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hywx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athywxy

博文

“这里是我的家吗?" ——感受“养老”

已有 4007 次阅读 2012-2-1 20:18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养老, 养老院, 居家养老

去年我家的病号又多了一位,于是老公通情达理地建议“我们今年回大连过年吧!”也正是在家里过得这个年,我才真正体会到“养老”的深刻含义。

当来到姥姥家,迎接我的不再是那个神采飞扬、专横跋扈的老太太。姥姥躺在病号床上,右半边身体动不了,随着身体的虚弱,性格也不再强势,经常像小孩子一样跟儿女撒娇,所以现在儿女们也更愿意亲近她,把她当小宝宝一样哄着。给姥姥换尿垫的时候,才真正感受到衰老的可怕——完全没有脂肪,只有皮包着骨头,皮肤也很脆弱地容易被擦破。而妈妈则每周奔波于奶奶、姥姥两位需要照顾的老人之间,每日不辞辛苦的做饭、喂饭、清洁、盥洗,同龄的婶婶也是如此。呱呱坠地的婴儿和风烛残年的老人,生命轴的两端同样脆弱,都需要中间强者的照顾与关怀,对于前者,关爱常常是发自天性,而对于后者,更多的是来自情感与道德的约束。

前几天大连电视台放的一个纪录片,名字就叫“这里是我的家吗?”,来自于一位住在私人养老院的90岁的老奶奶,每天都盼着儿孙来,儿孙走的时候说会再来看她。她很迷惑地问旁边在同在养老院的另一位老奶奶:“掌柜的,这里是我的家吗?这里真的是我的家吗?”住在这个养老院的老人大多数都有后代,而且儿女不止一个。能看出来,若不是儿女强烈要求,自己又无反抗能力,她们是不会住在这里的。不是因为养老院的照顾不周到,相反,那边的生活很规律,而且生活十分丰富和热闹,只是因为不能住在自己住了多年的老房子,不能每日见到自己熟悉的儿孙的脸庞,她们感到被儿女“遗弃”了。从这个角度看,中国传统的“养儿防老”的观点,不仅是指物质给养,更因为老人需要子女精神上的关照。也许像我的奶奶和姥姥这样“居家养老”才符合中国人的情感诉求。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人的寿命越来越长,在这个日趋老龄化的社会中,大部分人都不得不面对给父母养老以及自己的养老问题。当我们老到不能照顾自己了,究竟哪里才是最后的归宿,自己的房子?儿孙的家?抑或,养老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48823-533421.html

上一篇:我的姥姥 (写于2011-11-2 21:30)
下一篇:一个人的装修
收藏 IP: 113.234.178.*| 热度|

3 苏红 罗帆 丁仁博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9: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