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晖: 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系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rithwsun

博文

建一个(回到家)不做作业的中学、小学,可行否?

已有 5876 次阅读 2013-1-8 19:50 |个人分类:Book-W|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作业, 不做作业

作业问题,2013-08-24教育部“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支持! 应该已经能够得到解决,所以这篇博文会在几天后放下置顶栏。


----------------建一个(回到家)不做作业的中学、小学,可行否?-------------------------------------------


我主要开了两个帖子,主要是做一些民意调研,一个针对家长,一个针对中小学在职教师,后一个刚发的,在新教育在线网站上,那里因为朱永新已经聚集了一些中小学教师。


http://bbs.tianya.cn/post-767-25378-1.shtml
建一个不做作业的学校,可行否?[家长交流篇]


http://bbs.tianya.cn/post-767-25565-1.shtml

建一个不做作业的学校,可行否?[教师交流篇]


此处关闭评论,请直接去这两个帖子。本文会根据民意调研而不断修改,所以有兴趣者可以隔一阵过来翻翻。

--------项目草案篇------------------------------------------------------

我们需要关注两个要素,

师生比

教室人均面积比

这两个比值上不去,任何教学改革都是虚妄的。下面是以此哲学为基础的一个设想,很粗糙,仅作假想沙盘推演之用:

---------------- 一个很有价值的教改实验班项目------------------------

目标学生: 小学四年级、小学五年级、小学六年级、初一、初二、初三,这6个年级连成一个序列,一个班的建制为36个学生。

资源建设:学籍问题,经济运行与保障,会由相应专家作出合理解决,本文只解释教学方面的方法和意义。

全班师生比=1:4   一个班共有9位教师,语文类、英语类、数学类,每类3位教师,共计9人,不兼职其他班,语文类、英语类、数学类的定义见正文。

具体的作业型课程师生比=1:12

具体的讲授型课程师生比=1:6

教室面积=10平米/人×36人≈400平米(高档) 或 5平米/人×36人≈180平米(低档起点)

正文:

这个教改实验班项目,主要依据我在《善美真教育实验班的建设方案》中的思想形成,因为最近有懂经济运营、懂政府操作的人士推动,认为达到师生比1:3或1:6具有经济可行性,促使我能将该方案的核心设计做最后一步的落实,简要介绍如下。

我在《善美真教育实验班的建设方案》中,第二部分最重要的认识是教学九大环节的厘清,并以此理论为基础,来设定课程时间表,即将教学九大环节,抄解写 听讲聊 读背暇,均衡布置于一天。

这个教改实验班,针对的是小学四年级到初中三年级的六个年级,之所以采取它作为突破口,是最近接触到的专业人士眼光之至。这个年龄段教学做成功后,3岁到10岁阶段的实验班也将会更容易开办(其理是把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合成一个混龄班)。

这样做,家长们就勿须对教改班孩子的前途忧心忡忡了。

原因是,小学四年级到初中三年级的六年教学,设定的最低目标是,让孩子在北京市中考会考中得到一个好成绩,让我们的教学获得外界统一标准的评测。

除了这个最低目标,我们应该能够预测到,在好的教学方法下,聪明的孩子很可能会学得更快,也就是说,有6年的学习时间,最优秀的学生很有可能不是去参加中考,而是去参加高考,比如很可能这样的孩子会愿意在我们的班级环境下再多准备一年,即相当于高一结束时考上大学。

优秀学生在6年学习之后还有另外一条路,就是多准备一年或两年,然后直接到国外名校上大学,这当然也是一条路,如果还拿着全奖,那就是学业水准太突出了,我们不能排除有这样孩子的可能性。

当然,教育改革的目标不是为了考试拿成绩,但是我们认为,必须做出成绩,让孩子既能玩好,又能学好,才能够为教育改革真正开路,必须刺刀见红,招招见血,光哭和抱怨或者关起门来自我欣赏为我们所不取。

我在匈牙利访学一年的经历让我认识到,这个国家人口很少,出的伟大科学家却那么多。所以说,一个教育体系,也许学生数目不用很大,只要达到在读学生上万的规模(每个学校约400),这个量加上足够好的教学方法,就有可能培养出大师级科学家。

但是,一个教育体系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必须经历外部的挑战,必须正对考试,培养出不惧怕考试的学生,他们在玩好的同时,做到让成绩说话,这是最基本的要求,有了这个基础,水涨船高,才能谈更高级别的人才培养,我们就有底气在人数达到万时就能产生未来的大师级科学家了。

规模太小时,一个教育体系在它初生的时候,不能言之太虚,还是要落到具体处,实在处。

我们的经济保障团队,还要做到让学生吃好(学生都是在学校吃午饭)。所以,简言之,这个实验班的目标,就是让孩子们同时达到三好:玩好、学好、吃好。

我们达到前“两好”的方法就是课程时间表的设计,和相应的教师配置,乃至教室布局。

先说教室布局,该班满员人数为36人,教室的面积大约为400平米,人均约10平米,这个水平可以说达到了高档层面,如果为经济条件所不允,减半为实验班物质条件的起点,再低就不好做了。

粗略说来,教室布局按南北分为两个部分,南部为大厅结构,相当于36位学生共同活动的大教室,北部为6间小厅,即每个年级的小教室,小教室可容纳12人,因为还要包括教师和可能的听课教师/家长。

这种教室结构,是我们下面要讲述的教学方法的物质基础,其经济可行性由懂经营的人测算和保证,不在本文解释范围。

现在我们来说教学的课程时间表,基本内容在我原来的文档中就有,此处增加了本项目的细节性做法。

上午活动阶段(8:00--9:00) 自由玩耍与体育活动
上午主课阶段(9:00--11:50) 对应九大教学环节中的“抄解算”三大环节,并可适当地嵌入“背”环节,前三大环节相当于传统学校的书面作业,现在的学生们往往是回家做,但我们建的学校放到上午,因为书面作业其实是最难的学习环节,需要放到学生精力最佳的上午。

午饭和午休

下午主课阶段 (1:00--3:50)  对应九大教学环节中的“聊听讲”三大环节,每个环节相当于50分钟。
下午活动阶段(4:00--5:00)体育活动与自由玩耍

鼓励成立家长会,允许经由他们的协助,延长早晨和下午的自由玩耍阶段。

晚上:回到家(或住校),不留公立学校那种作业(上午学习阶段就完成了),晚上学生们还是要学习的,主要为九大教学环节中的“读暇”两大环节,让孩子们阅读量上去了,才是真正积累学习潜力,“读”这个环节不好放在学校,主要还是放到回家后,晚饭后至少一个小时,几年下来能读不少书了。


主课共分为三大类:

A. 语文类,包括历史、政治、美术等。
B. 英语类,包括音乐等。
C. 数学类,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科学等。

注意英语类包括音乐,而同为艺术课的美术是放在语文类,形成语文美术复合型课程,同理有英语音乐类复合型课程,也就是说,我们要求语文老师有懂绘画的,英语老师有懂音乐的,实在不行只能外聘老师兼职艺术课。

为了跟教学九大环节的节奏相协调,举例某个班的某一周课表是,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上午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下午    数学  英语 数学  英语 数学  英语


每隔3周或4周调换一次模式,即,下一次模式把数学调到上午,再下一次把英语调到上午。上午的学习,没有任何课程讲授,因为同学们进行的是“抄解写”这三大环节,该课程老师们在旁边进行个性化辅导、批改作业。

上午的作业型主课,同学们都在大厅学习,所以师生比是3:36=1:12。与此同时,其他课程的6位老师,则在6个小教室备课,进行的也是“抄解写”这三大环节,只不过是老师级的备课与进修而已。

下午的课程,是“听讲聊”,听是指,学生听老师讲,就是传统的授课过程,讲是指,学生讲老师听,是非常优秀的一种教学方法,聊,则是指互相讨论。

学生讲的东西,因为我们的这种课程表设计,是源于他前几周上午该课程时的积累,因为本周的每一天上午,都是语文课,学生们不能够在上午语文课来准备下午数学/英语的研讲,这样有一个时间差,就会更好地促进孩子们理解所讲的东西,而不是临时抱佛脚走形式。

下午的课程,分6个小班讲授,每个小班6人进入一间教室,有一位老师主持,就我们例子来说,有3个小班是数学课,另3个小班是英语课,第二天下午,则是3个小班上英语课,另3个小班上数学课。

所以,每门课程都需要3位老师,3大类课程共需要9位老师,这些教师就只教这一个班,全职工作无其他兼职。这种设置是非常有气魄的,但由专业人士经济测算后可能是可行的,本文只管教学所以不多言。

我们这个小班采用1:6的师生比设置,采用这种架构,在教学上是有极大的优势培养出优秀人才的。

这是因为,老师均为半天教学,另外半天,实际上是可以脱离开具体的学生接触而认真备课的。备课的方式,又因为上午下午而有所不同,如果是上午空下来,则主要做的是“抄解写”方面的备课,即传统的备课形式。

如果是下午空下来,则学生们在小教室学习的同时,空下来的3位教师,在大厅也进行“听讲聊”式的备课与深入学习,即老师给老师研讲。

所以说,这样就非常具有教学促进意义了,这是传统班级乃至普通学校很难做到的事情,更何况,我们鼓励家长参与建设,有空的家长也可以来听课,这样听众就会更多,更有教学相长的气味。

我们之所以采取1:6师生比,就是因为我们的教学方法要求所致,我们不仅有教师的讲授型课程,给同学们以示范,同时也要求同学们自己上台研讲,这种研讲式教学法,跟单纯的听课,就有很大不同,如果师生比在1:6的话,我们基本上可以保证孩子们之间比较均衡,如果师生比再降一些,到1:12的话,研讲式教学法也能进行,但孩子们肯定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优劣分别了,师生比越降低,施行研讲式教学法,就会越加剧同学们的差距,即在这种高阶教学法下,好的更好,差的会更差,形成剪刀差。

我们要采用每周六天上课制,这样我们才可能把时间匀出来做户外活动和玩耍,学生们也不必在周末去上其他培训辅导班了,就在本校学好即可。

虽然学生采用六天上课制,但是老师真正来校工作的时间却可以为4天半工作时限,就这个课表举例,在这个3-4周的教学模块里,语文课老师每周上午来六次,在同学们做书面作业期间,辅导答疑和引导,但下午不必都来,只用来三次,进行教学研讨交流。数学课老师和英语课老师,在这个教学模块里,则每周下午要来六次,上午只来3次,下午主持课程,上午用于备课和交流。

老师们4点准时下班,4点之后的学生户外活动和体育活动由家长会主持,为了老师们的健康,学校可以考虑做适当的硬性要求,规定老师们也必须同时进行锻炼。

我们相信,在这样强大的师生比之下,这样好的人性化的教学节奏下,这样有效的教师合作机制与时间冗余度下,学生们是有很大的可能性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的。

这是因为,虽然我们设定的是小学四年级到初三年级,共6年,但是随着教学实际情况的发生,真是很有可能学生们超前学习,所以为了提前准备好这种情况,一开始我们的绝大多数老师就应该是从优秀高中教师里面找,附带一些优秀初中教师,也就是说,我们让初中教师教小学,高中教师教初中,有点田忌赛马的意思。

孩子们学的先进了,则还可聘请大学教师来教高中知识,尤其是出国留学有用的AP课程,必须由大学老师来教。

上面指的是周课程表的设置方法,我们可以接着设想学期进度表,用来实现上面预估的整体学业进度。

我们试想实行一年三学期制,每一个学期的进度,跟传统公立学校一个学期的教学覆盖范围,大致相同。即,我们用一个学期12周的教学时间和课程表方法,来实现传统公立学校18周的教学覆盖范围。

这可行么?

我们的教学进度,要求学生在掌握双基(基础概念,基本训练)要求上,达到传统公立学校的优秀水平,甚至更高,因为我们可以保住住比较好的师资,师范大学的附属学校,总是各地最好的。

但是,我们不要求学生在练习操作上达到非常熟练,够用就行,不要像现在这样强化练习做题速度。

大家看,尤其是有经验的中小学教师们,这样可行么?

如果可行,六年下来,实际上学生们只需要4年×3学期=12学期,就覆盖住了传统的小学四五六+初中一二三的知识内容。

然后,我们还剩下来两年,那么就可以用这两年做更深入的事,比如说,其中一年让孩子复习巩固,如果孩子已经通过4年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就不用复习巩固,那么很可能,对于比较聪明的孩子,他在这六年学习之后,不是去参加中考,而是去参加高考。

所以,我们的教育实验班,很可能发生的情况是,孩子受益了,不去上别的高中,而是继续留在实验班里,那么我们就还有另外增加的三年时间,也就是说,我们的实验班时间有9年了。

这9年时间,9年×3学期=27学期, 相应传统公立学校的为9年×2学期=18学期,也就是说我们多了9学期=3年。

这个时间,就可以让我保证住同学们的最低目标,达到好的高考成绩。而很可能会发生的情况是,我们的学生,比较优秀的,能够在高中毕业的时候达到,大学数学系二年级学生的水准,我现在教的就是2011级首师大数学系实验班的学生,连着教了1年半了,下学期还接着教,也就是这个水平而已。

这个三学期制下的学生,从小学四年级开始,那么四年之后,他们就已经掌握了初中毕业时所应掌握的知识,这时候,他们有两种抉择(抉择内容不同,但教学方法相同,都基于九大教学环节的均衡配置设计),

  1A. 班上掌握程度为最低那一层水准的同学们,原地踏步,用剩下两年的时间,巩固练习,准备在中考上获得一个很好的成绩,考到比较好的高中。

  1B. 觉得这个实验班好,想继续呆在这儿的,也就是在实验班第四年的时候,就决定将实验期从六年延长到九年,这些同学们知识其实已经掌握挺好,不用做过多练习巩固的,那好吧,我们就不原地踏步,而是直接去学高中知识,因为学习高阶知识,本身就是对先学知识的最好巩固,美国数学会文件已经说明。

  1B的同学们,则还需要2年把高中知识学完,2年×3学期=6学期,实际上现在的公立高中,也不是六学期授课,也是两年四学期就教完所有高中知识的,这样,我们的同学们就用了6年的时间学完了高考前所有课程,这时候,他们又面临两个抉择:

  2A. 班上掌握程度为中等的那一层水准的同学们,原地踏步,用剩下三年的时间,巩固练习,准备在高考上获得一个很好的成绩,考到比较好的大学,实际上,有条件的家庭,则可以考虑准备的是出国高考SAT A-level之类。

  2B. 班上程度最优秀的同学们,知识本来已经掌握清楚了,再练习收益也不大,他们可以有两种抉择:
  2B-a. 直接参加高考,或者最多准备一年,而不是三年。
  2B-b. 直接在我们这些中国数学界的老师们手底下学大学数学,在两年之内达到大学数学系二年级结束时候的知识水准。然后再利用第三年联系出国,因为国内没有大学能满足这种级别的学生了。

  关于高中生在毕业的时候达到大学数学系二年级,甚至大学数学系三年级结束时的水准,请参看张英伯的文章,
 


如果这样搞,上到一定规模,自我猜测是上万学生数,这样的教育体系大概就能不仅培养出大量的对社会有责任感的精英人士,也能培养出一两位甚至几位未来的大师级科学家。

附注. 我们的课程,因为教室条件比较优越,已经隐含了少年科技,动手活动的物质条件,这方面的想法,请参看


具体的少年科技活动,归于数学类,由任课教师做专业探索,本文讲的是教学大框架,把课程时间表和学期制进度表定下来,然后每科老师在这个框架下再做教学改革。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143-651084.html

上一篇:三学期线性代数教学总结
下一篇:见自己 见天地 见众生
收藏 IP: 108.61.90.*| 热度|

0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4: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