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苑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oqizhou 论春语秋,谈科说学,声传言教。

博文

融金发展,流动成才。

已有 6665 次阅读 2011-9-5 04:49 |个人分类:政策评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人才流动, 人才交流

网上看过一个笑话:两位经济学家一起去散步,见到路边有团大便,甲便对乙说:“你要是敢吃下这团大便,我就给你一百万元”。乙为了一百万就强忍着恶心把那团大便吃下去了。甲彻底震惊了,无奈只好开了张支票给乙。两人继续无语前行。乙虽然得了一百万但心中不爽,觉得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正巧又看见路旁有一团大便,乙便对甲说:“你要是敢吃下这团大便,我也给你一百万元”。甲正心疼自己的一百万呢,听到乙这么说便毫不犹豫地捡起那团大便吃掉了,乙随后就兑现承诺开了张支票给甲。两人继续无语前行,均略感郁闷。甲悲愤地对乙说:“你看我们俩这不是吃饱了撑得没事干嘛,凭白无故吃了两团大便。”乙想了想说:“也不能说我们什么都没干,我们刚刚创造了两百万的GDP”。

笑话归笑话,这反应出了钱的流通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有一个网站在一美元上打了记号,让收到打了记号的纸币的人在网上登记经过的地方。我们也曾经收到一张。在这网站上看到一张纸币在三年不到的时间里出了两次美国走了2万多英里,平均一天走20多英里。钱流动的越快走得越远反映出经济发展程度越高。我在公司工作后明白的一个道理是公司的现金流动(cashflow)最重要。只要出的和进的能平衡就可以算是赚了。

 

经济发展靠钱的流通。而促进钱的流通要靠人的流动。咱们中国人到了美国一段时间后,都会发现美国的流动性极大。一年一小搬,三年一大搬。邻里间的房子时有挂上出售牌子。我们在波士顿五年搬三次家也不算多的。七,八年前,我们在Buffalo常常相聚的十几家朋友到现在只有俩仨个还在那儿。而我们到了Indianapolis的五年里,中国人邻居有一批搬离、有更多户搬进(中国人在我们区变多了)。我到了美国二十多年还没有在一个地方住过六年的。大家搬迁原因是换房或换工作。

刚到美国时,很不喜欢这样的不断搬迁。那时我最爱在嘴边哼唱的歌是《到处流浪》。我博士后导师Karplus和我讲他原来计划每过几年换一个大学。他先在UIUC,后去哥伦比亚,再到哈佛。到了哈佛后,就陷在那儿了。曾经有一段时间他想到法国全职工作因为喜欢法国文化及饮食。但因为法国不允许外国人全职,只好半职。而我现在明白了他当年的举动,不光习惯并且喜欢这样“动荡不安”的日子了,因为住过一个地方与旅游经过一个地方不是一回事。只有住过的地方才会有一段山水一段情,寸草寸木留我心的感觉。

动荡催上行,安家不乐进。我国有很多成语反映这样的道理。例如好男儿志在四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挪活树挪死等等。乱世的英雄是靠动荡的生活磨练出来的。孔丘周游列国成了孔子,红军长征征出了新中国。乱世动荡是被动,和平时期就要靠主动加被动的流动了。我现在喜欢流动是因为可以认识新朋友,探索新环境,发现新事物,刺激思维,开扩见识。我在离开Buffalo时,朋友问我为什么?我说我已经陷在局部极小值,需要用蒙特卡罗大法(MonteCarlo)来跳出陷阱去寻找全局极小值。人生也是一种算法。如果每一步都走顺路,就很容易进入死胡同(Greedy algorithm)。人算不如天算,有时要不按理出牌,走出随机的一步。

国内有些政策和小农经济文化不利于人才流动。它是制约科技发展的一个瓶颈。上大学时要找个离家近的,换专业换大学几乎不可能。读研究生时专业、导师也不容易。找工作时能不换地方就不换地方而且总想找专业对口的。找一份工作,就想找到一辈子的工作。辞掉本职工作,重新回大学学习新专业,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大学间教授也不经常互相流动。有些大学大部分老师是自己学校培养的。招研究生也只能招本专业的。海归也常常回归到原单位 。我认为只有改变这样的状态,人才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成长的土壤,科学才能更大程度的发展。常言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同样:发展流动成才。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2757-483006.html

上一篇:既不牛也不帅,但很温柔
下一篇:一代天骄,乔布斯汗。
收藏 IP: 122.150.209.*| 热度|

20 高孟绪 张晓阳 朱新亮 周紫燕 谢鑫 肖振亚 黄顺谋 彭友松 贾伟 王汀 王晓明 许培扬 陈志刚 李银生 罗淼 王安邦 张启峰 kexuegzz neilchau niubizationl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21: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