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事的私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曹聪 曹聪的博客

博文

(旧稿)由联想收购IBM全球PC业务所想到的

已有 5143 次阅读 2008-12-27 22:10 |个人分类:另眼看中国|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这是一篇写于2004年底、修改于2005年5月的旧稿,没有发表过。日前看到“联想集团否认杨元庆将离职”(http://tech.sina.com.cn/it/2008-12-24/16222687733.shtml)的报道,想起了这篇东西。找出来看看,觉得文中的观点似乎并没有过时。

由联想收购IBM全球PC业务所想到的

5月1日,联想集团正式完成了IBM全球PC业务的收购。半年来,这宗交易引起业界和媒体的纷纷议论。有人说,对IBM来说,甩掉亏损的PC业务的包袱同时又在新联想中占有相当的股份,不但将大大提升其在中国和世界的业务(对IBM在中国业务会有正面的影响,也有助于IBM专注于服务),而且可以进退自如(其在联想的投资盈亏不必记入IBM的账本)。平心而论,联想又何尚不是捡了一个大便宜?与2001年惠普出资190亿美元购买康柏相比,联想只花了17.5亿美元就拿到IBM的PC业务!当然,有人会说,便宜没好货。至少一开始华尔街并不看好联想的收购,这从联想和IBM股价的相对变动可以看出。
 
让美国人不能接受的是,作为其高技术象征的IBM,其PC业务被潜在竞争对手——中国——的一家企业买走,其产生的心理压力,与当年日本三菱公司购买洛克菲勒中心相比,恐怕有过之而无不及。更有人认为,中国高技术制造业的全球崛起,将以此次购并为标志而一发不可收。中国的“高技术+低工资(所谓的China Price)”模式,令美国高技术制造业胆战心惊。这也是为什么美国的外国投资委员会会卷入到此案的审查。
 
尽管此前很少有美国人听说过联想这家中国公司,但联想是中国高技术产业的象征。公司1984年脱胎自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依托研究所的技术,从做PC汉卡起家,走“贸、工、技”的发展之路。从1996年起,联想连续9年位居中国国内市场销量第一。但是,PC已成为一种商品(commodity),联想的PC是建立在英特尔的芯片和微软的操作系统系统之上,虽有创新,但属小打小闹,赚的加工钱。用刚刚卸任联想董事局主席的柳传志的话来说,联想是“搬运工”。于是,如何转型成为真正的高技术公司,成了联想的心病。当然,公司不乏勃勃雄心,这从新任董事局主席杨元庆在2002年接手联想时提出的远景可见一斑:联想要走“国际化、高技术、服务”的道路。
 
然而,在过去几年中,联想无论在多元化、自主技术创新还是在服务方面,都是雷声大雨点小,虽然这多少受到全球高技术泡沫破裂的大环境的影响。其国际化的努力,也仅仅体现在将公司的英文名字从Legend 改成Lenovo上。从联想分拆出来的神州数码业绩平平(笔者至今仍不明白,郭为为什么不脱离联想自我创业)。联想投资也许是整个联想集团唯一的亮点,但它并没有为联想主业带来新的业务生长点。公司股票的表现也一度令投资者感到失望(顺便说一句,如果联想是一家美国公司,董事会恐怕早就请杨元庆走人了)。在这种情况下,回归PC似乎成了联想唯一的选择。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当IBM最初与联想接洽出售其PC业务时联想不屑一顾,而在公司庆祝二十年生日前夕又显得有点迫不及待了。
 
联想希望通过收购IBM的PC业务达到“一石数鸟”的目的。君不见,新联相连首席执行官都由美国人担任,总部也搬到了美国,这样,对于“联想究竟是中国公司还是美国公司”的疑问,联想可以理直气壮地问答,通过这一购并联想奠定了自己跨国公司的地位,在国际市场上,它将与IBM的品牌Think相映成辉,与戴尔、惠普等公司竞争。当然,向美国人拱手让出首席执行官一职也表明,联想不可能依靠自己的努力成为“国际化”的公司,同时这么做离其高技术和服务的愿景有多国人将拭目以待。
 
其实,联想收购案并不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第一次尝试。远的不说,从2002年起,家电厂商TCL就先后在欧洲收购了汤姆逊公司的彩色电视业务和阿尔卡特的手机业务,以期“借船出海”,获得品牌、主体业务、技术、市场的提升。当然,收购是一回事,能否达到这些目标又是另一回事。不久前,TCL与汤姆逊、阿尔卡特的联姻并不一帆风顺
 
联想也将面临类似的考验。且不说联想的“拧毛巾术”能否在IBM那里奏效。即使能的话,PC是夕阳产业,PC制造是下游,联想不可能在芯片、操作系统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其为上游公司打工是不争的事实,毛巾也拧不出多少水来。而且联想拧毛巾的本领并不比戴尔大。
 
更深层的问题在于,联想、TCL还有其他中国公司能否通过购并获得技术创新能力?换一个角度来看,这样的国际化,其实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逻辑的延续。在过去二十五年间,中国企业通过购买彩电、冰箱、洗衣机等的生产线,提升了生产能力,使老百姓用上了与国际接轨的产品。但由于缺乏消化吸收和自我创新能力,每当国外产品和技术更新,中国企业又不得不重新引进新生产线。现在,跨国收购似乎更成了企业获得国外技术、品牌、市场等的一条“捷径”。
 
如果光靠购买国外技术就能使中国从“世界工厂”变成“世界创新基地”的话,那么,随着人民币的升值,荷包满满的中国大可以从美国购买英特尔和苹果电脑,从芬兰购买诺基亚,从日本购买索尼,等等。所以,对收购模式能否给中国高技术的崛起带来新的惊喜,笔者是心存怀疑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671-207299.html

上一篇:“大学捐赠基金用还是不用”是个问题
下一篇:亨廷顿当不上院士: “两种文化”的冲突?
收藏 IP: .*| 热度|

4 黎在珣 曹广福 李宁 邹晓辉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9: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