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史与科学普及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instein

博文

也谈《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二集)中的土榨油

已有 7436 次阅读 2014-4-27 12:26 |个人分类:传统农具调查|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技术史, 传统技术, 榨油

在新浪微博看到有博友转载果壳网上一篇谈《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二集)中的土榨油(http://www.guokr.com/blog/761253/),恰好笔者博士论文曾涉及到此种土榨油法,考察地点也是在纪录片的取景地皖南歙县,只是具体的村落不同。笔者考察的时间与地点是2009年安徽歙县绍濂乡五丰村。

图1 央视纪录片截图,左下即为木榨

纪录片说此种榨油有上千年的历史,果壳网文说此种榨油最在的文献记载见《东鲁王氏农书》。的确如此,《东鲁王氏农书》即一般而言的王祯《农书》,成书于元代皇庆二年(1313)年,距今700年了。但王祯《农书》描绘的土榨油法与纪录片中的榨法还是略有不同,可以从《农书》现存最早的版本1530年的明嘉靖本插图上看到,当时称为“横榨”,说白了就是大木横置,塞油饼的开口在上方,榨油者是用大木棰在上方击打,木大下方有孔,油从下方流出。明确记载纪录片中从侧旁击打压榨的,是在明末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从画面上看,此种压榨法与记录片拍摄的完全一样,唯一不同的是明代的撞木在纪录片中成了大石块(做撞锤)。

图2 《农书》油榨

图3《天工开物》南方榨

笔者想说的是,这种土法榨油中楔子的制取有特殊的技巧,笔者2009年在歙县考察的时候,当地一家油坊主人徐玉昆师傅曾给笔者详细解释过木楔子的制取方法,详细的细节笔者就不介绍了(笔者的博士论文有涉及),最主要的是要狭长三角状的楔子水平向两侧面不能用刨子刮,而要用锛劈,否则楔子会反弹——这很危险。我当初现场考察的时候,并没有向徐师傅提到《天工开物》的记载,但是他的描述与《天工开物》的记载是一致的(其尖<注:即楔子>过斤斧而不过刨……惧报转也),看来古人不欺余也。

图4 徐玉昆先生在给笔者讲解楔子的加工技术(站立者是同乡的程瑞驷先生,他帮我联系上徐)

这种传统的榨油法过去在南方多见,目前在一些农家乐场所、以农业为主题的博物馆还能看到身影。类似王祯《农书》描绘的那种横榨,极少地区还能看到,但已经采取现代机械施力榨取了。至于传统榨油的缺陷,在果壳网的文章中,他人已经分析过了,不再赘言。

延伸阅读:

张柏春,冯立升:南方“油榨”的初步考察,古今农业1994年第4期;

南方油榨的初步考察.pdf

袁剑秋,何东平:我国古代的制油工具,古今农业,1995年第1期;

我国古代的制油工具.pdf

博主的博士论文,王祯《农器图谱》新探(2010年完成),维普网有下载。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1927-789079.html

上一篇:对“从古到今的重大发明”中有关我国条目的评注
下一篇:两种文化的一次碰撞——评《海客述奇》
收藏 IP: 123.166.76.*| 热度|

13 朱晓刚 刘旭霞 吕喆 武夷山 刘立 尤明庆 张忆文 孟津 陈沐 杨正瓴 刘启振 李宇斌 JIANHU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21: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