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了10几年硕士研究生,总体上从开始的偏严,到现在的松紧有度,不过我感觉总体上还是属于偏严一些的。感觉还是有不少的心得,写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学生的目标与导师目标是不一样的,要充分认识到这种差距。学生的来源也有多种,既有学术硕士,也有专业硕士,专业硕士中既有在职的,也有的全职的。学生读研的目的,无非是提高学历,便于找个好工作,至于这个工作是否与科研能力相关,或者学生自己认为的是否与科研相关,那就大相径庭了。这是学生做科研动力的根源,如果这里存在较大反差,会严重影响学生做学问的积极性。
对学生的读研动机大致要了解,有时由于信息不对称,这种了解其实是需要时间的,导师一定要跟学生多沟通,大致了解他们的想法。
对于做学问感兴趣的,一定要进行很好的引导,同时加大科研要求。我提出的口号是,硕士不是大五、大六,硕士应该是博一、博二,对于好苗子,或者潜在的好苗子,尽快明确未来战略非常重要。
对于做学问不感兴趣,读研主要是想取得更高学历方便找工作的。也要很好地进行沟通,可结合他们的未来就业兴趣选题,另外一定要讲清楚,必须达到研究生的基本要求,否则是不能毕业的。同时还要说清楚这么一个道理,规范的研究训练和论文写作对工作大有裨益,很多同学发展得很好的原因除了工作能力外,笔杆子也很好。我的许多学生因为这方面训练严格,因此在用人单位很受欢迎。
还有一些学生根本不适合读研,仅仅会考试,当然也谈不上后续深造了。我们现在的考试模式,似乎难以筛选出适合科研的学生,或者说,有些学生适合科研,但分布不一定够。对这样的学生也应该有足够的耐心,适当放低要求,当然必须达到毕业的水平。另外从学科角度,建议主管部门适当考虑放开研究生转专业的一些限制,比如学生不适合读情报学可以改为公共管理之类,适当兼顾学生兴趣,这恐怕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从读研的角度,学生其实是没有缺点只有特点的,比如对于以上三类学生,从做老师的角度肯定喜欢第一类,但第二类、第三类的学生也挺好,因材施教就可以了。至于如何提高第一类学生的比例,通过什么样的政策,那是另外一个问题了,可能更复杂。
2021.3.1 俞立平 于杭州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4: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