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秀齐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errylu1960 科普创作与出版为主线,兼谈时事、生活,愿与有识之士广泛交流

博文

科学精神关键时刻可以救命——读《重生手记》有感 精选

已有 6248 次阅读 2012-11-26 23:32 |个人分类:科普评论|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科学精神, 重生手记

周未,重返久违的北京图书大厦,其实是奔着一本新书去的(网上虽方便便宜,但一是为再感受图书大厦的火爆的气氛,二是有购书卡可刷)。五颜六色的书海中,如何能尽快捕捉到它的身影呢?至少,我没有直奔四楼的专业和科普图书区域,因为无论如何,读者和销售人员不会把这样一位畅销书作者的新作与科普联想起来,在一楼的社科图书区域,也不大可能找到他的身影,倒是在二楼的新书区很快发现了它,总算没有花什么时间就拿到了凌志军的新书《重生手记》。看了一眼条码上面的建议上架,赫然写着康复保健/人生励志,我有点乐了,如果是这样,这本书完全可以混杂于一楼的社科图书或四楼的科普图书中。但现实是,定位科普说不定会影响书的品味和销路,可见,现在传统意义上的科普图书往往不那么受欢迎。

 

 

大约几周前,哥特意从深圳打来电话,向我推荐凌志军的《重生手记——一个癌症患者的康复之路》。看来这本刚刚出版一个多月的新书,至少在癌症病人及其家属中已广泛传播。因为嫂子在7年前被诊断出乳腺癌,其求医之路也是充满了曲折,包括经历所谓的费钱伤身的过度治疗。所以哥嫂对这本书描述的内容有着比较强烈的反应和共鸣。当然,他们更多关注的是以过度治疗为核心的现行医疗现状,甚至大声疾呼,有良心的科学工作者应该站出来,告诉人们真相,再不要让利益和盲目驱使下的过度治疗贻误更多人的生命。

当然,在我看来,事情的解决远远比揭露真相、正面宣传要复杂得多。首先,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很难得出准确的真相,就如同一个病人无法在自己身上做不同治疗效果的对比试验一样。何况,在癌症就是不治之症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对治疗的选择更多掺杂的是病人及其家属的感情而不是理智因素。

昨天用了半天的时间看完了《重生手记》,非常同意其中对癌症的一些理性思考,不同于于娟用生命的代价留给人们的沉重启示,书中更多揭示的是如何靠聪明智慧和良好的心态,包括家人的爱战胜恐惧,科学选择治疗方法,从而战胜疾病。今天早些时候,我曾经想就“我们能够同疾病和平相处吗”这个话题写一篇东东,但想想在这样的题目面前,并没有能力给出确切的回答,可见想尽一份社会责任,去传播所谓的真理,其实也需要资本,更需要实事求事、谦逊的态度。

 

同一种图书,不同的人去读,有不同的关注面,不同的感受和总结。在我看来,《重生手记》是一部非常值得一读的科学传播佳作。它传播的不仅仅是一个曾经被判处死刑并很快执行的癌症病人的求医之路,康复之路,对待疾病的顽强乐观,更是传播的一种科学精神、理性的思维方法,而这也正是比传播科学知识本身更重要的一个方面。

 
许多人都认识到,科学传播,或者传统所言的科学普及,不仅仅是专家和科普作家的事,需要全民参与,全民互动。现在,凌志军, 这个对医学一窍不通的外行人,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人们,什么是对待癌症的科学精神,他是如何靠自己基于对疾病的逐渐了解和一份科学精神,用自己的智慧关上了通往死亡的大门,重新回到健康的人生轨道上来。正像他书中所说:对待癌症,智慧比坚强更重要。用痛苦的经历、用心换来的对科学的领悟,由此给世人带来的启示,也许远远比那些空洞的知识灌输要有意义的多。

 

 

尽管封底的宣传文字上赫然写上的“于娟《此生未完成》的悲剧不要重演”,在现实情况下仍然是个美好的愿望。正像书中作者所认识到并值得关注的是,每个癌症病人的情况千差万别,每个病人的前因后果,生存和求医问药的环境都不相同,凌志军的求医康复之路也许不可复制,但他对自己身体的思考,对身心合一的自然疗法的体会,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他所传递的诸多信息,仍然具有非常现实的科普教育意义。

 

最权威的不一定是最正确的,医生也会犯错误。我不想过多评判书中反映的现行医疗体制下医生对病人的冷漠,机械、教条,他们宁愿相信冷冰冰的胶片,而不愿意多与病人有更多的身心交流。因为第一医生们也不容易,二则这不是我关心的重点。但我绝对同意“医学说到底不仅仅是科学,也包含爱,不光是器物,还是心”,这正是每个医学工作者应该用心去领会的。

 

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对待医学这样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对可贵的是敢于提出质疑,敢于挑战权威,这对于一个患者,并不容易做到,很多时候,患者往往像任老师摆布的小学生,只有乖乖听话,才能治好病。而凌志军没有重蹈多数病人的覆辙,他把决定命运的主动权握在了自己的手中,当然不是以迷信、盲目为资本,而是在专业医生帮助,加上自己理性思维、正确的判断。

 

当初,作者面对多地医学权威们几乎一边倒式作出的“肺癌脑转移,如果不立即动手术,只有三个月生命”的结论,凌志军能够从“死到临头”的恐惧中解脱出来,静心思考,多方求证,不盲从,不盲信权威,能够通过倾听自己的身体,观察身体的细微变化,也给医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创造了生命的奇迹。不但对脑子里的巨大肿块没有选择多数医生建议的立即开颅手术治疗,而且及时果断选择手术剔除肺部的恶性肿瘤,继而以充足的理由说服自己放弃化疗。不仅仅靠他的意志,更靠他的智慧,选择了正确的治疗方法,在这方面,他打败了权威,拯救了自己。可以说,科学的精神,对待疾病的理性态度,是可以救人一命的。


无疑,《重生手记》首先是写给癌症患者的,但其实医学工作者,更值得一看,尽管他们中的多数可能对此不屑一顾。科学需要不断示错纠错,对于医学这样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不断融合、且远未成熟的科学,更是如此。什么时候,医生们的眼睛不只是盯着治愈率,还能更多关注由于不当或过度治疗导致的严重后果了(这里,特别不愿意用“治死”这个词,它太过敏感,有医生杀人之嫌,而这个是他们不能承受的),是不是医学就进步了,医疗水平也提高了。

现如今,许多人都能接受这样的道理:癌症不是绝症,不过是一种慢性病,我们每个人体内都会产生癌细胞,只不过我们强大的免疫系统是可以有效发挥抗敌作用的,既然如此,为什么不首先用足我们身体的抗敌部队,而过早进行外部干预,对癌细胞和正常细胞一通儿狂轰烂炸?社会要讲和谐,我们身体内部的和谐更为重要,不能轻易打乱。在有些情况下,我们同癌细胞是可以和谐相处的。这些道理,是不是医生比我们更懂呢?当然,我们必须承认,实际情况比这要复杂得多。偏激和无知一样可怕。重要的是对待疾病,首先做到认真分析来自于自己身体的各种信息,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虽然并不是癌症患者,却空前关注这样一本书。每个人都难免遇到不期而至的疾患,到那时,我们是否都能从容面对吗?其实,不管你多么富有,有多高的社会地位,在疾病和死亡面前,基本上人人都是平等的,命运大部分掌握在自己手中,“别让医生治死你”,看起来对医生太过冷酷,但病人期待的何尝不是一个更科学、更和谐、更人性化的医疗环境呢?何况这是大家互利互惠的好事,何必不为之呢?

 

话题难免又回到现行医疗制度,浮躁的社会,缺少人性化的环境,但在现状改变之前,我们只有让自己拥有更多的科学精神来拯救自己的健康。提高分析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不盲从,不盲信,要做到这个其实并不容易。

 

我一直在想,作为科普工作者,我们该如何转变我们的科学传播理念,更多地倾听来自对象,包括我们自己的思考和经历,而不是居高临下地讲解枯燥的知识。想起11年前,我有一个海洋局的朋友,在值夜班时突发大面积心梗,也是靠着自己的智慧、沉着,在家人爱的呼唤中死而复生(心脏停跳数分钟后靠电击恢复,是真正的死而复生),如今还活得不错,创造了生命的又一个奇迹。前两天我还给他打电话,想商量就他的经历结合相应的科普出本书,但无奈精力资本不够,只是一个计划而已。今天刚刚终审了一部专业医生写的关于骨骼健康的科普书稿,本来应该很实用的,结果看后并没有解决我关于骨骼健康的种种疑问,感叹现在的科普图书出得实在有些太烂,太不实用,甚至很多是是应付差事。这个社会环境下,人们的确太急功近利了,但又真正得到什么功和利了呢?

重要的是,如何培养人们的科学精神。



 



科普“乱象”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38991-636546.html

上一篇:也谈关于科普,普什么?由谁去普?
下一篇:这个寒冷的冬季,愿所有人都能享受温暖
收藏 IP: 210.14.118.*| 热度|

13 曹聪 杨秀海 鲍海飞 周能娟 李志俊 刘淼 吴国胜 何宏 王号 赵凤光 jlx1969 anran123 yingl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19: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