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原光冷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bohang

博文

原子的Hong-Ou-Mandel实验

已有 8494 次阅读 2014-7-19 07:26 |个人分类:文献|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Hong-Ou-Mandel, 原子干涉

原子的Hong-Ou-Mandel实验

在物理研究中,常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向下看,一种是向上看。统计物理中对很多粒子进行统计规律的研究,可以说是一种“向下看”方法。而从一个原子开始,然后研究两个,多个则是一种向上看的方法。最近一期Science上,CindyRegal小组发布的两个原子干涉实验(Science345 306 2014))应该算是“向上看的一种方法。

实验中,利用聚焦极小的光势阱,从MOT中抓取一个原子。由于光势阱很小,很强。原子之间相互作用阻止了两个原子同处一个势阱的情况。这个方法很早前就被发明了。但是Regal小组利用Raman边带冷却,将原子冷却的基态。为了研究两个原子情况,他们用AOM产生了两个势阱。实验示意图如下。由于原子是Bose子,且处于两个相同的量子态,因此他们是不可区分的,他们之间的规律满足量子力学原理。


1:实验示意图。利用一个高分辨成像系统,可以将光束聚焦到非常小的光斑(710nm)。为了产生双势阱,跳转AOM的频率,这样聚焦就在不同位置。还可以通过调整AOM频率来调节两个势阱的相对距离。

实验结果如下,在双势阱中,当只有一个原子时,改变两个势阱的距离,两个原来分立的势阱开始合并,他们之间就有一个隧穿速率。如图A所示。这时候去测量原子在某个势阱位置的几率,就会是一个Rabi震荡过程,如图B所示。震荡频率由隧穿速率决定。但是如果两个势阱中分别有一个原子,同样改变势阱让他们隧穿,每个原子将有上面所说单原子过程,但是由于这个过程是相干过程,他们之间会发生干涉。在1/4个周期时间点,原子或者两个都在左边,或者两个都在右边。图D上显示了这样的理论计算(黑线)。图E是实验测量结果。紫色线是可区分原子时的情况。可以看到,虽然实验由于不完美,实验结果没有达到100%的相消干涉,但是比可区分原子情况要小很多。


2:单原子隧穿实验和双原子干涉实验。


3:双原子干涉示意图。初态原子处于两个势阱中。经过1/4周期,原子处于两个势阱中的几率幅刚好相消。

 

一个、两个原子的实验,非常干净,可以用理论很好的描述。未来他们将会增加更多的原子,比如四个。当然,这对技术的要求就更高了。当原子数多起立,另一个竞争就出现了。人们已经可以很好的将原子装载到光晶格中,然后做到单晶格分辨成像。技术的发展,让单晶格分辨也更容易了,比如Raman边带冷却成像的出现。在很多原子情况下,光晶格是一个非常好的研究系统。这种“向上看的方法,如何跟光晶格系统竞争呢?期待更多新的结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40329-812905.html

上一篇:原子干涉仪测量大G
下一篇:SU(N)对称性费米子的自旋交换
收藏 IP: 128.138.140.*| 热度|

3 王涛 刘全慧 Vetaren1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22: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