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畔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unshine 无奈的生活,有趣的人生

博文

关于如何擤鼻涕的思考

已有 4817 次阅读 2009-10-15 14:53 |个人分类:科研随想|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鼻炎(Rhinitis)指的是鼻腔粘膜和粘膜下组织的炎症。表现为充血或者水肿,患者经常会出现鼻塞,流清水涕,鼻痒,喉部不适,咳嗽等症状。

  鼻腔分泌的稀薄液体样物质称为鼻涕或者鼻腔分泌物,其作用是帮助清除灰尘,细菌以保持肺部的健康。通常情况下,混合细菌和灰尘的鼻涕后吸至咽喉并最终进入胃内,因其分泌量很少,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

当鼻内出现炎症时,鼻腔内可以分泌大量的鼻涕,并可以因感染而变成黄色,流经咽喉时可以引起咳嗽,鼻涕量十分多时还可以经前鼻孔流出(http://baike.baidu.com/view/6298.htm)。危害还不小,而且,鼻炎患者的数量也很多。因此,就有思考的必要了。

妻子有季节性过敏性鼻炎,而且中西医都没有很好地解决问题,那就只好自己解决了,怎么办?最传统的方式:擤呗!但是,现在这个时代的人都不太不习惯用手帕了,尤其是年轻人。所以,为了解决鼻子的问题,家里的抽纸就用的特别快(方便呀)。这样的话,问题就来了:用纸的话,需要浪费很多木材,而木材的成长需要消耗很长时间,至少10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嘛。另外,造纸会造成非常严重的环境污染(比如水体和土壤污染),图片详见: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fm=ps&word=%D4%EC%D6%BD%CE%DB%C8%BE)。而用手帕的话,就要经常水洗手帕,否则的话会非常不卫生的。如果手洗,可能会节约不少水的,因为我们可利用的水资源已经越来越少,节约水资源是全人类的共同行动(http://news.sina.com.cn/c/2005-09-14/08006939425s.shtml)。再加上手绢都是布料,扔掉的手绢被微生物降解起来更麻烦也容易形成垃圾。因此,矛盾就产生了:我们到底是选择浪费木材、污染环境的纸呢,还是选择浪费水资源、又形成垃圾的手绢呢?难道除此之外就没有更好地解决鼻涕的办法了吗?

关于这个问题,我考虑了好长时间了,但一直没有好的答案。特将我的想法公布一下,以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

而且,本文仅仅说是鼻炎患者要擤鼻涕,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存在擤鼻涕的可能。比如吃辣椒时,吃火锅时等等,都会面临这个问题,因此,这不是一个小问题,如果把这个问题解决的科学了,还是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的,不过是“另类诺贝尔奖”。

附件:现代造纸方法(http://baike.baidu.com/view/118883.htm#7

  现代的造纸程序可分为制浆、调制、抄造、加工等主要步骤:

  1.制浆的过程 制浆为造纸的第一步,一般将木材转变成纸浆的方法有机械制浆法、化学制浆法和半化学制浆法等三种。

  2.调制过程 纸料的调制为造纸的另一重点,纸张完成后的强度、色调、印刷性的优劣、纸张保存期限的长短直接与它有关。

  一般常见的调制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步骤: a. 散浆 b.打浆 c.加胶与充填。

  3.抄造过程 抄纸部门的主要工作为将稀的纸料,使其均匀的交织和脱水,再经干燥、压光、卷纸、裁切、选别、包装,故一般常见之流程如下:

  a.纸料的筛选 将调制过的纸料再稀释成较低的浓度,并借着筛选设备,再次的筛除杂物及未解离纤维束,以保持品质及保护设备。

  b. 使纸料从头箱流出在循环的铜丝网或塑料网上并均匀的分布和交织。

  c.压榨部 将网面移开的湿纸引到一附有毛布的二个滚辘间,藉滚辘的压挤和毛布的吸水作用,将湿纸作进一步的脱水,并使纸质较紧密,以改善纸面,增加强度。

  d. 由于经过压榨后的湿纸,其含水量仍高达52 70%,此时已无法再利用机械力来压除水分,故改让湿纸经过许多个内通热蒸气的圆筒表面使纸干燥。

  e.卷 由于经过压榨后的湿纸,其含水量仍高达52 70%,此时已无法再利用机械力来压除水分,故改让湿纸经过许多个内通热蒸气的圆筒表面使纸干燥。

f.裁切、选别 包装:取前面已卷成筒状的纸卷多支,用裁纸机裁成一张张的纸,再经人工或机械的选别,剔除有破损或污点的纸张,最后将每五百张包成一包(通常叫做一令)。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4040-262548.html

上一篇:俺给政府提个建议
下一篇:招聘
收藏 IP: .*| 热度|

1 刘全生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7 02: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