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笔者在武夷山“中国科技论文‘大跳跃’意味着什么?”的博文发表如下评论:
[2] 标题: |
发表评论人:曹聪 [2008-12-11 19:31:38] |
您提到的几条原因我都同意,但是,SCI导向同样重要。我觉得中情所在以后的发表中要关注垃圾论文现象——论文很短,发表后没有引用。我不知道是否仍然有个人论文排名,尤其要看一看他们的论文有多少属于此类论文,可以做一个回溯,看看前几年的论文状元的引用。 |
笔者的评论也许促使夷山写了“慎提‘垃圾论文’”一文,并因此在科学网引起讨论。
夷山和黄庆诸博友的观点有的有道理,有的值得商榷,不在这里赘述。
笔者所说“垃圾论文”,是中国科学特有的一道风景,专指某些科学家发表在一些“影响因子”较低的SCI杂志上的论文。这些论文只是为了发表而发表,只是为了从所任职的机构赚取奖金而发表。其特点是短小精悍,点到为止,一题多发,连篇累牍。这些论文对科学发展绝对没有贡献;而发表这些论文的杂志,不顾有沦为“垃圾杂志”之虞,唯版面费是图。
这些“垃圾论文”的发表,增加了中国SCI论文的总数,但是对中国科学论文的篇均引用的贡献是负的。这至少是造成中国科学论文的数量和影响倒置的原因之一。
笔者三年前曾发表过“中国科学的SCI怪圈”一文,后在科学网重贴。鉴于炮制“垃圾论文”的“垃圾科学家”不仅在浪费自己的生命,也在挥霍国家乃至世界宝贵的科研资源的事实,而他们因发表“垃圾论文”而获得物质奖励,更使国家和纳税人蒙受双重损失,在那篇文章的最后,笔者建议: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公布每年中国科学论文统计的同时,也为那些大量炮制“垃圾论文”的大学、研究所和科学家排名。这样,即使国家一时还无法按“垃圾论文”篇数向这些机构和个人收取罚款来补偿科研资源的浪费和信誉的损失,至少可以杜绝他们索要奖金的恶行。
这也是为什么笔者会在夷山的博文留下“做一个回溯,看看前几年的论文状元的引用”的评论。
“中国科学的SCI怪圈”: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8452
当然,从历史的角度看,绝大部分论文都是“垃圾”,因为真正像相对论、双螺旋等能够传诸后世的论文毕竟是少之又少。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8: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