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土成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ing198729 植物入侵生态学博士在读

博文

我突然想到(之一)

已有 2659 次阅读 2013-11-25 21:20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个人所想

难得今日见到久违的阳光,写点东西纪念一下吧,怪不得西方抑郁,忧郁症的发病率这么高,看来有一个原因是气候问题导致,这个人果然是自然中的人,自然是人为影响下的自然,看来影响人的因素真的是多种多样,比如:家庭出身,成长环境,教育程度,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偶然因素等,现在还要加上自然因素,生态学的研究从此得以扩展了。。

今天主要谈两个工作:一个是翻译,一个是会计,我先声明这两个工作绝不是常人能做,理由如下:

   话说这个翻译,长期以来我一直以为翻译这项工作很是奇妙,想做到”文 雅 达“绝非易事,曾经有老师跟我说过:翻译就是带着镣铐跳舞,我觉得挺有道理的,这当然是站在翻译者的角度上。然而倘若站在忠于原文的角度上,翻译真是一项既奇妙又凶险的工作,说她其妙,在于能在原文的基础上,准确表达意思和意境,意思好表达,意境难做到,季羡林老先生曾经说过:语言甚为奇妙,倘若研究起来,一辈子都不嫌多,看看田德旺老先生翻译的《神曲》就晓得了,但如果只是想表达基本意思,很短时间搞定(原文见 季羡林《留德十年》)。说她凶险,就在于对翻译者要求极高,翻译者不仅要彻底通晓2国语言,而且对文化,风俗和历史时代背景,也要有深刻的洞察,而且善于修辞,又不可以玩弄辞藻,以一种自然流畅的风格忠实的展现原文的风采,这何等之难也。。。。

有几个翻译甚好的例子:

1 德国著名汽车厂商“宝马”“奔驰”的翻译就是一绝:宝马简称“BMW”(男人3宝:事业,钱,女人O.O)原文是Bayerische Motor en WerheAG 即巴伐利亚发动机制造厂,多么大众化的一个名字,但到了中国,一下这个名字便闪耀着光辉。奔驰也是一样

2 “香波”的翻译,也是一绝。原意shampoo,即洗发剂,而到了中国,成了“香饽饽”,这翻译,这“波”用的。。。。

与此类似的还有“香槟”“沙发”“坦克”“巧克力”等的外来词

我曾经和我的德语老师争论关于翻译能否真正体现原文意境进行过讨论,我坚持认为,翻译,尤其是对外翻译汉语,很多情况下是不能体现出意境的。举个例子,如何区别以下几个词的差别:“像”译为like,“好似”as.. as..  ,“犹如”as if,“宛如”like “神似”just like,恍如。。。就以“宛如”怎么能把这种“宛如”的感觉表达出来,甚至是说“宛如“这个音时的那种”快感“表现出来,让读者和译者脑中发生同样的化学反应,实在是一个头疼的问题。。。。

更复杂的,比如如何翻译“人生难得再次寻觅相知的伴侣,生命中就难舍蓝蓝的白云天”。。。。。没有人生的经历,无论如何也翻译不好的。。。。。。


接下来说“会计”

会计是一个超级严谨的职业,里面好像有一句行话“账目的平衡”,即在核算的时候,一分钱也不能多或者是少,否则就是不平衡。这简直是一种“精确主义”。

如果我是一个会计,可想而知会发生以下情况:我辛辛苦苦忙碌了一天,结果合算了一遍,发现少了几角钱,我又算了一遍,还是这样,我就会马上从自己的钱包里的掏出来补上,因为在我看来,赶上公交车早点回家,早日见到媳妇和孩子比少那几角钱来的更重要,但这绝对是会计行业的大忌,差一分钱就意味着“账目的不平衡”,以后可能就会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经济风险,所以像我等“凡人”,还是不要涉及这一行业,让那些特别“认真的人”去从事吧。

较旧一篇:我的德语作业(留个备份)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43718-744638.html

上一篇:科研工作者心中的红色精神
下一篇:论电脑游戏的进化
收藏 IP: 78.42.12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21: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