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事的私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曹聪 曹聪的博客

博文

(转帖)采访饶毅但没有经过饶毅过目的访问记

已有 6045 次阅读 2009-1-10 08:21 |个人分类:转帖|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饶毅在博文中指出,某“郭”姓记者没有采访他便发表了所谓的采访记。

笔者转载的不是那个“郭”记者的“大作”。但是,这里转的张记者对饶毅的采访没有经过饶毅过目,其中包括饶毅没有说过的话、或不准确文字。

特此说明。


所谓《侨报》其实是中国新闻社的分支。

[专稿]饶毅:"顶级海归"的三十年中美记忆
http://www.usqiaobao.com  2009-01-06 16:12:56   作者: 张扬  来源: 侨报

 北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为侨报题词:“择中西之精华,创世界之新貌”。(侨报记者张扬摄)

  北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接受侨报记者独家专访,图为侨报记者与饶毅的合影。

  【侨报网讯】他是1980年代中国大陆出台“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新政策之际首批自费留学生之一。他亦是放弃美国著名大学终身教职而毅然回国执教的“顶级海归”之一。

  在当留学生时,他被美国教授看作是不带有刻板印象的中国学生;而他成为教授后,教给学生的是知识、信任、责任、坦坦荡荡做人的道理。

  2007年,他放弃美国西北大学终身教授职位,受聘于北京大学,担任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他的海归在海内外掀起巨大反响,他直言,“在美国服务了22年,也该给自己的国家回馈些什么了”。

  他就是饶毅。中美建交30周年之际,这位中美关系的见证者在北京接受了侨报记者独家专访,并为侨报读者题词:“择中西之精华,创世界之新貌”。

 “我那个年代出去的留学生……”

  对饶毅的专访,首先围绕30年前说起。1978年6月23日,邓小平做出有关扩大派遣留学生的重要指示。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两国关系翻开新的一页。

  就在此时,17岁的饶毅在江西大学享受着大学时光,但他并没有意识到中美建交这扇大门的开启会影响自己这么深,他说,“那时我还是正常生活、学习,但在阅读国外论文时发现,中国的学术研究远远落后西方。在父亲的影响下,我决定走科研这条路,要到这些国家长长见识。”

  直至1985年,在上海读研的他等到了中央出台关于“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自费留学新政策,砍掉了以前的层层审批。这也为饶毅的美国之行打开了通道。

  同年9月,饶毅来到美国旧金山加州大学(UCSF),开始了长达22年的美国留学、工作生涯。

  “我那个年代出去的留学生,不少支持美国,因为他们觉得美国代表民主、自由、未来与进步。”饶毅说,尽管时过境迁,但一些人仍不愿面对现实,已将中国的不好印象扎下根,不管中国的对与错,都会挑出毛病。

  饶毅说,“那个年代崇洋媚外并不罕见,但随着对美国文化的深入理解,他发现中国很多东西是美国找不到的。中国的传统文化、道德体系、民族立根性、中国人的风骨,蓝眼睛黄头发的美国人无法感受。”

“无法忘却正在积极进取的祖国”

  “在美国待了这么多年,第一年的印象占据着整个回忆的一大半,没办法忘记”,饶毅回忆说,初到美国时,美国的一切都让他非常惊讶,看天看地都和中国不一样,而最让他幸福的是可以自己住一个房间,这在中国时,想都不敢想。

  饶毅很幸运,第一份兼职助研工作是在系主任的实验室工作。他的活泼、勤奋,让这位系主任改变了对中国学生的刻板印象,而他的直爽,有时也会让教授不高兴,但不管怎样,在教授眼里,这位中国学生真的与众不同。

  “在当时,学校会聚集全世界顶级科学家来做学术报告,可以轻易吸收到养分,而在当时的中国,很少能看到一位外国教授来作演讲,即使有,都要挤破头,才能搞到一张票”,饶毅说,可以想见,那时中美间的教育资源差距多大。

  但是,在内心,饶毅却越发思念那个落后却又不断积极进取的祖国。饶毅对此颇为感慨,“那时候,我不愿太多向外国人说起中国,总觉得中国与美国差距很大,想为中国挣面子,有什么不好的东西不希望外国人知道。不像现在,中国学生可以自豪地向外国人介绍中国”。

  1990年代中期,饶毅完成哈佛大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系博士后,开始任教于华盛顿大学医学院。从助理教授,一直到美国西北大学终身教授,他仅仅花了12年时间。

  “为什么不能为自己国家做些什么?”

  “但我思考多年后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归属感对我很重要:我是属于中国。在美国服务了22年,为什么不能为自己的国家做些什么?”说起他的海归,饶毅一边说,一边淡淡地笑着。

  1995年开始,饶毅陆续跟中国有学术往来,在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院做过研究工作,并带博士生。在此期间,《细胞》杂志刊登了他和他在中科院神经所的三位学生一篇有关神经细胞极性原理的论文,这也是25年来中国的研究工作首次在《细胞》发表。“为了这篇文章,我们之间发了1000多次E-mail”,他说。

  这十余年的中美学术交流,奠定着饶毅后来海归的基础。

  不过,在饶毅2007年正式海归,并出任北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时,在海内外还是引起巨大反响。有人认为,一个发表文章探讨科研的学者如何搞管理,如何率领一个庞大的团队。更有人问,饶毅海归的居心何在?

  饶毅说,“尽管我认识的绝大多数人都反对我全时回国,说国内人际关系复杂,科研环境不好。但许多事情只要有足够时间就能解决。过去十多年我们在国内做事期间,遇到过的挫折其实比别人想象的要多、要严重。”

  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成立之初,中科院撤消生理研究所,有人给国务院和中科院领导报告说,蒲慕明、鲁白、梅林、饶毅、吴建屏等组建神经所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一些学生差点上街游行。

  饶毅感叹,“在满腔热血被浇过凉水之后,再过一段时间,发现直接接触过你的人、和你共事过的人,最终了解你。这十多年后经常会有人来找我们做事,这是知道实情者对我们的肯定。”

  他还说,“2007年我回国后,在西北大学的系主任非常希望我回去,这段内疚也一直寄存在心理,因为我在美国时,他对我的帮助太多了。”

  “我对西方文化、历史了解不少,甚至可以给美国教授讲美国历史的故事,但归属感是比文化和社交更基本的问题。归属对于后代也很重要,所以我将9岁半的儿子带回国,在北大附小读书,让他接受传统的中国教育。”饶毅说。

  “中美带给彼此科学上的促进”

  做了一年多的北大生命科学学院的院长,饶毅仍没有学会像一些官员那样包装自己,他也没有一张印有头衔的名片,按他的话说,“知道自己的不用介绍,不知道的介绍也没用”,因为他看过有些学者名片上的头衔多得惊人,而他受不了这样的风气。

  饶毅现在的工作重心集中在教学与管理的“两条腿走路”,而他对教育的改革也被许多人看作是具有“颠覆性”,因为他认定一个道理——没有新的思维与理念,如何带来创新?

  回顾中美之间走过的30年,饶毅感言,“中美带给彼此最多的就是科学上的促进与进步,现在缺的不是精神,而是创新思维,中国的道路还很长,需要更多的人为之付出,努力。”

(编辑:栾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671-209453.html

上一篇:哈佛与华盛顿不可兼得
下一篇:联想:这个“冬天”有点冷
收藏 IP: .*| 热度|

5 任胜利 杨秀海 陈宏程 gzyang shareworld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21: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