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心化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adwick 做技术社会学和STS研究方法的拓荒者!

博文

《汽车的历史、生活与文化》课程设计,诚征宝贵意见

已有 4603 次阅读 2013-4-2 10:01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历史, 课程

本学期开了《科学技术学研究方法》的课,自己花了超级多的心思,不过貌似同学们和所里都不是很买账。被逼无奈,只能再开一门新课。此门课作为《信息技术,自我与社会》的姊妹篇,同样旨在探讨Mobility和Society之间的关系,同样意在强调超越学科的边界去思考现实世界中的复杂问题。


距离正式开课还有一段时间,如有意见和建议还望各位看官及时反馈,不甚感激!


课程名称

汽车的历史、生活与文化

(The history,  life and culture for automobiles)

课程负责人

王程韡

教学重点

本课程是为培养面向未来的文理通融型人才服务的,旨在通过对汽车发展过程中若干议题的理论和实证探讨,带领同学们体会移动技术及其符号给我们的生活乃至整个社会所带来的变化,并最终形成对复杂性技术-社会问题的跨学科、综合性的分析能力。

课程主要内容教学:

(可列多级标题,如设有实验,还须注明各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汽车无疑是现代科技的一个杰出代表和体现,它以一种独特的力量改变着我们的物质、经济、社会和文化环境。同时和很多其他技术一样,其技术的发展历程也受到了政府决策者、企业家、普通公众等诸多行动者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汽车技术和我们的社会之间是相互形塑着的,并逐渐在这种交互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本课程作为《信息技术,自我与社会》的姊妹篇,探讨了另外一种移动技术(mobile technology)与社会之间的共同演化关系。

One of the leading artifacts of  modern technology, the automobile has shaped our physical,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The history of the automobile demonstrates how the  decisions of governments, entrepreneurs, and the general public influence  technological evolution. In this class, we will discuss how the automobile  technologies and society are co-constructed.

本课程共32学时,每周3学时。其中前10讲为教师讲授,最后一次课为同学的分组报告。

第一讲 导论:“无马时代”的汽车发展前史  

第二讲 流水线创新:是福特“发明”了汽车吗?

第三讲 技术还是其他:早期的电动汽车为什么会失败?

第四讲 精益制造:日本何以打败了“汽车轮子上的国家”?

第五讲 追赶之路:山寨的韩国(而不是中国)为什么能够成功?

第六讲 技术的政治负载:汽车是否是环境与交通问题的罪魁祸首?

第七讲 汽车中的符号与冗余设计:城市中的汽车真的要加装尾翼吗?

第八讲 汽车相关的文学和影视作品:为什么汽车人是变形金刚中正义的一方?

第九讲 从车库到停车场:为什么年轻人越发的需要iPhone而不是汽车?

第十讲 汽车的跨文化比较:为什么中国的同款轿车要比德国长14cm?

教材及参考书目:

[1] Volti  R. Cars and culture: The life story of a technology[M].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06.

[2] 周兵,  麦尔斯. 汽车百年[M]. 金城出版社, 2012.

[3] Seiler C. Republic of drivers: A  cultural history of automobility in America[M].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8.

[4] Wollen P, Kerr J. Autopia: cars and  culture[M]. Reaktion books, 2004.

考核成绩评定标准:

课堂平时表现40%+期末小组报告60%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60156-676119.html

上一篇:STS相关中文期刊影响引子(2012万方版)
下一篇:20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学相关项目中标榜单
收藏 IP: 166.111.105.*| 热度|

2 曹聪 刘淼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2: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