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的博客 (Meng Jin's blo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nsblog

博文

在马克思的墓前

已有 19371 次阅读 2009-10-6 09:29 |个人分类:有感而发|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马克思在英国生活了34年,1883年3月14日去世时,葬在伦敦北郊海格特(Highgate)公墓的一个僻静处。1956年,英国共产党集资
,购买了公墓东端较大的一块墓地,将马克思和家人迁葬于新墓址。海格特村是伦敦北部的一个富人居住区,周日很安静,沿着海格特高地的天鹅北巷陡坡往下走,一路都没有什么人迹。墓园与Waterlow公园相邻,可以看见公园里几只乌鸦在草地上玩耍,都是浑身黑色。墓园上午10点开门让人参观,看园的女士拿一块课本大小的纸牌子挂到铁门上,就是开门的信号。纸牌上是贴上去的一张马克思的墓园雕塑照片的复印件,成本极低,过于朴素,却是墓园最挣钱的招牌。看园者的劳动剩余价值,不知是怎么计算的。入门要三英镑,两页的解说词要一镑,暴利。交了钱也没有门票可以对帐。那位看园的女士很客气,给我的感觉是她挣了不义之财,有点心虚。马克思搞了一辈子共产主义学说,百年后倒成了资本主义的挣钱工具。

       马克思的墓在墓园中算是中等个头,很简单,也说明人的伟大和墓的大小不一定要成正比。唯一特别的是,墓碑上有一个他的头像雕塑。碑的正面上方刻着《共产党宣言》的著名结语:Workers of all lands unite。这句话被翻译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但workers这个字眼,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可以有不同的翻译。更准确的翻译是“劳动者”,而不是“无产者”。可惜今天的无产者不一定是劳动者,比如一些懒汉,无产但也不愿意劳动。今天的劳动者,也不一定是无产者,比如中国许多新生的老板,有产,可很多是靠自己的劳动干出来的。而脑力劳动者的知识分子算什么,一直都说不清楚。但历史证明,无论有产无产,要全世界的他们都联合起来比较困难。比如说美国的工会,常常控告中国的工人抢了他们的饭碗,一说起中国制造就来气,我看不出他们有能联合起来的可能性。所以说,马克思主义需要发展是正确的,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不听马克思的口号,世界上的生意谁抢到是谁的,这比较符合全球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规律。

       墓碑的中间,刻着卡尔-马克思的金字,其下的铭牌,记录着墓中与马克思同葬的家庭成员,内容是:燕妮威斯特华伦,卡尔马克思的爱妻,生于1814年2月12日,卒于1881年12月2日。卡尔马克思,生于1818年5月5日,卒于1883年3月14日。哈里朗格特,马克思夫妇的外孙,生于1878年7月4日,卒于1883年3月20日。海伦德穆特(马克思家的女佣),生于1823年1月1日,卒于1890年11月4日。爱琳娜马克思,马克思的女儿,生于1856年1月16日,卒于1898年3月31日。

        在墓碑的下方,是马克思写的《论费尔巴哈》文中的结尾: “哲学家们仅以各种方式解释了这个世界,但重要的是改变它。”这个世界的确改变了,而且和马克思这个哲学家有很大关系。这个墓志铭,名副其实。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的两段文字,概括了马克思的学术思想,是这样说的:“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已经是中学课本里的内容,但我觉得这两段话的翻译(来自网上),有些地方有点拗口。

      去参观的人不少,至少我在的那一、二十分钟,见到六、七个访问者,都冲着马克思墓去的,估计都是曾经受到过共产主义思想影响的一群。据朋友说,1999年,英国BBC广播公司和泰晤士报分别独立举办了抽样调查,在两个结果中,马克思都位居爱因斯坦、牛顿、达尔文等巨人之前,被评为过去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把一个共产主义的鼻祖看成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说明马克思的学说,对世界的改变和影响,要大于别的思想家。这种影响,不仅在社会主义国家如此,在资本主义国家也一样,只不过影响的方式可能会不同。我在马克思的墓前,有很多感概,但我基本上把他看成是一个学者,居然一部《资本论》能写那么长,德国人的风格。如果能写得像Nature文章一样长,估计引用率和影响因子都会更高。我中学时完整地读过一遍《资本论》,认识绝大部分的字,天昏地暗的读,以为读下来就能成,结果是不知所云。估计这一辈子没有时间再去读它了。












游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699-259995.html

上一篇:仲秋读《再别康桥》中的剑桥
下一篇:秋访南京
收藏 IP: 68.36.2.*| 热度|

36 刘用生 杨正瓴 强涛 周可真 傅蕴德 李侠 武夷山 苏青 杨学祥 张志东 杨玲 刘玉平 艾云灿 任胜利 向峥嵘 张檀琴 陈绥阳 王安邦 王德华 罗帆 王号 曹聪 寸玉鹏 钟炳 杨秀海 罗渝然 迟菲 苗元华 陈湘明 李学宽 唐常杰 biofans littlejoy yinglu zhangling pkuzeal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4: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