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秀齐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errylu1960 科普创作与出版为主线,兼谈时事、生活,愿与有识之士广泛交流

博文

忆往昔:那些年秋季开学的日子

已有 3062 次阅读 2020-9-1 17:22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秋季开学

转眼2020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二。又到了开学的日子。楼下传来小朋友在广场的嘻戏声,原来,北京的小学生大约有一半今天不开学,要到9月6日才开学。特殊的年份,特殊的开学时间安排。北京

秋季开学的日子,应该预示着夏天过完了,记得读研的第一年报道后看到四川来的同学还穿着短袖裙子,而新疆来的同学是穿着外套,作为北京的同学,也穿上了长衣长裤,三地三穿法,看着有点好笑。立秋这个节气,其实对于诺大的中国,天南海北的人儿,意义并不一样。那些年代,生活水平低,人们穿着单调,在四季分明的北京,从开学时的穿着看,还是比较有季节仪式感的。

经历了短暂的凉爽,北京今天的气温又上到了33摄氏度,好在下午晚些时候突如其来的一场雷阵雨似乎浇灭了强烈阳光带来的燥热。近些年,的确有越来越热的感觉,立秋后夏天还要持续很久,至少一个月吧,夏装也一直穿着。而秋天的日子显得越来越短暂。

有些带有事件关联性的日子,总会让人难以忘却。

53年前的今天,正式踏入校园,开始了我的学生生涯。记得那一天,穿着妈妈从箱底拿出来的软软的花绸布做的新衣服(那时的衣服没有买的,都是妈妈亲自来做),和小伙伴们一起(没有家长送哦),走进离家隔着两条胡同的东城某小学。在熙熙攘攘,显得有些混乱的校园,寻找着自己报到的班级,不禁有点心生胆却。操场上人来人往,淘气的大孩子跑来跑去,不时寻找着“猎物”,不知什么时候,别在衣服上的领袖纪念章被抢去,新衣服也被撕了一个口子。那一天放学,一进门见到妈妈,我委屈的哭了,妈妈没有埋怨我,只是用嗔怪的目光看了一眼在同一所学校上六年级的姐姐,似乎在责怪她没有保护好妹妹。

16年前的今天,妈妈走了。那天的早上,也像今天一样阳光灿烂,出生的太阳送行,老人家驾鹤西行,给我们留下了永久的思念。至今耳边时常回响起妈妈的教诲:“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那些贫穷单调的日子,有妈妈的陪伴就有温暖。9月1日,妈妈的祭日,永远都不会忘记。如果天堂里有学校,有知识的妈妈,会不会成为教书育人受人尊重的一员呢?

9月1日,开学的日子,也该是升学的日子。可回想起来,在我的学生生涯中,却并不是这样。算下来,小学居然上了六年半。1970年9月升入小学四年级,居然到1972年3月寒假开学才升入五年级,不知为什么,那几年北京的学校从暑假升学改成了寒假升学,所以,我们这个年纪的按照小学六年制,很多都是小学多上了一个学期(大概在1974年又改回来了)。但是,比我们小的却又赶上了北京重新实行小学五年制(好像没有几年又改回来六年制),所以,我们是跟比我们大的一起入小学(1966小学没有招生),却跟比我们小的孩子一起升入中学(那时初一年级有“带帽”不“带帽之分”)。按照高中两年,我们是1979寒假毕业,但高考在7月,最后半年是留校复习备考。算算小学加中学在学校待了整整12年,19岁才踏入大学校门。看似浪费了一些青春光阴。

这都是历史,那段不寻常的日子,各地的教育改革、学制政策等,看似也很不规范,我们这个年纪赶上70年代的教改,从学制和升学时间这个侧面,就是这样。

风云变幻的岁月,经历了动荡的学校生活,庆幸还是赶上了教育和升学考试走上正轨,人生也随之改变。

9月1日,开学的日子,它的历史,原来是伴随着中国近代史的某一个节点而生。108年前的1912年,民国诞生,公历开始推行,秋季开学的日子正式定为9月的第一天。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38991-1248855.html

上一篇:科学随想:蚊子、毒素、过敏反应
下一篇:收获的季节:海棠红了
收藏 IP: 221.223.195.*| 热度|

11 刘立 郑永军 武夷山 王德华 杨正瓴 范振英 夏炎 王汉森 刘旭霞 李学宽 孙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23: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