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to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htong

博文

日记一则(2010年6月23日)

已有 3297 次阅读 2010-6-25 21:55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下午李涛请了文小刚来做报告。和通常一样,文小刚的报告吸引了很多人。报告题目是:A Unified Theory of Light and Electrons——Are We Living in a Noodel Soup? 主要还是讲string-net 理论。他的报告真的做得非常好,深入浅出,概念清晰,一般的研究生基本上能够听懂。我也是受益非浅。感觉这是一个很漂亮的理论框架,基于超出对称性破缺原理的拓扑序理论,其上的激发能够给出一个光和电子的统一理论。同时,也还是有一些疑惑:如果电子真的有内部结构,就像原子一样。那么从他这个角度出发去理解,反而会非常复杂。

 晚上一帮同事陪同文小刚吃饭,谈了很多关于教育的话题。从他那里了解到了许多MIT教育的特点。我总结了一下,MIT的教学制度、教育理念,可以归结为这么几条:

1.     上不封顶。也就是学校对学生提供的课程种类,以及水平程度可以覆盖很宽的频谱,保证有特殊能力的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从而很快达到极其高的水平。文小刚举了一个例子,说他有一个非常出色的学生,大四的时候就已经学完了研究生的所有课程。这样的制度,可以保证精英学生的发展能够不被人为地限制住,从而鼓励学生冒尖。

2.     放松要求。也就是对学生的一般要求,比较灵活。这样能够保证学生不会被过重的学业压得喘不过气来,从而有余力去发展自己感兴趣的方向。

3.     提供多样性的选择空间。学生在学校的可以选择各种课程,而无须隶属于某一个系或者学院。直到学生毕业之前,再根据所学的课程和所取得的学分,决定取得那种专业的学位。这样,一方面把选择的自主权放在学生手里,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另一方面,能够保证学生在其兴趣变化之后,仍然能够拥有一个适合发展的条件。

4.     鼓励自主性。这与23是一致的,也就是鼓励学生自己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找到答案。学生在建立了自主发展的动力之后,其前进的效率是非常高的。

从我在十几年前大学里的学习经历,到现在在学校任教的体会,感觉到我们的教育体制,处处都与之相反。用育苗的苗圃做比喻。MIT的机制,就像是给种子提供了丰富的肥料和阳光(第1条),然后让小苗自由生长(第24条)。长得快的苗,不会有肥料提供不足的问题,也没有天花板压着不让它生长(第1条),允许它充分发挥自身的基因优势,可以长得很高;对长得慢的苗,也没有人去拔苗助长(第2条),或者因为不符合要求而干脆铲掉(第3条),允许它按照自身的条件去生长,长多高算多高。而我们的教育体制,基本上是:在苗圃中的肥料不是很足够的情况下,人为建立一个天花板,对长得快的苗,不但没有提供足够的肥料供给,而且用天花板压着,让它无法尽情生长;对于长的慢的苗,又怕它不长,去人为地拔着它长,甚至以各种压力逼着它长;对很多不符合我们制定的所谓标准的小苗,还不给它以自由生长的机会,干脆铲掉。

感觉我们的教育制度,的确是效率底下,毁人无数,很多小苗子的经历和结果让人觉得非常可惜(还记得在大学里面,一些对本专业不感兴趣的同学,承担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毕业后又面临着艰难的转型过程:我们没有对这些学生提供任何其他的发展机会和帮助。)。

反思一下,我在培养研究生、带本科生的时候,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够最充分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应该好好想一想。对我所教的《计算物理》,感觉也许应该做如下一些调整:

1.          在教课的过程中,现在我已经发现,对一些优秀的学生,所教内容和所提供的信息,已经不能满足其需要,对其没有挑战性了。所以,这门课的内容必须扩展,增加高级内容,为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应当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让这些优秀学生自己去走得更远。

2.          另一方面,也需要在课程中提供一些更为开放性的课题,包括没有答案的课题,用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从而使他们能够更主动地学习,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习的实用型和效率。

3.          对课程要求的标准,可以把下限设置得更低一些。这是为了保证对本课程已经失去兴趣的学生,对这门课有较小的压力,从而能够去比较轻松低地去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系里面应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课程的评分标准,适当宽松,尽量不用成绩的压力作为促进学生学习的手段。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4123-338813.html

上一篇:Google撤出:中国的悲哀
下一篇:Ted: Ideas Worth Spreading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21: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