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晖: 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系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rithwsun

博文

大学精英教育:建重点班不如开荣誉课程

已有 5671 次阅读 2009-4-23 10:26 |个人分类:大学建设|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Google Doc保持最新文字修改

大学精英教育:建重点班不如开荣誉课程


最近又有新闻『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中了解到,上海交大将从今年九月新入学的学生中,严格挑选25人至30人组成“交大理科班”,这是该校全新设立的特殊班级,以培养起点高、基础厚的拔尖创新人才。』

清华、北大,以及好些重点学校都有类似的班级,称呼可能不一,元培班,基地班,理科班。我在首师大数学系教学这十年,系里领导也经常产生这种想法,希望通过班级组织的形式,把好学生聚在一起,好好学一下,往数学家方面培养。

不 过,我感觉效果并不是那么理想。原因先说最浅的,就是准入机制,往往是按照高考分数排名,分高的就进重点班。跟重点中学的重点班的筛选差不太多,貌似既公 平又有理,但是大学跟高中有个很大不同,就是外在压力小了,所以对学生的内在动力的要求就突然要大上很多。可惜的是,高考分高的同学,跟内在动力强大的同 学,这两个集合往往重合度并不大,所以,这样的学生,把他当重点培养,人家既不领情,但碍于面子死撑着,老师也累。

而按志愿、志向来选择重点班的成员,又会面临各种操作上的困难。所以,还不如干脆不建重点班,而将重点班后面那些实质性的课程,设置为荣誉性课程,供全校学生选修,你有这个志愿,有这个能力,读下来了,不就把需要的人才培养出来了吗。

这种思维,就是把以前重点班准入的相马机制改成荣誉课程的赛马机制。好处还可以有很多,我举几个。

一 是,重点班当然是好老师来上,对学生的学业要求要很高才行,可是在实际情况下,即使在重点班,考试仍然有可能存在放水机制。老师把不该考过的学生,给点平 时成绩,放过去。为什么?考不过的学生比率太高,岂不是说明这个老师没有面子吗。所以重点班的重点也只能是相对的,其水平往往不能达到理想的程度。

荣誉课程,则相对可以弱化老师这种放水机制,一者,荣誉课程,往往有相对应的普通课程考试来垫底,可以先要求所有同学必须参加对应普通课程的考试,通过后方可参加荣誉课程的考试,这样荣誉课程的考试,就真正可以采取足够的难度,而不用害怕伤了学生,拿不到学分。

二 者,上述主要是指低年级基础课程,荣誉课程都会有一个对应的基础课程。到了高年级,有些荣誉课程可能没有对应的基础课程,如专业研讨班,但是这些课程本来 就很难,只要愿意全程参加,就足以说明这些学生的心志,有此心志,方有真正的学习。这是重点班做不到的事情,很难保证大三学生仍能保持大一时侯的心志,这 一点,我听其他名校的同学讲过,某名校数学系名班,30个人中大四最后愿学数学的,没有1、2个,这又是何苦来着,当初一朝定终身的相马,真不如大学四年 全过程的赛马。

现在大学教育的问题是,考试难度不够,学生研讲不够。这两个问题要得到解决,靠重点班建设,一是面向人数固定,准入机制死板。而是本身机制上,也无法真正克服上面两个问题,学生真不愿往深里学了,再好的老师也只能防水,只能得过且过,由着他们。

荣誉课程,是否能真正解决这个问题,我想应该是的,关键就是中国的人口基数大,你只要设定一些目标,即使再难,总会有人脱颖而出。而现在的做法,建重点班,则不是目标先行,大学自己把自己的动态奖励机制给废了,徒唤奈何。

那 么为什么现在这些领导,这么热衷于重点班呢,可能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可以用重点班来要钱,但是我相信,荣誉课程做出成效了,其实也是有生财之道的,好东西 怎么会不值钱,只不过可能没那么容易、那么快,需要扎扎实实的建设。所以关键还在后一个原因,受到了中学习惯的传统思维影响,重点学校里面还有重点班建 设,这个在中学机制下,确实起效果。

但是,在前面的分析中,解释了实际中,重点班在当前大学机制下效果不够理想的原因。其实,即使是重点 中学,也可以采取不建重点班,而设荣誉课程的做法。这在国外,好像已经很普遍。有些学生参加数学荣誉课程,但不一定参加历史荣誉课程,诸如此类。参加荣誉 课程的情况,也是国外高中生上大学的一个重要数据。这种数据当然比重点班的单调信息强很多,而且对课程建设,也有极大的推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143-227691.html

上一篇:给青年教师的一点教学建议
下一篇:西部师范生政策的别议汇贴
收藏 IP: .*| 热度|

1 pkuzeal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22: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