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晖: 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系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rithwsun

博文

哲学之树-读书会讨论摘要

已有 5340 次阅读 2009-12-1 16:39 |个人分类:Book-W|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哲学, 五行, 庞思奋

哲学之树     网络版

 

作者:庞思奋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

 

全书简介:本书呈现了一门为期12周的哲学入门课程,这门这旨在开启人们的哲学兴趣,发展个人思考哲学论题的独特视角,帮助初学者唤起、表达并批判自己的洞识。作者庞思奋博士在本书中充分展现了其哲学家的禀赋以及哲学教师的教授指挥,并在融合东西方哲学遗产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参考书:罗素《西方哲学史》

 

 

第一次讨论摘要 20091003

 

王永晖版(使用原书材料,但讲法有创造)

 

哲学的含义是什么,自然如数学一样,因为内容广博,而无法明确的定义。一种方法是,去阅读各种具体的哲学问题,正如去阅读具体的数学问题和数学理论一样。还有一种办法,正如作者在开篇所做的那样,把哲学跟其他相关人类文化范畴联系和定位,从这些范畴的关系和定位中,去对哲学的含义,有所理解。

 

I.                    将哲学,放在宗教和科学之间,

 

宗教   哲学   科学

 

即,

 

A1 科学必须是用思辩(逻辑地、怀疑地)的观点来看待问题的,哲学具有此点

A2 宗教是用信仰的观点来看待问题的,哲学不具有此点

 

B1 宗教是需要考虑人性关怀的,或者说世界上所有与人有关的思考,哲学具有此点

B2 科学因为奥卡姆剃刀准则,有些问题是不予考虑的,如上帝是否存在,哲学不需囿于此点

 

所以, 可在上三者图谱中,再画出阴影图,B2是科学的内核阴影,不覆盖住哲学,A1是科学的外延阴影,覆盖住哲学。A2是宗教的内核阴影,不覆盖住哲学,B1是宗教的外延阴影覆盖住哲学。

 

还可以用另外一个图谱来表示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即有点像人体的血液循环体系,哲学是心脏,哲学-宗教循环相当于肺循环,非此不能吸收氧气,哲学-科学循环,相当于体循环,非此,系统不能做功。这种,双循环图式,在处理三元素体系中,往往会见到。

                                  

II. 将哲学继续放入 神话 诗歌 宗教 科学的关系之中,之所以加入神话、诗歌,是因为其产生年代最早,至今生命不衰,现代科技下的神话,不妨可认作那些科幻著作和电影。

 

图谱如下,跟该书有差异

 

现实

诗歌

 

科学

 

 

宗教

 

精神

神话

 

哲学

 

具象(比喻)

 

抽象(逻辑)

 

实际上,这个图谱,正好跟中国五行的产生图谱类似

 

 

 

 

 

 

 

升浮

 

沉降

 

每行每列的元素,正好具有该行该列的性状。如金木显然都是能抓住的实体,而水火则是无法抓住的虚体,金水沉降,而木火是上升的。

 

在感觉上,我们也更多地将逻辑性思维,看作严谨的,因而有沉降之感,而比喻性思维,则似有浮升之感。不过,此图,我们将精神对应为五行图中之实行,而将现实反而对应于五行图中之虚行。除将精神当作真正实在之义,或曰人生基础之义,更重要的是,这样摆放,可以更合理地配置五行生克关系。

 

按五行相生关系,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对应为,

 

神话à诗歌à宗教à哲学à科学

 

正好符合此书所讲的大意,即,在历史发展顺序上,是先有神话,然后逐阶发展到最后的哲学和科学的。

 

如果按五行相克关系,这是此书未考虑的地方。金克木,哲学对神话是有抑制作用的,确实,哲学是神话的杀手;木克土,神话又对宗教有抑制作用,这表面上看起来有点奇怪,但想到宗教,本质上是一神论,与多神论的神话,是有冲突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道教并未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宗教,而仅停留在很初级的混合状态。

 

土克水,即宗教克制科学,水克火,即科学克制诗歌,火克土,即诗歌克制哲学,都也能言之成理。当然克制也有反克之说,这里就不那么细分了。五行之义,往往如此自然而生。

 

根据五行之义,我们也可以理解毛选中经常提到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说法。譬如,我们的目标是发展科学,则主要矛盾的一对,是跟科学有相生关系的两元素,哲学和神话,但是,这二者之间,却是有相克关系的,因而是一对矛盾。而次要矛盾,则是跟科学有相克关系的两元素,宗教和诗歌,因为这时候,发展是主流,所以相克成为次要矛盾,但是克中又有生,诗歌和宗教之间是有相生关系的。所以,在发展科学时,我们多考虑主要矛盾,哲学和神话,而相对地会弱化次要矛盾。但是科学,有时候是需要反省的,此时单纯的发展不再是主流,这时候,诗歌和宗教的思维观,反而成为主要矛盾,哲学和神话,退居次要。

 

吴先亮版

 

第一周第一节 什么是哲学?

 

什么是哲学?

 

历史的看,就是一群人,尽管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却前赴后继地对着同一类问题进行了思索和追问,而这类问题共有的特征是,基本(fundemental)。哲学,是对他们的历史行为的恰当的概括--爱智慧。在历史上被思索的问题中,有四个特别重要,对它们的思考导致了四个哲学分支的出现,同时对应着我们这个时代的人研习哲学的四个目标:

 

1、什么是最终实在?----形而上学----认识无知

2、如何理解语言的意义?----逻辑学----理解语言

3、知识的界限在哪里?----科学(哲学)----爱智慧

4、生存意味着什么?----存在主义----静默的惊奇

 

就像没有人能自己发现所有的数学定理,也没有人能直接思索这些哲学问题而得到哲学,如维特根斯坦所说哲学问题具有这样的形式---我找不着北。特别是这四个。那如何才能找到北呢?阅读本书后面的内容。

 

第一周第三节 作为神话的哲学。

 

“从前有一棵树,它的名字叫哲学......”我们把这个小故事,当作我们理解哲学的关键所在。说哲学像一棵树,我们假设了一个当然的事实(一起探寻的不可置疑的起点):树的本质与组成部分,为我们理解哲学的本质与组成部分提供了线索。像任何一个真正的预设一样,这个起点是无法用不可辩驳的证据来证明的;我们所能做得最好的事情是相信他的真实与价值,然后探究它的各种含义。如果最终得到的结果不能令人满意,那么就放弃这个预设并以新的预设重新开始。这意味着,哲学像一棵树,这个假设将充当一个神话,引导我们将要讨论的各种问题,并把他们聚集在一起。神话指未经怀疑但富有意义的故事和信念。哲学自身的起源在很大程度上扎根于这种神话式的思考。例如,古希腊时期,按时间顺序出现,特罗伊战争(神话)、荷马史诗(诗歌)、哲学、科学。

 

神话--诗歌--哲学--科学,这四种理念的关系不是历史的偶然。生活在神话里的人,就像生活在一个圆圈里,对圆圈本身的存在一无所知。这是因为神话思维对所有的界线都一无所知。诗人将自己从圆圈里拉出来,来到刚好能够认识到界限之存在的地方。诗歌力图用某种方式表达神话,使它们的意义可以被完全生活在界限以外的人理解。而哲学家则不然,他们完全走出了界限,但仍然待在于神话圆圈足够近的地方,使它们能在神话的诗歌表达中辨认出隐含意义所蕴含的真实与深意。哲学家力图更平实或客观地解释这些意义:诗人们可以写下诗歌而不必如比明确的质疑神话,而哲学家却必须质疑神话。其实这正是哲学家的主要任务之一。科学家与哲学家不同,他们把自己远远的带离王国,以至于再也看不到任何隐含意义在场。分析逻辑就是科学家的不加质疑的神话。

 

第二周第一节 作为形而上学式的祛神话的哲学

 

本节未经详谈,略讲体会一二。神话、诗歌、哲学、科学,可看作是我们做数学的一个轮回,即提出一个新想法,充满激情地表述它,潜心理解它,判断它的真伪及价值,在此基础上再提出新的想法,开始新的轮回。科学即在这样的轮回中不断发展。所谓民科,就是空有想法与激情,却无力理解和判断自己的想法的人。这些人会因为无法完成轮回而在科学的门外徘徊不前。对于年轻的学者,不同的起点,也会影响自己的发展。历史的看,那些充分继承前人的结果且从大科学家处获得经过判断的“神话”的年轻人,往往能顺利地开展自己的工作,因为其中不仅富有意义而且真实多于谎言,例如,Donalson,Grothendieck。而把自己未经判断的想法当作“神话”开始工作则是有相当风险的。而且“神话”越大,风险就越大。毕竟,没有绝对的原创,只有永恒的轮回。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143-275360.html

上一篇:如何在等级社会中,保持“逻辑正确”和“诚实守信”之风
下一篇:师范院校的教学定位
收藏 IP: .*| 热度|

2 武夷山 刘畅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4: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