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苑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oqizhou 论春语秋,谈科说学,声传言教。

博文

走向肤浅的人与步入深度的机器 精选

已有 8581 次阅读 2020-11-5 11:21 |个人分类:政策评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长期以来人工智能只能透过两层人工神经元来感知外界。最近几年,计算方法和计算能力的突破使得人工智能可以进行几十、几百层的深度学习。自此之后,阿尔法狗打遍围棋天下无敌手(2016),阿尔法-折叠勇获蛋白质结构比赛第一名(2018),同时机器翻译不断改进,自动驾驶也愈加成熟,很明显机器替代人来做一些从简易到越来越复杂的工作将成为不可逆转的一个趋势。

 

与此相反,人们对外界的感知学习却越来越肤浅。从140个字母的推特,15秒的抖音,震撼吓哭的标题党,刺激感官的游戏,到根据个人喜好的机器推荐,社会已经进入一个被短信、短视频、简单粗暴及狭窄内容所包围的时代。这些趋势如果继续发展的话,相当一部分的人,在可见的将来,将退化成一个专注时间短、只能进行非黑即白简单思维的物种,也就是说越来越多的人就像是患了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DHD)。的确,患有ADHD的孩童(4-17岁)已经从1997-1998年间的6%增长到2015-2016年间的10%了,虽然原因不明,但是社交新媒体肯定没有起到正面作用。

 

与此同时,科技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将越来越高。机器的复杂化、精细化要求能够处理更加复杂、更加专业问题的多面手,这些21世纪的人才应该会自学、能批判、善创新,精沟通、愿合作,也就是说要情商和智商并重,专业与博问齐飞。

 

21世纪对人才的新要求与科技革命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将驱驶人类在脑力发展上的两极分化,这跟财富的两极分化一样,会越来越成为人类社会的大问题。现在世界上出现的一些宁信流言、不信科学的反智现象就是这个趋势的反照,要扭转这样的趋势就必须改变目前教育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有深度的学习,能批判的思维,并允许人才的多元化!所谓有深度的学习就是对知识要知根知底,能活学活用,也就是说不仅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更重要的是要培养能提出问题、有解决问题能力的、包容不同观点、主动性强的、合作意愿高的人才。所以必须改革死记硬背、题海战术、肤浅测试的、人才单一化的高考制度,此外,还得防止那些鼓励短期专注的社交软件的泛滥成灾。这是一个挑战,只有战胜这个挑战的国家,才能真正地赢得21世纪,而不会陷入新科技副作用的陷阱,同时我们每个人要努力成为一个有深度的人。 


如果你看到这里的话,祝贺你,你至少有2分3秒的专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2757-1257177.html

上一篇:新冠病毒的诊疗呼吁一个全国统一的电子病历大数据
下一篇:从美国总统选举的大数据预测说起
收藏 IP: 122.148.155.*| 热度|

11 檀成龙 罗娜 杨正瓴 王卫 周忠浩 陈新平 钟茂初 崔锦华 张明武 赫荣乔 张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2: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