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史与科学普及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instein

博文

宇宙源于大爆炸(下)

已有 8692 次阅读 2016-3-23 12:59 |个人分类:科普|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宇宙, 大爆炸, 科普

按:接昨天的博文,百亿年来多少事,激荡人心大江流——宇宙源于大爆炸(上),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51927-964141.html    全章完。此稿写于2012年冬季,出版于2013年5月。一些新的进展未能包含,敬请理解。

大爆炸理论的提出 

 哈勃定律的发现其实为梅特勒当初设想的宇宙从“原始原子”经爆炸、膨胀、演化而来的观点提供了佐证,因为既然现在宇宙正在膨胀,那么回溯过去,宇宙将会越来越小,星系与星系间的距离也会变小,整个宇宙必将压缩在一个很小的区域内。1948年俄裔美籍物理学家伽莫夫联合他的一名学生阿尔法以及另一位物理学家贝塔(三人名字的首字母对应的希腊字母正好是αβγ)共同发表了宇宙诞生于高温高密度的火球状态,此后便不断膨胀。这便是后来的宇宙“大爆炸”理论,不过这个名字是英国天文学家霍伊尔批评伽莫夫时提到的一个词汇,后来竟然冠名于该理论,也算是科学史的趣谈。伽莫夫可称得上物理学界的一个活宝,就是类似费曼(别告诉我你不知道这个人,否则你绝对out)那样的人物,他不但在物理学、天文学领域游刃有余,而且对生命科学领域也贡献良多,更绝的是他的科普著作写得超级好,代表作有《从一到无穷大》(图10-7)和《物理世界奇遇记》,这两部作品写得定会让你击掌称快、拍案叫绝、夜半惊魂、想holdhold不住。若不信,不妨找来“以身试法”。

10-7 《从一到无穷大》的插图(以吹气球比喻宇宙的膨胀) 

 由于“大爆炸”这个词具有极强的迷惑性和煽动性,结果导致一些懵懂青少年总以为宇宙早期就像一包炸药一样,在某个时刻突然炸得四分五裂。谬矣!因为你要知道空间、时间的起点就是大爆炸,由于大爆炸才产生了时空和物质。只要时空产生出来,宇宙中的每个点都是“爆炸”的中心。其实把爆炸理解为“膨胀”才是恰当的。关于大爆炸之后宇宙短时间的演化,1979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温伯格写有一本《宇宙最初三分钟》,讲述了在宇宙大爆炸之后的三分钟内究竟发生了什么,这里就不再展开了。图10-8是一幅宇宙自诞生以来的演进图,我们可以一饱眼福。

10-8 宇宙的演进图 (此图取自日本欧姆社科普书《漫画宇宙》中文版)

大爆炸理论的验证(一)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按照宇宙大爆炸理论,随着宇宙的膨胀,温度会越来越低,大约到了38万年的时候,宇宙的温度降到了3000K左右。这里需要解释下K的意思,我们平常在生活中用到的计量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一般记作,比如今天白天的最高气温是26度,就记作26。绝对温标也叫开尔文温标(开尔文是英国一位大物理学家,在相对论那一章谈两朵“乌云”时曾提到他),单位是K,它无非是把摄氏温度的0℃直接看作是273.16K(一般就约写为273K)。这样其实我们就得到了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绝对温标-273K=摄氏温标。那么当宇宙的温度是3000K时,也即摄氏温标2727℃。这是宇宙中的电子与质子才开始结合,这时自由光子才可以任意穿梭,宇宙第一次变得透明起来。伽莫夫当时就预言,随着宇宙的不断冷却,当时(38万年时)宇宙辐射的电磁波仍然充满整个宇宙,只不过随着宇宙膨胀,波长变长为微波,对应温度约为3K。这就是所谓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1964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两位工程师彭齐亚斯与威尔逊(图)利用一台喇叭形的天线接受来自宇宙的无线电波信号时,发现一些从理论或观测上无法解释的噪声,他们排除了各种干扰因素,包括天线上的一点鸽子粪。经过仔细测量和分析后,1965年他们认为这种信号来自宇宙空间的各个方向,并且认识到噪声处于微波波段,对应的绝对温标是2.7K。很快他们以论文形式公布了这一发现,但是并没有从理论上给予解释。

 当时正在普林斯顿大学研究宇宙背景辐射理论的迪克得知彭齐亚斯与威尔逊发现后,很快与之取得了联系,最后合力确认这种“挥之不去”的热噪声就是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后来彭齐亚斯与威尔逊也因此获得了1978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9年发射升空的宇宙背景探测者(COBE),上面携带有红外线游离光谱仪(FIRAS)与微差微波辐射计(DMR),前者证实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在理论上是2.7K的一个完美黑体,后者证实了宇宙微波背景的波动非常微弱,相较于平均温度2.7K的辐射只有十万分之一的波动,也正是这种温度上的波动,才造成了目前的星系以及更大尺度上的物质分布。2001年,NASA继而发射了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WMAP);2009年欧洲航天局(ESA)又发射了比WMAP精度更高的“普朗克”号探测卫星(Planck Surveyor)。值得欣慰的是,20107月欧航局公布了“普朗克”号探测卫星利用6个月时间完成的首张全天域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图(图10-9),图片的中央部分几乎被银河系覆盖了,图上深浅不同的颜色表明了温度与密度的差异。科学家通过捕捉大爆炸留下的这些痕迹,从而可以更详细地了解宇宙起源的奥秘。

10-9 首张全天域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图

大爆炸理论的验证(二)宇宙中的氦丰度 

 首先解释下什么叫丰度,所谓丰度是化学领域常用了一个文绉绉的词汇,说白了就是含量比例的意思。比如说你们学校男女同学的人数比例大致为1/4(如果这种情形发生在大学,那一般会是师范院校或者医学院校),那么你就可以借用丰度这个概念说你们学校女生的人数丰度是0.84/5),或者说与男生的丰度比是4/1——你可别望丰满程度那里去想,尽管这对个别女生也不算离谱,否则她们怎么会整天嚷嚷着要减肥呢。

 按照大爆炸理论,最初宇宙处在一个超高温的状态,其中飞舞着电子、质子和中子,由于一个质子就是一个氢原子核,所以可以说此时宇宙中只有氢元素。随着宇宙的膨胀,在大爆炸3分钟后,温度降低到10亿K时,将进入一个核合成时期。这时在火球宇宙中,每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互相碰撞与聚合,从而生成一个氦原子核。待中子消耗尽时,剩下的就是质子,也就是氢元素。合成氦原子核的整个过程只进行了大约20分钟,按照计算,当时约占25%的宇宙质量合成了氦元素,大约有75%的质量形成了氢元素,当然还有微量的锂元素(不过微量到了可以忽略,你手机中的锂电池就是它)。

据以上解释,科学家估计,通过观测我们现在的宇宙,氦的质量丰度应该在0.25左右,这一估计已经得到天文学家观测的验证,比如在银河系中氦丰度为0.29,在小麦哲伦星云中氦丰度为0.25,大麦哲伦星云中氦丰度是0.29等。这是大爆炸理论的又一验证。

 这里你可能会有疑问了,为什么当初没再形成更重一些的元素呢?大爆炸理论对此的解释是,由两个质子与两个中子形成的氦原子核已经非常牢固,即使再有质子与中子碰撞发生聚合,也会瞬间解体为氦原子核。也就是说在形成氦原子核的这段时间,除了形成极微量的锂原子核外,不会合成更重的原子核。注意这时还未出现原子,仅仅是光秃秃的原子核,只有到了宇宙38万年的时候,各原子核才吸引周围的电子形成原子。至于更重的元素比如铁是怎么出现的,1956年英国天文学家霍伊尔、美国天文学家伯比奇夫妇、美国物理学家福勒共同提出了后来被命名为B2FH(四人首字母的组合,科学家的思维就是不一般,还用上平方)的理论,该理论认为重元素是通过恒星内部和恒星发生爆炸而产生的。目前科学界已经公认了这一理论。这里对霍伊尔再多说几句,前面我们提到“大爆炸”这个词正是霍伊尔反对该理论时所给的一个名字,原因是霍伊尔与前面我们在“奥伯斯佯谬”那里提到的英国天文学邦迪一样,是稳恒态宇宙理论的提出者,不过霍伊尔给出的解释更具体,因此名气也大些。稳恒态宇宙的基本观点是,宇宙类似一条稳定的河流呈现给我们的,它的整体图景稳定不变,主要表现在宇宙的平均密度保持不变。它并不反对宇宙的膨胀,但为了保持宇宙整体密度的稳定,就需要宇宙不断地产生物质出来。这一理论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与氦丰度解释方面均不尽人意,因此未得到科学界的公认。 

宇宙正在加速膨胀 

前面我们谈到哈勃定律时,曾提到距离我们越远的星系,退行速度越大,这无异等于说宇宙正在加速膨胀。本章开头谈到的帕尔玛特等三人获得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就是因为他们通过观测Ia型超新星,从而证实了宇宙正在加速膨胀。那么什么是Ia型超新星?天文学家为何要观测它们?又发现了什么从而证实了宇宙的加速膨胀呢?

Ia型超新星无非是超新星的一种。先谈超新星,并不是如何超级的某种诞生的新星,而是一种暴毙或者说正在垂死挣扎的恒星,按照天文学上的定义,是说质量为825倍于太阳的恒星在演化的末期,发生的一场剧烈的爆炸解体。在这种暴毙阶段,该恒星的光度(就是它的真实亮度)会一下子增大十亿倍,有可能照亮所在的真个星系,真可谓“死得壮烈”。

 如今被国际天文学界命名的“中国超新星”是指我国《宋会要》记载的公元1054年金牛座天关星附近爆发的一颗超新星,“昼见如太白,……凡见二十三日”,也就是说白天都可以看到而且像金星那样亮,一直持续了23天。目前天文学界公认在金牛座天区出现的蟹状星云就是那次超新星爆发的遗迹。

 Ia型超新星是天文学家依照光谱学对超新星分出的第I类第a型超新星,这样你就明白这里的I是罗马数字的1的意思,而不是取英文字母I的含义。具体说Ia型超新星是指在其光谱中没有氢、氦吸收线,而有硅吸收线的一类超新星。那么这类超新星怎么和宇宙膨胀扯上关系了呢?原来Ia型超新星是绝好的“标准烛光”,因为它们达到最亮时的光度非常接近。

(所谓标准烛光,是天文学上一个专用名词,这里为了避免绕圈子,认为它就是指已知具体光度的恒星就可以了)有了这一标尺之后,天文学家就可以做如下两件事情:第一是根据观测到的Ia型超新星,推测它距地球的距离;第二是通过观测这些超新星分光谱,测得它们的红移值,也就可以得出它们远离我们的速度。

但是发现超新星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20世纪80年代中期,荷兰天文学家费了两年的周折才找到一颗超新星。1988年帕尔玛特挂帅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超新星宇宙研究小组(SCP),很快他们研发出了一套可以自动搜寻超新星候选者的软件,无疑使搜寻工作如虎添翼。1994年施密特领导的一个研究团队(里斯是其重要成员)“高红移超新星研究组”参与到竞争中来,并且赶超得很快。19981月,两个小组几乎同时公布了观测结果,前者有42颗超新星数据,后者有16颗,但精度更高。他们一致发现了遥远的超新星要比预期的暗,显然这是因为超新星所在的星系正与我们加速远离,因此看上去就会更暗些,这是宇宙正在加速膨胀的又一铁证。

谁是冥冥中的推手 

  宇宙在加速膨胀已经是观测到的既定事实了,那么这种膨胀的动力是什么呢?科学家目前公认的观点由于我们宇宙中存在这暗能量。要说起暗能量,不得不从暗物质谈起。我们知道星系团有成百上千个星系组成,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星系团靠着自身的引力维系在一起。这样基于万有引力定律可以得出星系团的一个质量,我们姑且记作M1。另外,基于天体发光度(向外辐射光)与质量成正比关系,也可得出星系团的一个质量M21933年,瑞士天文学家兹威基分别计算了计算后发座星系团的这两个质量,结果发现M1M2的上百倍。因为M2与发光有关,这种质量是我们可以看得见的,这样兹威基的计算结果说明了在星系团中绝大部分的物质我们是看不到的,而只能通过引力感受到它的存在,于是把它们称为“暗物质”。后来科学家通过观测证实,暗物质不仅在星系团中大量存在,在星系中也是如此。以我们银河系为例,暗物质竟是可见物质质量的20倍。那么暗物质究竟是一种怎么奇特的物质呢?

 我们知道光就是电磁波,但电磁波的波长范围很广,从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等。其中可见光是指我们人眼能够感到的光,波长范围大约在在380780纳米。那么是不是发出红外线、紫外线等不可见光的物质就是暗物质呢?天文学上所言的暗物质不是这个意思,而是指一种不参加电磁作用物质,或者说它对光不发生作用,不发光、不反射、不折射、不散射,对光而言它就是一个透明体,但是它具有引力效应。目前天文学界已经发现了暗物质存在的多种证据,其中2011年《科学美国人》杂志再次报道了天文学家就银河系为何扭曲(指银河系的银盘就像被烤过的唱片一样)得出了最近结论,原来是银河系外围一个巨大的暗物质球形成的扰动引发的。

 我们知道引力作用会产生凝聚效应,这样普通物质与暗物质就会使宇宙的膨胀减速,可实际观测的结果是膨胀在加速,那么谁又是宇宙膨胀的幕后推手呢?答案是宇宙中的暗能量。那么什么是暗能量呢?暗能量这个词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教授特纳提出的,它与暗物质一样不参加电磁作用,即同样不可见,不同之处在于它具有斥力效应,正是这种作用导致了现在宇宙的加速膨胀。前面曾提到2001NASA发射了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WMAP),到了2003WMAP公布的观测数据证实了宇宙中的能量分布,大约70%是暗能量,暗物质约占25%,普通物质仅有5%(图10-10),该发现被著名的《科学》杂志评为当年世界十大科学发现之首。


10-10 宇宙的成分图表(图片取自《科学世界》杂志)

按照特纳的看法,宇宙加速膨胀是“暗”中行事的结果。正是在几十亿年前暗能量从物质手中“接管”了控制权,才保证我们目前的宇宙。如果早些“接管”的话,由引力作用产生的星系到星系团的组建过程就成为泡影,宇宙中的结构形成就会中止,你和我也就不可能有今天了。因此可以说,暗能量与物质博弈并取胜的结果,是我们当前宇宙存在的前提以及膨胀的原因。

回到奥尔伯斯佯谬     

前面我们已经许下诺言,说要再回到奥尔伯斯佯谬。宇宙大爆炸的理论我们谈完之后,回头看该佯谬,会理解得更透彻一些。首先,奥尔伯斯的前提“宇宙无限”是错误的,因为前面谈到我们宇宙产生于137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尽管它目前在加速膨胀,但从时间与空间而言,宇宙是有限的。或者说,我们在地球上只能观测到137亿光年距离以内的恒星所发出的光,即发出光到达地球的恒星数目也是有限的。其次,由于宇宙在加速膨胀,越远处恒星所发生的红移量越大,也即抵达地球上的光能量就越小,按天文学家的计算,其减小的系数为K=1/(1+Z),其中Z为恒星的红移量。如果天体距离我们越远,Z会趋于无穷,抵达地球的光量将会微乎其微,要比奥尔伯斯估计的少得多。因此即使把所有壳层天体的光量加起来,也是一个很小的值,这就是夜空看起来黑暗的原因。奥尔伯斯佯谬反而成了宇宙加速膨胀的一个佐证了,有趣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1927-964383.html

上一篇:百亿年来多少事,激荡人心大江流——宇宙源于大爆炸(上)
下一篇:再谈我国公众科学素养相关问题(回应刘立教授)
收藏 IP: 98.207.62.*| 热度|

23 郑小康 田云川 谢平 朱林 朱晓刚 徐令予 苏德辰 刘光银 李颖业 杨正瓴 徐旭东 黄永义 范毅方 陈钢 陈永金 徐传胜 鲍海飞 张钫 guhanyan xlianggg dulizhi95 bigbang16 yangb919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5 22: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