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的博客 (Meng Jin's blo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nsblog

博文

为什么少有对钱学森之问的质疑? 精选

已有 37042 次阅读 2014-11-29 08:14 |个人分类:有感而发|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钱学森之问

     我一直希望有人来提类似的问题,但我没有等到。为什么少有对钱学森之问的质疑?最简单的回答,就是他的问题不容质疑,大家都认可。和别的地方一样,科学网上几乎都是对钱学森之问持赞同或者不质疑的看法,但这里面多少有些矛盾。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大家都觉得有道理,一窝蜂去批判高考教育体制。这个问题的言外之意是:为什么我们的杰出人才总是别人的学校培养出来的?一个伤心的问题,如果成立,出自中国知识界公认的杰出人士之口,对现下的教育体制是个警号,也为国家引进杰出人才的政策,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注脚。
     网上可以见到很多对各种人才计划的看法和心情。总的来说,负面的声音多一点。这源于各种计划的弊端,源于社会本就该有的挑剔,也源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已经上车的人、正在挤着要上车的人和无望搭上车的人,对那趟车的心情永远都不会相同,大家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就好。但那趟车,总是要启程的。
     现在的问题是,如果我们的学校能够培养出杰出人才,就没有理由要进口人才,也不会有这么多的动静。认为人才引进计划有问题的人,逻辑上会不赞同钱老的提问。所以,当人们在赞同钱学森之问的同时,又有很多反对从海外引进人才计划的言行,就可以感觉到身边是一个充满矛盾的社会。在这样的矛盾中,无论是赞同问题,还是反对计划,都显得无力和不到位,因为在面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方面,社会没有理性上的一致性,常见的只是功利性地咋呼。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不一致性呢?可能的理由有很多:不敢挑战权威;对问题没有自己的认识,随大流跟风吆喝而已,等等。加上打落水狗的胆很大,白眼一下其主人的胆很小,事情就被搅合得模糊不清。如果要在人才引进和教育得失上有点进步,除了挑战各种存在的、明显的负面问题,也有必要审视正面的、好心的问题。比如说钱学森之问,是否真的不容质疑,以使社会的认识能不那么矛盾。
     钱老的问题是有道理的,他的担心是可以理解的,他也是有点恨铁不成钢的,这大家都看得出来。但他的提问不全面,有局限性。最大的局限性,是他把人才的成与否,完全归结到学校的教育上,忽略了问题的另外一个方面:一个人才的成与否, 是一个包含了学校在内的、广泛的社会问题。钱老的问题只是在问学校的教育,于是有学校的教授们联名给教育部部长及全国教育界发公开信,直面“钱学森之问”。教育部也实施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目的就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教育部门很勇敢,敢于承担钱学森之问的责任。尽管搞得很隆重,但很难想像那可以解决问题。因为杰出人才的出现,不仅仅是学校的教育问题,也涉及到社会的用人问题。守在哈佛、剑桥或北京大学门口,点每个走出来的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哪个算得上杰出人才?没有,或者极少。很难找到走出校门时就杰出了的人。真正的杰出人才,是在学校有了一定教育的基础、走出校门后,在社会实践中有机会得到历练,并在这个过程中有突出成就的人。学和用两者的结合和发扬光大,才能让一个人闪光,成就所谓的杰出人才。如果一个社会没有产生杰出人才,责任不一定都在教育环节,也可能出在用人环节,至少两个环节都有责任。
     早年留学的历史中,庚款留学生中成了果的有多少?好像也是少数。现在有海外学历的人更多,回来后也不一定就比没有出去的人做得好,这也有很多的例子。但总体上来看, 对于自然科学的教育,西方的体系有它的优点,毕竟他们走在前面,体制、学术气氛也都有很大的不同。一个人,即使仅仅经历和比较了两个体系的教育过程,也会在看问题的眼界上有所不同,相对于没有这个比较机会的人,会有自己的优势。但我不认为这是成为杰出人才的必要条件。
      钱老他们那一辈人所在的中国和世界,和今天不一样了。在解放前后回到中国的海归学者, 数理化天地生以及社会科学,人数不少,很难一一列举。一个常见的例子,就是1999年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23位科学家。他们对现代中国的贡献,应该没有什么争议。这些人中,于敏,钱骥没有在国外的经历。周光召在国内拿的学位,但在苏联工作过几年。其他的20位,多是从海外(欧美)留学、工作回来的。钱老的提问,也会受其历史背景的影响。
      这里我想举一个相关的例子,就是过世不久的黄祖洽先生,我跟他有一面之缘。他是唯一一位同时参加了原子弹和氢弹设计的人物,最后可以说和功勋奖章失之交臂。他应该是没有海外留学经历的人,在西南联大求过学,后来在清华师从钱三强、彭桓武。看他的简历,从1965年到1981年间没有发表论文,跑哪儿去了?后来在北师大教书,才又开始码字写文章。从杨振宁、李政道对他的评价,他毫无疑问也是杰出人才,尽管他没有在海外留学。无论有还是没有海外留学的经历,如果这些人当初没有两弹一星工程的磨砺,会是一个什么结果呢?可惜历史没有如果。但一个合理的假设是,没有出现杰出人才的原因之一,也可能是社会和学术体系没有给有潜力的年轻人闪光的机会,而并非他们没有得到该有的教育。常常可以见到、听到一些真实的事情,学校出来时很有个性的学生,在工作单位上被打磨得没了脾气;没了棱角,你还杰出个鬼啊。此外,从学校毕业后换轨改行做研究做得很好的人也多了去。这些都说明,人才的形成,不仅是个学校教育的问题。科研体系上的问题,对于人才形成的障碍,难说就小于教育体系中的问题。
      还有其它一些相关的小问题。比如说“我们的学校”指的是什么?西南联大算不算?“杰出人才”怎么定义?是发了很多SCI文章的人,还是在教室里唠叨的优秀教师?是造出了原子弹的人,还是把茶叶蛋做得举世无双的主?在我有限的经历中,我认为见到过不少属于杰出人才的人,他们默默无闻地工作,没有产生什么可以让媒体激动的故事,但他们撒下的汗水、付出的劳动和时间,都是一般人难以想像的。
      最后重复一下我的观点:杰出人才成与否,不仅是学校教育的问题,也是社会用人的问题;良好的教育和训练,公平自由的科研环境,缺一不可。当然我写博文最重要的问题,是提出问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699-847131.html

上一篇:从投稿经历看PLoS ONE
下一篇:百年寂寞——从中国《科学》到《国家科学评论》
收藏 IP: 74.105.213.*| 热度|

172 戴德昌 钟炳 吕洪波 罗德海 马红孺 赵美娣 魏武 吕喆 曾杰 刘用生 梁进 谢平 闵应骅 杨正瓴 牛登科 王德华 檀成龙 陈楷翰 叶爱中 曹俊兴 程少堂 王琛柱 罗汉江 王晓明 王红磊 武夷山 高敏 黄永义 张中 麻庭光 孟凡 翟远征 张海霞 谢兵兵 严海燕 傅云义 周少祥 王国强 李志俊 赫圣博 杜波波 李永辉 唐凌峰 刘小峰 任国玉 薛宇 李毅伟 胡俊峰 王启云 王桂颖 肖里 熊李虎 刘全慧 张阳阳 陈湘明 徐磊 徐剑 逄焕东 魏晓凡 沈友明 曹聪 张洋 张志升 何红伟 刘思学 余国志 黄玉源 徐世文 孙壮 姬扬 钟玖平 赵序茅 易小兵 陈绥阳 郑永军 淡松松 李永丹 刘俊华 李伟钢 陈儒军 张凯军 韩枫 李睿蛟 李宇斌 黄裕龙 李发堂 张文增 张丽娜 徐晓 陆俊茜 梁洪泽 徐耀 雷栗 王孝强 蒋永华 水迎波 应行仁 吴涛 白图格吉扎布 范毅方 朱教君 赵凤光 陈永金 夏少波 葛素红 曹裕波 鲍博 程起群 何士刚 贾伟 柏舟 王恪铭 董侠 张坤 刘孟杰 张耀斌 王智 林善俊 马冰 肖陆江 左小超 许方杰 黄彬彬 毕海胜 邬鸿 秦伟平 刘丹 路卫华 陆绮 张海权 谭平连 王勇 biofans zhouguanghui zhngshai XuexingLu fangfa12 tuner clp286 seanhhu xchen zjzhaokeqin hbxxzhx ymytm xiaobaobao888 xuqingzheng willchan 笑傲江湖 bird66 eastHL2008 yancy95 taoshl Nonsence ruby1990 yjxia tm66jjbj dating xqhuang aylifnsy chentaolj loyalSciencefan laijianshan thinpig UNCblue yunmu lbjman xubaiduo zhyzh snwzp leiyunting tashanshi LLZ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3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22: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