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正治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s007 欢迎腾讯微博联系:寻正(xunzhengxz)

博文

老夫少妻育长寿 精选

已有 32007 次阅读 2012-6-14 10:20 |个人分类:科学普及|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杨振宁, 寿命, 老夫少妻, 翁帆, 百岁寿星

 

寻正


最近,美国科学院院报发表了西北大学爱森伯格(DTA Eisenberg)等人的研究,发现精子端粒(Telomere)的长度跟男性的年龄呈正相关,也跟祖父生育父亲时的年龄相关。端粒的长度也能通过母亲遗传,也就是说外祖父生育母亲的年龄也跟外孙的端料长短联系起来了。


这个研究有什么意义呢?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一段重复核酸序列,在细胞分裂、染色体复制时,端粒起稳定染色体与防止跟其它染色体沾连的作用,由于染色体复制时端粒不能完全复制,就会导致端粒的进行性消耗,也就是说,我们年龄越大,端粒也就越短。因此,端粒越长,我们的寿命也可能越长。


上述研究的必然推论是父亲孕育孩子时的年龄越大,孩子的端粒就越长,寿命也越长。如果祖父当年孕育父亲或者曾祖父当年孕育母亲时的年龄越大,那么孙一辈的寿命也越长,这些合在一起,有倍增效应。


图一、端粒长度与父亲及祖父在孕育时的年龄的关系(数据源:Eisenberg等2012 PNAS)


当然,这一切都只是理论推导,那么在实际寿命研究中,这一理论是否有现实基础呢?当我们思考生育年龄时,一个自然而然的替代指标就是胎次。很显然,头胎应当是父母相对年轻时候生的,而末胎则是年龄较大时候生的,如果上述理论关系成立,我们就应当观察到幺儿幺女的长寿,而胎次靠前的则寿命较短。


用胎次跟寿命搜索,我还真发现了可以一定程度上验证这一理论的研究。在2007年,《北美精算杂志》发表过芝加哥大学两位学者的研究,Gavrilova与Gavrilov发现,人成为百岁寿星的机率,跟胎次有关。其关系呈下述关系:

图二、成为百岁寿星机率与生育顺序的关系(源图:Gavrilova与Gavrilov 2007 N Amer Actuarial J)


从图二还可以看出,胎次越靠前,父母生育年龄越年轻时,寿命也越长,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子女长寿还跟妈妈孕育时年龄相关,越年轻,子女寿命越长,如果母亲在25岁以下,子女成为百岁寿星的机率增加约80%。


当我们把这个两研究结合在一起,我们就发现一个让人忍俊不禁的社会现象的科学解释,老夫配少妻,育儿最长寿。有较真的人说,你说得天花乱缀,有现实基础吗?冥冥中有定数,这现实基础还真是自古就存在。


女性在45岁后就逐渐进入更年期,卵巢中的卵用完之后,就绝经了。也就是说,女性孕育下一代得趁早,能早到什么时候呀?现在的世界纪录是5岁。那么男性呢?男性一生都始终保持着生育能力!去年二月,英国一个72岁的老头上了头版头条,他的少妻给他生了一对双胞胎。


中国名人中杨森是个喜欢做“老夫”的角色,他86岁高龄喜得千金,此公于90岁时再娶少妻,可惜他却没有资格创造世界纪录,因为三年后他就死了,再无所出。那么世界纪录是谁创造的呢?是一个名叫George Isaac Hughes的美国邦联老兵,他于1933年93岁高龄娶27岁少妻,次年产子,他的医生把他的事情八卦到顶尖学术杂志上,发表在美国医学会会刊,煞有其事地介绍说,他的精液一切正常,跟年轻人没两样,为了表达对医生的信任,两年后他再接再励,生下了第18胎,轰动一时,美国许多报纸当时都有记载。


大家现在不应该对杨振宁娶翁帆感到奇怪了吧?他们如果育上一双儿女,肯定会对中国人均寿命做贡献。


故而,年龄大了,也不要害羞,第二春是上帝的安排,大家努力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60310-582013.html

上一篇:麻庭光:道歉需要诚意
下一篇:孕期手肿莫医误
收藏 IP: 173.29.242.*| 热度|

48 孙学军 武夷山 林中祥 廖晓琳 许培扬 曹贺贺 喻海良 刘世林 徐硕 鲍海飞 杨靖 潘学峰 徐传胜 方琳浩 曹俊 曾庆平 王一华 杨正瓴 吴锦宇 杨立泉 王春艳 陈祖昕 刘立 杨月琴 周可真 刘燕珍 饶选辉 刘颖彪 邢志忠 高建国 曹宇 张晓良 徐向田 zhanghuatian crossludo anonymity chinasciens EroControl sz1961sy daladala leicxm dreamworld ykgs sciufein ddsers fansg scimage wangzi50258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17: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