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cecream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icecream

博文

中国植物学史上几个先锋人物轶事

已有 7720 次阅读 2018-6-19 22:02 |个人分类:胡秀英|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胡秀英(摄于1993年哈佛大学阿诺德树木园)


本文属于Dr. Hu的故事系列。Dr. Hu,胡秀英(Shiu-Ying Hu),历史上第二位在美国取得博士学位的中国女性(因为第一位的资料稀少,人们一度以为她是第一位)。在哈佛大学甚至美国植物学界,上了些年纪的人都知道Dr. Hu,甚至不需说她的全名。这位传奇的女士生于1908年,是一位从晚清一步步走出国门的农家子弟,在哈佛大学学习、工作了二十余年,荣退后继续工作,同时受聘于香港中文大学,从事植物学教学和研究,兢兢业业一生,于2012年在香港病逝,享年104岁。她的故事很长,既因她高寿,也因她终其一生都奉献给了植物学。从哈佛大学收集的Dr. Hu的无数信件、资料中,只能一窥她人生长河中的某些零落片段,却也足够精彩,因为,她见证过历史,也创造过历史。




中国植物学史上几个先锋人物轶事

Anecdotes of Some Pioneers in Chinese Botanical History


胡秀英 Shiu-Ying Hu

美国哈佛大学安诺树木园 Arnold Arboretum, Harvard Universiy


二十世纪前三十年,是中华青年觉醒,要自己的国家在科技上建设;同时也是国际间主持公理的人士,采取义勇行动,远亲离境,跋涉重洋,在风俗言语完全不同的地方,希望在人道上有所建树。在植物学方面,这两种人包括初期在美东留学的青年,同他们合作的美国植物学家,和由美来华,在教会设立的高等院校教授植物学的前辈。谨就个人经验作点滴的拾轶。


最初采集植物标本的植物学先进者

   

中国由帝王政体改为共和,由农林发展和教学需要,首先要认识当地植物,明了本国的植物资源。最早采集植物标本的是钟观光先生,他把在福建东采的标本,送菲律宾,请E.D. Merrill 鉴定。那时菲律宾政府,刚由西班牙转到美国接管。Merrill以美国政府公务员的身份,驻菲二十五年,最后成为Director of the Bureau of Science。对东亚的标本,极感兴趣。Merrill离菲时,把他收集的中国标本同菲律宾植物每种取一样品,全部带着,作备忘参考。自和钟先生合作之后,他终生成了中国植物学家的朋友。资助采集,鉴定标本,合作著述。



早期美东中国植物学留学生


中国植物界元老辈在美洲受训的有胡先骕钱崇澍陈焕镛三人。胡钱两位分别注册哈佛大学生物系。陈就读于麻省中部山青水秀的安梅学院(Amhurst College)。哈佛大学植物方面,有八个经济独立单元,距校本部远近不同,主持人皆生物系教授,学生在该系注册,论文分别在主任教授所在单位完成。胡的博士论文在安诺树木园(Arnold Arboretum)。钱研究集中于哥瑞植物标本馆(Gray Herbarium),于1916年,发表两新种(Ranunculus arcuans, R. brachyrhynchus S.S.Chien.)。陈焕镛攻读森林学。暑假期间在波士顿郊区Case Estate所设立的农业学校教授树木学,并利用哈佛大学的安诺树木园,作中国经济树木之研究。回国后把资料整理后,出版Chinese Econimic Trees(1922)。

   

胡先骕


钱崇澍


陈焕镛


三位留学生回国后,对于植物学人材培训,教学资料编著,植物研究单位的建设,植物资源考察,以及植物志初期领导,是应受全国人民永远纪念且有清白的历史记录的。胡钱初在当时南京最高学府东南大学执教。高足有方文培,唐进,汪发瓒,耿以礼,杨衔晋,孙雄才等。他们各有所专。在槭树科,兰科,莎草科,百合科,禾本科,樟科,唇形花科,都有永世不朽的巨作。陈在金陵大学执教,高足有蒋瑛,秦仁昌,陈封怀。各在教学研究及植物园管理方面,有突破性的成绩,灿烂的专著。

   

1927之后,中美文化基金委员会成立,资助文化科研建设。胡在北京成立静生生物研究所,专作黄河流域动物植物考查研究。且与Merrill合作,派王启无,蔡希陶等,作云南植物考察。陈在广州设立中山大学华南植物研究所(即华南所的前身)。专研究两广及海南岛植物。他对工作的忠勇有泣可歌的史实。Merrill有一天对我说:“我救了W.Y.Chun一条命,中日战争期间,他为保护华南所,决意和它共存亡。战后他被告为投敌分子,须受刑罚。我急于寄信证明他高尚的人格和赤诚对植物研究的心怀。他没死。”

  

钱崇澍在南京,主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负责长江流域植物考察,训练郑万钧作江浙植物之采集鉴定,且作全国松柏科植物研究。七七事变后,日军大举轰炸南京。钱所长将标本仪器书籍职工以及家属,搬到四川北碚,在枪林警报下,照常工作。物价高涨,生活极其艰苦。研究工作下班后,挑水浇菜帮补生活,中国植物学界的先锋,倍尝了生活的酸甜苦辣。


中美初期植物学界交流琐记

   

1920年代,中国沿海以及长江中下游的教会大学计有燕京,齐鲁,金陵,金陵女院,东吴,沪江,圣约翰,福州,华南女院,岭南,华中(武昌),华西(成都)。南京金陵和广川岭南各设农学院,植物学是基础科目,两校植物学设备甚完善。金大植物分类学家Dr. A.N.Steward,哈佛大学植物学博士,教授金女院二三年级生物系学生植物学,是我的启蒙教师,当时发给我们的植物索引,就是他Flora of Lower Yantze Valley的骨架。他为人和蔼少语,具幽默感。监理会传教士(Methodist Missionary),遇事但求崇高理念的实现。珍珠港事件后,他贤惠能干的夫人,带着孩子回美西,他留在南京成为俘虏。日军投降时,他组织同事,接收金大图书仪器房产。以致西迁成都的学生教职员回校后,立即可以使用整齐的校舍图书仪器。相形之大,中央大学的实验室图书馆,不但内外一空,连门窗电灯完全拆除,亲眼所见,不胜心寒。

   

岭南大学


岭南大学恢弘精神,一家亲气象,充满校园,自幼儿园至研究院,师生一堂,生气勃勃。华侨多,英语通用。农学院由G.W.Groff领导,标本室得刘守仁助理,依中文笔画作广东植物名录。更用粤语拼音,作A-Z植物索引。他本人研究华南果树,龙眼荔枝一书,于1921年出版,计188页插图41个。且创办Lingnaam Agricultural Review,共同事发表研究成果。1980年我回国作学术报告,在华南农业大学,和前岭南同学会面,谈起往事,个个用“Father Groff”名称。他虽无后,其知识子孙遍华南。

   

莫古礼博士(Dr. F. A. McClure)


莫古礼博士(Dr. F. A. McClure),前半生的职业生活在岭南;后半在华府国家植物标本馆。在岭南开始竹类研究,同时致力经济植物如桐油,盆景植物与技术,生草药用植物等研究,脚迹遍两广,海南岛,香港大屿山;在广州康乐建立全球着名的“岭南竹园”。在野外,在学校,喜用粤语交谈。对人极有礼貌,是岭南师生公认的“莫古礼贤人”。回美国后,在华府继续竹类研究。完成Bamboos一书,为后来学者建立了研究竹类的基础文献。两女儿成人后,夫人陪他上下班,替他打字,整理文献。回家太太在厨房,他整理后园,一日太太叫他吃饭,见他倒在竹前,仙逝了。

   

Dr. F. A.Metcalf 负责标本室。这单位于1917年起,由畜牧系教师C. O. Levine采集广州及罗浮山植物,Groff作龙头山植物采集,McClure等六次作海南岛考察,且作香港大屿山之采集。三十年代是国内最大标本室,Metcalf善于企业管理,植物学知识颇浅,兴趣不浓。第二次大战后,回美经营地产。

   

黄河长江流域的青年,初到岭南,言语不通,草木皆异,甚为迷茫。幸有E. H. Walker的Fifty-one Common Ornamental Trees of the Lingnan University Campus。借以渐渐消灭陌生感。Walker一生是个和不幸奋斗而能胜过诸难的人。小儿麻痹后遗症使他行走不便,一手失灵。他每逢认定一件事就把那事作得完善,抓住一个人,就全力依靠以达到他期望的目的,其他事物人情,全不放眼里,别人也从不谈他。好比在岭南时,正值美国农部考查引种驯化科主任A. S. Hitchcock研究广州禾木科植物,Walker为他预备中文名称;因此得以到华府工作,然后认识Merrill,因而专心致志于东亚植物文献索引工作,Merrill去世后,他单独完成续编,单手写出原稿,实在是一个伟大的成就。因他为人孤僻,甚至不尽情理。岭南美东植物界人等,未听有人谈及Walker。


结语

  

植物学是一个有兴趣,魔力的冷门科学,从事植物学研究的人,第一要有使命感,其次要健康的身体,坚强的意志,卓绝的人格,中国植物学史上的先锋人物,大部都是这样的人。


本文原稿(哈佛大学阿诺德树木园收藏)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40248-1119801.html

上一篇:艺术与教育点缀生命 ——访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植物园
下一篇:当兵的植物学家
收藏 IP: 128.103.154.*| 热度|

1 张晓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4 00: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