1.5米,地面覆盖度100%。前锋直达公路内侧的板栗果园,为了防“火”,群众只好挖 “防火”沟,切断根部的入侵,但是,蔓延的趋势并没有制止。

        第三,危害公路。种植5年左右的火炬树根系能够穿透坚硬的护坡石缝,对公路设施造成危害,有的甚至从排雨沟下,进入到油路边的沙化路面上生长。养路工人增加了新的任务:及时清理长到公路上的火炬树苗。调查中发现,火炬树沿高速公路、省级快速路、区县级公路大量种植,所有调查的区县主要公路均有分布。生长20多年的火炬树母树开始枯萎,是一个典型的短命树,但是它的生命并没有结束,而是通过繁殖大量的后代实现其不断扩张。

        第四,危害本地生态。这是我们最担心的,但是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在延庆四海镇、龙庆峡、怀柔红螺寺等地,种植仅3-5年的火炬树, 入侵苗已经向山坡蔓延了30多米,个别地方达到100米。火炬树分布的地方,除了3-5种草本植物外,几乎难以见到本地种;个别地段将所有本地物种都排斥干净。在北京自然生态系统中,每平方米常见的乔、灌、草本植物及其树木幼苗应当有30-50种。

        火炬树为什么有如此强大的入侵能力?第一来自其惊人的根蘖繁殖潜力,根系分布很浅,为1.5-15厘米,表层土下,火炬树盘根错节,想要彻底去除是非常困难的。第二是其强大的自我保护能力,该物种的分泌物以及密集的绒毛,几乎使其“刀枪不入”,没有昆虫吃它,也没有天敌控制它。第三,“火炬”上成百上千的种类为其立于不败之地,留下了大量的后代。

        几乎所有的风景名胜区和保护区都栽植了火炬树,就连自然保护区如北京唯一的国家级保护区“松山自然保护区”内也有分布。更令人忧心如焚的是,还有数十亿的火炬树苗子在苗圃里等待踏上北京美丽的土地。

        上述性状表明,火炬树是继风眼莲、大米草、紫茎泽兰、微甘菊等又一植物类入侵物种,是北京目前发现的危害潜力最大的入侵物种。我们强烈呼吁:将火炬树从北京“六大绿化树种”(实际上它不能称为树,是一种灌木状小乔木)请出去,而将其名单迅速列上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有害入侵物种”名单!作为生态城市的北京,应当立即停止继续使用该物种,并考虑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上图:向农田入侵的火炬树;中图:高速公路上的不速之客;下图:火炬树将本地中排挤出了山坡

环境问题思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5-6254.html

上一篇:火炬树蔓延危险‘反客为主’现象令人担忧
下一篇:Playing with nature or helping it is the question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5: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