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的博客 (Meng Jin's blo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nsblog

博文

走访西安碑林的感想 精选

已有 13041 次阅读 2014-12-10 08:43 |个人分类:有感而发|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西安碑林

     去看西安碑林,是匆匆而过。这里有《开成石经碑》,《大唐三藏圣教碑》,《孔子庙堂碑》,《颜真卿颜氏家庙碑》;有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唐代书法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墨迹之刻石。这里有林则徐游华山诗,也有玄烨(康熙)的字迹。都是经典。但我一凡人,走进这碑林里,有点失落的感觉,真的是什么都对不上,啥也分不清。走到展馆的最尽头,听到有“砰、砰、砰”的声音,那个节奏让我激动,想着到中午了,人家厨房正在剁菜做午饭呢。听声音像我当年的刀功了,尽管火候还不够。走近一看,才发现人家在石碑上拓片,拓的是乾隆皇帝1697年写的“宁静致远”。当时我就觉得一个吃货露怯了,本不该来此地的,有辱斯文啊。我在那里买了两份拓片,其中之一是苏东坡的,另外一个是谁的我忘了,翻了半天也没有翻出来。本来想买怀素的一个碑文拓片,结果人家没有,说是那个石刻的石头不是很结实,文物部门不让拓片。

     人们常说,对于习书法的人来说,碑林是一定要去看的内容,那里有历代留下的书法“实例”。但我也知道,有行内的高手,会对碑林中的一些字,用一种怀疑、审视的眼光去看,甚至扣上“赝品”的帽子。这不是说哪个碑刻是假的,而是说碑文没有真实地反映原作者的字、造诣和心境。但是,历史上留下来的东西,很多都不可能是原本。比如王羲之的《兰亭序》,人们能见到的,只能是摹本。鼠须笔、蚕茧纸,谁见过?即使神龙摹本,是奇葩,收在故宫博物馆,但为什么“赝品”也值得收藏呢?这总是有些道理的。有摹本比什么都见不到要强,毕竟摹本把有关的信息传递下来了,尽管不可能那么完美。所以,我觉得碑林中记录的方块字,是否严谨地反映了原作者的书法,都有它们的价值,那是一个时代的作品。我也庆幸,它们没有在文革中被砸毁、灭掉。因为这些封、资、修的东西,本来应该在那个时代中被灭掉的。现在来看,人们只能叹息,今天还有几个人,能刻出这样的碑文?

     有很多的想法,以后等到有具体问题时再说。整个的感觉,是走出这个碑林,我有一个很大的疑问:所有这些碑刻,从书法名人到皇帝阁下,他们是不能自己把自己的书法刻在石头上的。那是谁,把那些独具一格的书法,惟妙惟肖地刻在石头上的?我好像没有看见任何一块碑,有记录谁是雕刻者。这个问题,也许涉及到了文化中的深层内容。你是文人墨客,还是个匠人,决定了你在历史中的地位。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很少有对“动手的人”或者说是“劳力者”钦佩的时候。这一点我的先人孟子先生已经总结过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人们经常在折腾李约瑟之问,反思中国为什么在繁盛了那么些年后,后来几百年中落后了。各种说法都有,大部分我都不信。但我知道在修世界史的人中,有一种说法,我是赞同的,那就是科学能在西方发展起来,是因为那里有指甲缝里充满黑色污垢的思想家。这是什么意思呢?我的幼稚理解,就是一个人有思想,也有动手做事的能力,让思想和实践合在一起,并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这导致了科学得以发展。中国文化中的一个特点,总是把这两者分开,分别对待,一贬一褒。从这碑林来看,就可以体会到拿笔的人名传千古,拿凿子的人,什么都不是。从文化的角度看,这何尝不是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的原因之一呢?

     无论如何,我们不仅该记住设计鸟巢、国家大剧院、青藏铁路的人是谁,也能记住修建它们的农民工,那些让图纸上的想法成为现实建筑的人们。他们也是值得后来人留念和尊敬的。当然,这最后又归结到谁创造了历史这样一个问题。手上拿笔的人才能写历史,而手上拿凿子的人,只能刻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699-849802.html

上一篇:偶遇老去的白毛女
下一篇:无价关爱的三分之一和命苦
收藏 IP: 74.105.213.*| 热度|

56 李学宽 刘艳红 武夷山 张叔勇 王桂颖 马红孺 文克玲 陈楷翰 曹聪 曾杰 雷栗 秦承志 姬扬 杨正瓴 赵序茅 余昕 陈小斌 陈湘明 曾红 钟炳 强涛 陈筝 马磊 蒋永华 柏舟 鲍海飞 柳顺义 韦玉程 李笑月 唐自华 姜虹 赵美娣 孙瑜隆 曹俊兴 陈志飞 戴德昌 唐凌峰 李兆良 张珑 朱晓刚 卫军英 徐晓 鲍博 王守业 黄彬彬 赵凤光 邹桂萍 陆俊茜 汪育才 曹小晶 shenlu biofans anran123 eastHL2008 nm zzjtcm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8: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