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蒋高明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植物生态学研究

博文

食物的政治经济学(连载之一):从“饭字说起”

已有 1849 次阅读 2020-12-14 08:13 |个人分类:自然与社会|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食物的政治经济学

 

无饭必反:从“饭”字说起

 

历史上,农民是比较温顺的,但凡有一口饭吃,是不会造反,也不会被人忽悠起来造反的。

然而,影响食物生产的限定因素很多,既有自然的因素,更有人为的因素。人要努力,天要帮忙。要让庄稼获得丰收,时间上至少等一年或者至少一个生长季节,而气候、温度、养分、虫、病、蝗灾等等,都可以限制粮食产量,进而影响食物保障。

在土地私有制的封建社会,农民种植的收入是自己说了不算的。农民自身拥有土地的很少,需要租用大地主的土地。而地主很少是参加劳动的,尤其那些大地主,他们拥有土地这一重要的生产资料,稳赚不赔的是他们。遇到天灾,大户人家因有大量的食物储备可以安然度过,而贫困的农民只有出卖可怜的土地或农具等生产资料,甚至卖儿卖女度过难关。如果来年或下一生长季收成好,就可以继续维持原来的生活水平,如果天灾或人祸继续不断,那么农民的好日子就不多了,他们要求社会变革的动力就越来越大,人心思变,只要有人挑头,就会造反。

历史上很多农民起义是因为吃不上饭而发生的,有些起义的主要原因,现在很多教科书都是强调阶级矛盾达到了不可调和的程度。农民起义,阶级矛盾固然有其重要的一面,然而饥荒扩大了矛盾确实最主要的诱因,因为富人是不会担心食物供应的。商人如果贪婪,政府的救济不到位,因“饭”而反就不可避免。

我们来看看这个“饭”字,如果有食字旁,就不会反;如果没有的食字旁,则饭就成了反。真佩服古人造字的智慧。下面来看看几个著名的农民起义背景。

 

例证一:绿林与赤眉起义

 

西汉末年,全国各地农民起义蜂起,其中规模最大,人数最多,最具有代表性的两支队伍是绿林和赤眉。自汉元帝时起,历经元、成、哀、平四朝,直到王莽上台执政,各地水灾、旱灾、疾疫,加上政权更替造成的人祸接踵而至,彻底动摇了刘氏政权的根基。

 

王莽篡位后的天凤四年(公元17年),南方发生饥荒,饥民们被迫流亡山泽之中,以野菜野果为食。新市(今湖北京山)人王匡、王凤兄弟深得饥民信任,被推为渠帅(即大帅),聚众数百人起义。不久,南阳人马武、王常、成丹等也率众参加。他们占据绿林山(今湖北大洪山),被称绿林军,数月间便迅速扩大至数千人。

王匡、王凤最早出现在公众面前,是能够为大家评理劝架,是让灾民在分配有限的野菜资源时能够主持公道,于是受到饥民的拥戴,遂被众人推举为首领。数月之间,又有大批饥民归附,很快就达到了数千人。几千张口要吃饭,光凭野地里的那点东西,怎能填饱肚子?人多容易闹事,他们本来是为争野菜而聚集在一起的,野菜没有了,就有人想到富人家里的粮食。谁家有吃的,就抢谁家。于是,抢大户,劫府库,一群被饥饿逼上绝路的饥民,自然而然地演变成为一支对封建政权构成严重威胁的农民起义队伍。这就是绿林起义的背景,从此以后,但凡农民起义,上山打劫,都被称为绿林好汉。所谓好汉,原本就是为了一口饭吃。

随后发生的赤眉起义,其原因与绿林起义如出一辙。天凤五年(公元18年),琅琊(山东诸城东南)人樊崇率领一百多人在莒县(山东莒县)起义,他们以泰山为根据地,转战于黄河南北,得到青、徐一带饥民的响应,民多弃乡里流亡,老弱死道路,壮者入‘贼’中,义军很快在一年时间内便发展到万余人。为了区别普通人,他们将眉毛涂成红字,遂被称为赤眉军,活跃在鲁西南。这一带自然灾害严重,饥民满目,饿殍遍地。如今被我们称之为起义农民的“寇贼”,被逼无奈,只好四出抢劫,希望能够找到一点吃的东西。在这些人中,有一个人,叫樊崇,勇武有力,跟住他,总是能抢到些吃的,不至于饿死。故而,追随他的人越来越多,一年不到,就有上万人。

《后汉书》记“初,(樊)崇等以困穷为寇,无攻城徇地之计。”就是说,当初,这些人只是因为生活不下去了,才不得不出来抢东西,根本就没有想到要攻略官府,抢占土地。这群乌合之众,唯一的目的,只是想填饱自己的肚子。后来,王莽派出军队前来镇压,他们才走上与官府对抗的道路。即使如此,几年之后,当地灾荒减轻,农业有了一点收成,赤眉军中的不少人,还都萌生了返乡种田的念头。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5-1262356.html

上一篇:为什么生态农业要坚持六不用?
下一篇:人类对元素循环的破坏作用
收藏 IP: 112.233.13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21: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