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蒋高明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植物生态学研究

博文

经济增长不能以环境为代价

已有 7950 次阅读 2007-3-15 14:03 |个人分类:自然与社会

经济增长不能以环境为代价
蒋高明
 
        据中国科学院最新消息,评估各国环境质量的“环境可持续指数(ESI)”,在瑞士达沃斯正式对外发布。2006年度,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中,芬兰位居第一;中国位居第133位,全球倒数第14位。中国的这个指标比2002年第一次发布ESI时,位置又向后移了4位。
        上述指数说明,尽管中国经济近年来以10%的速度高速发展,然后代价是惨重的。我们经济发展模式是“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低效率”的“黑色经济”模式,是当年西方国家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先污染、后治理”模式重演。在严酷的环境污染事实面前,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发展是硬道理”后的“软”道理了。
        有一段时间,中国经济学家们曾自豪地宣称“中国是世界制造业工厂”。遗憾的是,由于所造出的产品是高能源、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低附加值的,中国在将商品出口到国外的时候,将污染留给了自己。中国生产1亿条裤子才能换回美国的1架波音飞机;中国生产70亿双鞋,全世界的人都穿不过来。而制造巨大数量的裤子和鞋子的污染代价也是巨大的。环境代价中,最表观、最直接、最沉重、当代人就能够体现到的,就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退化。
        中国水蚀、风蚀和冻融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174万平方公里,涉及30个省(区、市),90%以上分布在西部地区。每年土壤损失带走的营养元素,按最保守的估计,也约为年化肥需求量的5倍以上。损失的营养靠从大气和岩石中人工合成补充,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2001年中国用水总量为5567亿立方米,比1998年增加了132亿立方米。然而,这些增加的水多数不是地面上的可循环水,而是向地球“心脏”攫取的地下水,是子孙水。淮河、辽河、黄河等重点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大于60%,其中海河达90%,黑河为110%以上,超过国际公认的30%-40%的警戒线。全国669座城市中有60%的城市供水不足,110座严重缺水。华北平原地下漏斗约3-5万平方公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漏斗分布区。
        在农村,由于拖拉机取代了畜力,农民不再饲养大牲口,有机肥来源少,种地过分依赖化肥,造成化肥用量居高不下。然而,由于施用方式不当,化肥利用效率低。中国化肥平均施用量达434千克/公顷, 是国际化肥安全施用上限的1.93倍,但利用率仅为40%左右;中国农药残留率达60-70%。除农药、化肥外,农膜等白色污染也很严重。目前,每年有约50万吨农膜残留在土壤中,残膜率达40%。
中国内陆七大水系如淮河、海河、松花江、辽河、长江中下游以及珠江中段,近一半河段严重污染,86%的城市河段水质普遍超标。环保部门在淮河2000公里的河段取样分析发现,近79%的河段不符合饮用水标准,80%的河段不符合渔业用水标准,32%的河段不符合灌溉用水标准。
        针对我国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必须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解决,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具体地,我们建议:
        第一,坚定不移地将绿色GDP纳入官员考核机制。开展生态功能规划,规范开发活动,发展循环经济,将绿色GDP纳入官员考核机制,并将长期坚持下去。
        第二,增加保护区投入,建立流域补偿机制。对保护区的投入可以先从国家级保护区开始,并列入国家的经费预算,实现“国家级、国家管”,变保护区目前的经营开发为保护执法,并主动带动社区的经济发展。
        第三,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和管理体制。强化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执法力度,提升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建议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更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部。
        第四,开展生态环境警示教育,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在环境保护方面,我国公民必须从“被动参与”变“主动参与”,运用国家给予的法律利器维护公民环境权益,使得环境破坏行为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第五,将环境保护列为产业来开发。发达国家从“先污染、后治理”的怪圈走出后,就意识到了这点,已经形成了严密的制度。以市场机制鼓励民间力量参与环境治理,变“制造”污染赚钱为治理污染也能撰钱还“积德”。
        总之,中国生态环境已经到了非常危机的时候了,为了保障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政治的稳定,环境保护再也不能是软道理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5-623.html

上一篇:必须旗帜鲜明地拒绝洋垃圾
下一篇:新农村建设为何开局不利?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20: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