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怀着急切的心情,终于等来了华联印刷厂送来的《大师小文——李小文院士博文精选》的两本样书,心中的又一块石头落了地。赶忙给这本书的编者陈安老师打了电话,原本想他要在所里,我就骑车给他送去,让他过一下“先睹为快”的瘾,不想他在河南,暂时作罢。很希望能有更多人迅速分享我的收获,想来想去,只有科学网网友,故速放下手头的事情,撰写此文。
尽管这还不算我编辑生涯中的“收官之作”,但正在努力做减法。努力收获着编辑工作生涯中经手的最后一些图书的我,一只脚已经踏上了“新生活的土地”,累并快乐着。
小文老师离开我们有半年时间了。从1月10日李小文老师去世那天开始,作为编辑一方的主角,参与为纪念李小文院士、我们尊敬的博友而策划的《大家博友》和《大师小文》两本社重点书,到今天,我终于完成了我的“历史使命”。第一本书《大家博友》用了40天时间出版,《大师小文》从接到陈安老师的稿子到今天拿到样书,用了4个月时间。工作的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初的策划者和促进者苏青老师已于5月初调离出版社。没有苏的力主,这两本书不可能在我们出版社出版,当然,没有我的接手,这件事也很难办成。毕竟,李小文是一个“符号”,尤其对于科学网而言,他的“创新思想,科学精神、理性思维和宽容意识”,我们深有体会,而在出版社,我和苏青都是科学网博友,都与李小文老师有过网上网下的“交集”,所以,我们愿意不计任何报酬做好此事。可惜,苏青老师没有看到这本书出版就调离了。我们出版社在经济遭遇困难的当下,能够不计回报,投入财力出这两本纪念李小文院士的书,也算是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可惜,后续的相关出版能否延续,我不得而知了。
没有陈安老师,也许不会有这本书,陈老师是李小文精神的热心推崇者和研究者,这从他为这本书写的“李小文先生碎片化思考的荟萃”的洋洋5000多字代前言中可以清晰看出,从李小文老师1800多篇博文中反复挑选,分类整理,确定一二级标题,并一一加按语和必要的注释,这对于一个不了解李小文老师科学网“网事”和思想精髓的人是不可想象的,当然,陈老师的学生们也付出了很多,应该特别感谢他们,他们很多与李小文老师“素不相识”。
《大师小文》一书出版过程中,得到了李小文老师爱人吴老师和其他家属的大力支持。吴老师远在美国,每次接到我发过去的PDF校对文件,都以最快的时间回复,提出详细的修改意见。这令我很感动,她知道我即将退休,想早点给我减负。吴老师是个非常好的人。
当然,没有科学网这个平台,也没有李小文老师这些不同寻常的博文,科学网的编辑和网管也为这本书付出了很多,能将1800多篇博文从后台完整导出,也是不小的工作量。
书的出版背景大家都知道了,感谢的话也不多说了。还是想引用陈老师代前言中的一些精彩片断(全文太长,不全贴了,请陈老师见谅,他也会发相关博文的),让大家“抢鲜”了解一下书有内容。封面和目录图片也一并发于此文。
给本书取“大师小文”这个名字有双关意。当然,主要双关在后面的“小文”二字上,一指李先生本人的名字,二指本书选自李先生的博客文章。与科技论文相比,博文自然算是科学家的小文章。只是,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在“大师”二字上我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抵制,包括来自李小文夫人吴老师的反对。
很多人反对的原因是“大师”这个词当前在我国被用滥了,太多与大师不搭界的各色人等纷纷顶着大师的帽子四处坑蒙拐骗,甚至有自封的所谓“大师”,想以既成之事实将其固化在人们的脑子里。久而久之,这类人越来越多,以至于损坏了“大师”一词的本意,以及其所代指的人本应天然具备的地位和影响。
同时,李小文自己也写过文章反对“大师”,当时反对的是毫不犹豫接过“大师”帽子的那位著名的某先生。尽管某些名词会在某种语境里、一定时期内被污名化,然而在去沙存金、泡沫散尽之后,那些人类历史中最为珍贵、有价值的东西还是会不断凸显,如同毛遂比喻里的那柄锥子,衣服口袋挡不住它的锐利。也就会在喧嚣之后恢复其原有的含义,恢复名字本身的应有之义,或者更换一个新的说法。总之,可以赢得“照汗青”地位的内容一定是经得起质疑和推敲的。
李小文先生的学问在世俗的浪潮内经受了考验,他得到过各种各样的荣誉,包括院士、冠名学者、国内外奖励获得者、973 等大项目主持人等。难能可贵的是,他生命后期时而漫游于科学网这样一个科学家聚集的网站,与遍布于世界各地、不同领域的华人学者们或谈笑自若、或针锋相对,就诸多的问题进行了不间断的讨论,持续近八年之久。李小文以其广博和深入的科学思维、平等和宽容的论辩作风赢得了几乎所有人的尊重。
实际上,在一个以质疑、批判为特色的科学家活跃的网站上,能够赢得尊重是十分难得之事。根据我们的观察,科学网上的注册院士就有几十名,其中也不乏比较活跃的;除了院士之外也有不少的科学界的在任的领导,不时来驻足观望的学术官员就更多了。能够在这样“苛刻”的环境里,历经质疑和批判,仍能纵横捭阖,那才是中国科学界的真豪杰。
在李小文及其他人士撰写的怀念博文中,我们可以看得到被称为“美国地理遥感之父”的David Simonett 教授对李小文的赏识与影响。在李小文的求学之路上,GlenWade 教授曾因为李小文在课堂上敢于提出对自己的质疑,并帮助弱者的行为,例外地跨系给予了李小文研究助理的职位。Alan Strahler 教授与李小文共同创立了遥感学界广为使用的“李-Strahler”模型,听到李小文去世的消息后,Alan Strahler 教授更是亲自发表了悼念邮件,用“ 吾生亦吾师”这样的语句来评价自己的弟子李小文。上述几位教授均为美国地理遥感学界、电子与计算机学界的杰出人士,李小文很好地继承了他们的学问,并在中国地理遥感学界进行了大力的拓展和发挥。追随李小文老师学习过的学生达160 多人,而直接或间接受他的学术思想影响的后辈学者更是不胜枚举。
如此,李小文在世界地理遥感学界的成果和在国内开创性的工作完全可以为他赢来“大师”的称号,即便这个称号是他本人和家属要固辞的,是很多人要联想到那些名不副实的“大师”的,我们仍是觉得他当得起这个称号。
自古以来,能以“碎片化”思维影响国人的我们认为主要有两位。一是战国时期的孔子,已成“万世师表”,一是王国维。中间即便有些这种思维的残存,但是对于中国人和中国学术的影响却微乎其微。
李小文先生的学术体系是完整的,但是他在科学网上撰写的博客文章却具备典型的“碎片化”特质。我们从李小文先生第一篇博文开始整理,一直到最后一篇就中国地理的“胡焕庸线”和其他博主的商榷之文,碎片化趋势越发显著,文字越来越少,观点越来越隐晦。这并不是说李小文先生写不出完整的文章来,事实上我看到过李小文先生对在美国时和Glen Wade 交往撰写的回忆文章,那就是一篇非常完整的在A4 幅面纸上满满打印了四页的文章,有起承转合,有前后呼应,有平淡有高潮。
为什么李小文的博文呈现碎片化呢?我想有如下三个原因,第一,李小文以“玩”的心态在科学网上呼啸而来、乘风而去,很多早期的网友甚至知道他以游客身份(以黄老邪自称)在科学网上逗留的时候,是其他博主的挑战者,其中苏州大学的周可真教授就是李小文经常挑战的对象,颇有些顽童心态,这样,针砭文弊、直刺心脏,就成为他写评论(游客时期)和写博文(实名开博后)的一个必然选择。第二,网络写作和线下写作极为不同,在网上,可能就是因前文而发,在博文中给个链接地址就足以说明原委,如果是连续的系列博文,甚至链接地址都可以省掉,这样一来对博文后期的阅读和整理就存在极大的难题:时过境迁之后,很多风吹过的痕迹就此消失;此外,网络写作的自由,还表现在作者要不断接受写作以外的事件干扰,有时候可能刚写上几行,突然有网下的事情必须要办,只好先发布了回头再补充,而有些文章和心绪可能就停在那里了。第三,和很多学者为集结成书博客写作目的不同,李小文在写博客文章的时候,并没有设想过这些东西有一天应该连缀成书,这也是导致其博文呈现碎片化的一大原因。
通过这样一部编选了李小文先生139 篇博文的小书,大家可以试着去理解作为科学家的李小文、作为科学思想传播者的李小文、作为一心为弱者鼓与呼的李小文;体会他的创新思想,分享他的科学精神、理性思维和宽容意识。
如果说编辑这本《大师小文》的博文集有什么遗憾的话,就是无法一下子将他的博文完整地呈现给读者。有些博文删掉的原因是话题不适宜出版,有些则用李小文自己的话说,存在“过度引用”,引文比他的评述文字还多。
此外,在编辑的过程中,编者还对其同一话题的部分选编博文进行了合并,有些合并是因为他在不同时间写了文章的不同部分,我们只是将其简单地合并在一起;有些则是话题一出下面有网友评论,他基于评论又写了一篇或多篇,这样,我们尽量将一个话题的前后有内容继承性的文章连缀到了一起。
因为上面所提到的网络写作固有的一些问题,我们必须对很多博文加上长度不等的按语和注释,有些注释不见得十分需要,但是考虑到《大师小文》作为一本独立的著述,编选者的责任是使更多对李小文不了解的读者也能不去翻查工具书或相关书籍就能完全读懂,我们加了可能对高端读者显得有些画蛇添足的注释及按语。
在目前科学网上全部都有的1851 篇(加上删除的还有28 篇)博文中选出近140 篇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我们第一轮编选后留下900 多篇,然后,再经过多轮反复讨论,充分尊重了家属的意见,增删六次以上,形成目前这一版本。很可能漏掉了大家心目中的好文章,也可能编选了一些略显小众的文章。我们只能寄希望于《大师小文》的第二辑、第三辑能够把更多的今天不得不舍去的文章再编选进来,以慰对李小文先生博文有阅读欲望的读者之心。
在当代中国,身为著名科学家却能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之人物的不多,能够影响社会的愈发少见了。除了受专业方面的因素影响之外,这也与科学家们过于留恋书斋和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有关。但是,国人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却是急需培育的,所以,应该鼓励更多的科学家选择多与社会接触——在这个更需要科学精神的广阔天地,大科学家们一定能如李小文先生一样,会颇有作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16: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