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正治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s007 欢迎腾讯微博联系:寻正(xunzhengxz)

博文

实验室里舔手指 精选

已有 13175 次阅读 2012-7-18 09:54 |个人分类:趣侃乱弹|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糖精, 实验室, 甜味剂, 舔手指, Sweetener

寻正


在美国考医生执照,有名的病理医生葛利安(E. Goljan)是许多人的良友。在听到葛利安讲他老婆如何爱洁时,我往往发出会心的微笑。医生不爱清洁,或者说与普通爱洁的人相比,医生,尤其是外科医生不爱清洁,是一个普遍现象。


葛利安医生往往会抢在夫人把掉在地板或桌子上的食物扫进垃圾桶之前抢之入嘴。“你难道不怕虫子(Bug)?”他夫人大声谴责。“我就是一条大虫(Big Bug)!”葛利安反驳道。


在人身上,寄居的细菌数量比我们自身的细胞还多,无论你多么爱洁,把每粒饭用酒精消毒一遍,你仍然免了不带入细菌——如果真的全身无菌,你不死也差不远了,有许多细菌跟人还是共生关系。过度爱洁,既无必要,也不现实。


现代实验室里都装配有橡胶手套、一次性塑料手套、口罩头罩,应有尽有,在实验室里工作的科技人员不少人比普通人还要爱洁,许多物质的毒性并不明确,他们采取一切措施保护隔离自己。回看数百年科学历史,科学家被自己的实验药品不小心毒死的还真是难找,我找到的故事,或许让你觉得在实验室里舔一舔手指并不是坏事——我是讲故事的,并未为实验室编写操作指南,记得用自己的头脑做判断,我拒绝承担任何舔手指不当造成的后果。



一、扭甜


第一个故事真实性不可靠,然而对于扭甜(Neotame)的发现史,这是目前网络上唯一能找到的版本。话说1993年,一位孟山都前雇员在一个政府秘密武器研究所工作,这个研究所发生了一次“扭毒2号”(Neotox-II)泄漏,不管是什么原因,这位科学家没有及时跑出楼房,他的手上沾上了一种白晶晶的东西,他没什么感觉,因此他好奇地闻了闻,给他的感觉是甜得让人恶心,除此外没什么奇特之处。


好奇心战胜了对不明物质的害怕,他最终舔了舔自己的手指,他从未尝过这么甜的东西,他随后给孟山都打了一个电话,扭毒2号就变成了扭甜。扭甜是目前人工甜物(Artificial Sweetener,甜味剂)中最甜的,它的甜度是蔗糖的8000倍。扭甜在2002年获得FDA认可,正逐渐广泛用作食品添加剂,以减少食物的热量含量。


二、阿十八甜


扭甜在化学结构上跟阿十八甜(Aspartame)相似,在其氨基上加了一个六碳链。阿十八甜又是怎么发现的呢?在1965年,塞尔实验室(G.D. Searle Laboratories)的希拉特(J. Schlatter)试图合成一种四肽药物抑制胃泌素,从而治疗胃溃疡。在合成这种药物的时候,有一种中间产品,给他不小心溅到自己手上了,没有灼热疼痛,没有任何感觉,他也就没放在心上,象其他许多实验室的常驻新驻居民一般急冲冲地要用凉水肥皂洗上三四遍,他太过于关注自己的实验了。


实验时他需要拾起一张纸,估计要么是记录,要么是阅读,他习惯性地象许多人翻书时所做的那样,舔了舔手指,他马上就给甜倒了——阿十八甜的甜度是蔗糖的200倍。进行了多年安全研究后,此物在1980年代初被FDA批准上市,塞尔实验室在1985年被孟山都收购,成立额外甜(NutraSweet)公司专营阿十八甜。


三、蔗糖素


扭甜与阿十八甜有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就是蔗糖素(Sucralose),学名叫三氯三脱氧半乳蔗糖,简称三氯蔗糖。蔗糖素比蔗糖甜600倍,性质稳定,大部分随粪便排出不被吸收,而吸收的大部分又从尿中排除,所以它的安全性很高,它的甜味跟蔗糖相似,没有异味,因此,蔗糖素取得了极大的商业成功。这种成功却源于一个意外。


在1975年,一位印度研究生范德尼斯(S. Phadnis)在英国伦敦的女王学院导师休(L. Hough)的实验室研究杀虫剂。其中一项比较有前途的研究是混合硫酰氯跟蔗糖,利用氯磺化反应生成氯化物,他们期望这种变异的物质可以产生毒性杀虫。


范德尼斯得到导师指示,要他回实验室测试(test)该化合物。印度人英文比中国人好,但也有例外,这位研究生把测试听成了尝一尝(taste),也不顾忌合成该化物的硫酰氯有剧毒,居然当真回到实验戳了一指头的该化合物,放进嘴里舔了起来。真甜啊!他兴冲冲地向导师报告尝试结果,让休大吃一惊,气得差点破口大骂,把人吃出问题来可不是小事。责备范德尼斯之余,休想到他的尝试结果,觉得杀虫剂做不成,如果真的很甜,做成甜味剂倒很有前途。于是乎进一步筛选纯化便有了蔗糖素。


反对蔗糖素的人往往会给人指出休当初的目的是开发杀虫剂,所以蔗糖素有杀虫杀人潜力。


四、甜蜜素


在1937年,同样是一位研究生的不良习惯导致了甜蜜素(Cyclamate)的发现。当时斯维达(M.G. Sveda)是伊利诺伊大学的化学博士生,他的论文研究是寻找退烧药。在实验室里的工作枯燥,如果洗手过于频繁,那就既枯燥又无味了。斯维达也舔了自己的手指,发现手指居然很甜,于是他开始寻找这甜味的根源,从而找到了甜蜜素。这是在斯维达去世的1999年纽约时报上的版本。另外一个广为传播的版本则是说他是个烟鬼,手忙脚乱的时候就把吸一半的香烟乱放,瘾来了又拾起来抽,不经意间发现香烟屁股很甜,于是寻根求源,终于发现甜蜜素。甜蜜素是蔗糖甜味的30倍。


斯维达后来申请了专利并将之售于杜邦公司,后者再售于阿波特实验室。阿波特实验室最初将它用于给药品添加甜味,后来申请成为食品添加剂,于1958年获得批准。但是在1969年有人报道含甜蜜素90%的一种添加剂(Sucaryl)在大鼠致膀胱癌,随后甜蜜素被禁,让它的商业成功被腰斩,尽管后来证实了甜蜜素的安全性,它在美国仍未开禁。不过,在中国它可以畅销无阻。


五、甜素


甜素(Dulcin)的发现在1884年德国波恩大学,伯力勒布罗(J. Berlinerblau)当时在希米特教授指导下合成新的物质,主要涉及用氯化氰跟芳香胺类物质混合,研究其生成的化合物。在19世纪,化学家舔手指是习惯,因此,伯力勒布罗发现他合成的化合物之一(p-ethoxyphenylurea)具有甜味可能不是事故,这个物质后来命名为甜素。该物质在后来经一系列的研究被认为基本安全,在1893年进入批量生产。到20世纪中叶,甜素被发现可能有致癌性,FDA取消了它的作为甜味剂的资格。


甜素因为比糖精晚上市,其生产者经营推销上远不如糖精有力更积极主动,所以甜素并未取得很大的商业成功,虽然甜素与糖精比有其甜味上的优势,比如没有后味中的苦味。


六、糖精


糖精(Saccharin)的发现者是法伯格(C. Fahlberg)。在1878年初,法伯格加入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雷蒙(I. Remsen)的实验室,在雷蒙指导下研究甲苯类化合物,其中之一是邻甲苯磺酰胺。据说在1878年6月某一天他舔了手指,发现这种物质甜得腻人发苦,糖精比蔗糖甜300倍。法伯格随后跟雷蒙一起报道了这个物质。


法伯格随后回到德国针对糖精进行了进一步的安全性上的研究,意识到了其巨大的商业潜力,先后在多国申请了数个专利,在1894年左右开始建厂生产并积极推销,获得了巨大成功,远比先于它或同时批量生产的甜素要成功,法伯格因之成为巨富。糖精在市场上的成功对它产生极大的保护作用,糖精的安全性也曾被质疑,同样的质疑放在其它甜味剂可能是阻止上市的后果,但糖精因为其普遍使用而被网开一面。


由于法伯格后来甩开雷蒙单干,并在商业上因为糖精而取得了巨大成功,法伯格与雷蒙之间产生巨大的裂痕,雷蒙恨他恨得要死,骂他是无赖混帐。


这一系列的舔手指的故事或许能给那些在实验室里劳作的同工们带来几份味道。当然,保护自己很重要,但偶尔舔舔手指也不是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记住,你们的前辈可是凭着舔手指舔出重大发现了的,舔出巨额财富的。


舔舔手指,即使没有他们的运气,也会让你的实验室生活起码枯燥得有味道!你会舔吗?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60310-593271.html

上一篇:果皮有蜡吃不吃?
下一篇:喂,有人冒充圣诞老人
收藏 IP: 173.29.242.*| 热度|

30 袁海涛 吕喆 梁建华 王海辉 肖振亚 李泽波 曹裕波 刘超 水迎波 张波 吕洪波 梁智鹏 武夷山 王曌燚 陆俊茜 陈凯敏 罗淼 苏德辰 茹永新 赵凤光 方琦 李天成 张玉秀 王春艳 孙学军 何宏 刘全慧 luxiaobing12 bridgeneer sz1961sy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5: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