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菇业大典历时四年,终于有近期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协助出版发行。具体将在2010年9月底面世。现将主编罗信昌老师的前言摘录于此,大家先睹为快。
前 言
我国栽培和利用菇菌的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到6000多年前。据历史记载,人类最早栽培的菇菌是香菇,约1800年前,始于中国浙江省龙泉、庆元、景宁三县(市)交界处龙岩村,其次是木耳,约1400年前起源于中国。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条件,孕育了丰富的菌类资源,加上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无穷的创造力,使得我国成为各种菇菌人工栽培的孵化地。然而,由于种种的历史原因,菇菌这朵古老的园艺奇葩在很长一段时间,始终未能含苞绽放。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改革开放号角的吹响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菇菌这朵古老园艺奇葩才真正焕发出璀璨夺目的光彩。
在短短的21年间全国菇菌总产量由1986年的50多万吨上升到2007年的1682万吨,增长了33.6倍,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中国跃升为世界蘑菇生产大国。这种发展速度是史无前例的,让外国人感到震惊。今天的中国菇业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走进生产基地和菇乡到处可见到千姿百态的菇菌在废弃的有机物基料上盎然生长,菌花璀璨,菇香飘扬。蘑菇转化废弃的有机物质成人体可食的菌体蛋白质,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使农民致富,使村庄更净,使城镇更美。小小的蘑菇正在助力新农村建设,也因此改变种菇人的命运,备受农民的欢迎,产业发展如火如荼。
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着食物短缺、环境污染、健康质量下降等难题,蘑菇味美、营养、保健,备受世界人民的青睐,是现代人们所崇尚的食品,发展蘑菇生产为解决人类面临的三大难题开辟了新的途径。蘑菇经济属于农业循环经济,生产过程是通过菇菌产生几种组合酶,降解农林废弃有机物的木质纤维素,合成人体需要的菌体蛋白质、多种氨基酸、多糖等。下脚料可再次使用或用作有机肥料,实现零排放。这种运作模式,符合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要求。所以,具有远见卓识的科学家和企业家们已把关注目光投注到中国的菇业,未来菇菌产业的前景一片光明。
然而,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菇菌产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北美、欧洲等发达国家采用高科技手段,运用先进生产技术进行工厂化、智能化生产,双孢蘑菇单产一般高出我国3~4倍,一些发展中国家菇业也正在崛起,使世界蘑菇产业在科学研究、生产技术、产品开发和加工、市场开拓等方面受到新的挑战。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广大科学技术工作者正在积极开展菇菌生物学、遗传育种、生产新技术、病虫害防控、产品精深加工、产业理论、市场开拓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应对这一新的挑战。所以,《中国菇业大典》的出版,可起到传播技术、更新知识、培育人才的作用,为广大科技人员、菇农和企业家的渴求和期盼。本书邀请约50多位撰稿人,既有为业内人士所熟知的资深老专家,又有伴随我国菇业勃兴而涌现的中青年才俊,他们是中国菇业得以兴盛的技术中坚,可全面客观地反映我国菇业发展的面貌。
本书是对我国菇菌生产近半个世纪来的全面回顾与总结,并融合有国内外报导的新近研究进展和成果,从编撰到出版,历时4个春秋。本书内容丰富,包括基础篇、栽培篇、病虫害防控篇、保鲜加工篇、国际贸易篇、资讯篇共6篇38章,约170万字,凝聚着老、中、青全体作者的心血和汗水。可以相信,它的问世必将对中国菇业的科学研究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书中采用“菇菌”或“蕈菌”(mushroom)代替国内习用的“食用菌”(edible fungi)这一名词,是为了更准确地反映本书的实际内容,能够更客观地体观中国菇业当前的工作内涵和未来的发展。“食用菌”一词在我国文献上出现甚早,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中国菇业的复兴和发展,其使用已相沿成习。这是因为当时从事科研、生产的对象,主要是食用菌,只有为数不多的药用菌,如茯苓、灵芝等。但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菇业的科研、生产方面已出现许多重大的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我们必须更新产业观念,重新认识和界定中国菇业的内涵和外延,才能更有利于未来的发展。根据中国菇业产业现状和对未来发展的预测,中国菇业的产业结构应包括食用菌、药用菌、菌根菌和毒菌毒素开发利用等四个方面。
另外,由于国人习用的“食用菌”这一名词词义上并不单指食用蘑菇,可食用丝状真菌、酵母、细菌也属于“食用菌”,超出了大型真菌(macrofungi)的范畴。
本书在编撰过程中,得到了我国菌物界老前辈们的关心和支持,得到了河北省平泉县人民政府、江西仙客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大山合集团有限公司等经济上的资助,还得到了日本朋友浅轮先生、根田仁博士的鼎力相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华中农业大学应用真菌研究所研究生付成,刘伟为本书部分内容的电脑编撰和校对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借本书出版之际,谨向他们表示深切的谢意。作者是第一次编撰这样大型的著作,要尽善尽美地完成这个重任,就我们的经验和学识而言是力所不及的。虽然我们作了种种努力,也难免出现遗漏和谬误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10年4月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8 06: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