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蒋高明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植物生态学研究

博文

有生态的农业,才有生态的文明(连载之二)

已有 3091 次阅读 2020-8-3 06:42 |个人分类:环保呐喊|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生态农业, 生态文明, 乡村振兴

有生态的农业,才有生态的文明(连载之二)


田松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本文节选自《乡村振兴:选择与实践》(蒋高明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


蒋高明是农民的后代,他一直保留着农民对土地的感情,也保留着农民对土地的认知方式。这种认知方式有时会以生态学的话语表述出来,极为生动。比如他说:用过农药化肥的土地,虫子不喜欢,鸟儿不喜欢,种子也不喜欢。我能够理解,这种说法不是比喻、不是拟人,而是写实。他还说:庄稼生长,是人的功劳吗?不是,是老天的功劳;从种子变成粮食,主要的工作都是老天干的。这种说法也同样给我很大的启示:人不能贪天功为己有。就算人能把水搬来,没有阳光和空气,没有其它物种的帮助,人也不能让粮食长出来。对于生态学术语“物种”,他有一个特别的用法。比如他说:人的科学再厉害,也不如物种厉害。科学的技术不可能把麦秸变成蛋白,但是牛非常轻松地就可以做到。他还说:蚯蚓这个物种,能够让土壤疏松,比任何机械的效果都好,不用人花钱,不用人出力。

在我看来,前现代和后现代之间有一个通道。很多我们称之为迷信的传统智慧,都可以转化为后现代的生态学的话语。这在蒋高明身上有直接的体现。


蒋高明出生于1964年,比我大一岁。我们这一代人少年时在学校里接受的是理想主义教育,在乡村接受的是依稀尚存的传统伦理熏陶。蒋高明创办弘毅生态农场,关心农业、农民与农民,从生态农业实践走向乡村建设实践,都建立在这个底色之上。弘毅二字便出自《论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蒋高明以士自况,有着比其科学家的身份更宽旷的视野、更高远的境界。

在他写《中国生态环境危急》的时候,他是一位对中国生态问题有全面了解的生态学家;在他写《生态农场纪实》的时候,他是一位生态农业实践家,是一位社会学家。

二,消解科学主义的第一堡垒,粉碎工业化农业的增产神话

在多年的科学主义意识形态之下,人们脑子里有一个定式,没有农药化肥,粮食产量不会这么多,养活不了这么多人,地球上有多少人就会饿死。我把这称之为科学主义的第一堡垒。一旦有人质疑科学技术,就会有人重复这套流俗之见,然后说,不要否定农业科技对人类的贡献。

工业化农业是美国生物学家布劳格(Norman Ernest Borlaug)发明的一整套农业方式,包括育种、化肥、农药、机械化灌溉等,被称为“绿色革命”。印度在1960年代末期引入了这场革命,粮食大幅增产,从粮食进口国变成出口国。中国大规模开展工业化农业是从改革开放之后的1980年代开始的,而在此时,印度已经出现了多种负面效应:土地板结、水位下降、河流污染、地下水污染……。十几年后,中国也出现了同样的后果。让人不胜感慨的是,蕾切尔·卡逊早在1962年出版的《寂静的春天》,似乎对绿色革命毫无作用。甚至直到今天,很多夸夸大谈生态文明的人还没有读过此书。人是一种非常难以汲取教训的动物,尤其是别人的教训。中国农田污染的总体情况长期以来似乎是保密的,一直到2014年,环保部才第一次给出了全国性的考察数据,问题非常严峻。简而言之,农田变成了污染源。我经常问:污染源上长出来植物能叫做粮食吗?如果不能叫做粮食,统计它的产量有什么意义呢?所谓增产又从何说起呢?

结论也是明确的,绿色革命的工业化农业是不可持续的,它固然提高了粮食产量,但同时也是一场生态灾难,当然也是人类的灾难。它的增产是以土地和粮食品质的恶化为代价的。

即使如此,大多数人仍然被思维的惯性驱使着,他们中的消极者会说,总不能回去吧,然后把有着千年历史的传统农业描写得一片黑暗,仿佛那时人们天天忍饥挨饿似的,所以没有别的办法,只能饮鸩止渴。他们中的积极者则不承认绿色革命是场灾难,还要发动第二次绿色革命,他们宣称,转基因种子,以及与之配套的化肥和农药,能够减少负面效应,获得更高产量。

也正是在这个背景之下,蒋高明在2006年创办了弘毅生态农场,这是中国第一家生态农场。两年后,温铁军教授创建了小毛驴市民农园。这两个生态农场代表着中国生态农业实践的两种不同的模式。蒋高明最初是作为科学家,考虑一个科学问题;温铁军作为社会学家,更加关心三农问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5-1244759.html

上一篇:有生态的农业,才有生态的文明(连载之一)
下一篇:有生态的农业,才有生态的文明(连载之三)
收藏 IP: 61.180.37.*| 热度|

3 韩玉芬 周忠浩 张晓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9: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