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秀齐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errylu1960 科普创作与出版为主线,兼谈时事、生活,愿与有识之士广泛交流

博文

北宫秋色 精选

已有 5021 次阅读 2016-11-1 23:11 |个人分类:走遍天下|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北宫国家森林公园

犹豫要不要把这篇放入“太行秋色”系列。从地理上来说,丰台西北部山区的北宫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华北平原与太行山交界地带,具备了太行山地区的地形地貌特征。可说它是山,既没有多高,又不那么陡峭,但却伴有丘陵的自然景观。太行山的余脉贯穿北京的西南山区,其中丰台也有份,尽管这里真正的山不多,丘陵还是有一些的。


帝王之都,许多地名都带“宫”字有关,如大兴有”旧宫“”新宫”,丰台有“南宫”“北宫”。北宫亦因帝王憩地而得名。

北宫国家森林公园,听名字还是挺响的,不知道北京到底有多少家能冠以“国家”二字的森林公园,总之山区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感觉大西山还有许多地方待开发。


在北京的居所一路向南转移,活动半径也逐渐向西南转移,以前不怎么关注的大兴、丰台、门头沟的景区,现在也去的多了。北宫国家森林公园,数不清去了多少次了,记得光自己坐公交车就去了好几次,每年秋天看红叶,香山去的少了,北宫去的多了。

北宫离我家只有不到20余公里的路程,六环全线贯通以后,就更方便,一路向西,从西五环到西六环,北宫出口,不远就到了。顺利的话,开车不足半小时就到了。如果从南礼士路坐843路公交,需要一个多小时,那条大灰厂路,尤其显得长。

丘陵山地景观的北宫森林公园不太大,总面积才9.145平方公里,历史也不太长,2002年建园,只有14年的历史,很年轻。200512月被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现在人家也成了4A级景区了。不过,我觉得这公园值这个称号。不但植被丰富,环境优美、实施齐全,管理也愈来越规范了。只是停车位比较紧张,如果是赶上周末人多,就比较麻烦。

北宫原本就是个好地方。但据说这里也曾作为矿山开采,附近的大灰厂路一度脏乱不堪,污染严重。后来,矿山废弃,在原来的地方修建了北宫森林公园。

现在的现在的北宫旧貌换新颜,绿化面积达
60%以上,不但植被丰富,花草遍山,还有亭台楼阁,水榭长廊,山上有动物园,孩子们可以看动物,成年人可以来这里锻炼休闲。山路修得特别平整,许多老人坐着轮椅来这里游玩。旺季门票10元,淡季5元。

景区由东部、西部和中部三大景区和北宫山庄、茗盛楼两组近10000平方米的配套设施组成。园内有12处亭、廊、阁、塔等人文景观,以及芳泽溪、小江南、枫林路、桦林沟等15处景点。绿化美化面积3000亩,优质树种213.6万株,野生花卉30余种5万余平方米,园内植物种类达到253种,形成了首都西部生态建设中的亮点。

北宫森林公园彩叶面积3000亩,其中红叶2100亩,其它900亩。主要树种有元宝枫、黄栌、火炬、栾树、金叶榆、银杏、水杉、女贞、槺椴、矮樱、紫叶李、白腊等20多个品种。

秋天,北宫是观红叶少有的好地方。比起香山,这里的人也不算太多。


今年的红叶树种的物候较晚,按说每年这时,北宫的槭树、黄栌等红叶树种也该变红了,但周一去,变色率并不太高,偶有几株特别红的,应是特别的品种,作为点缀吧。同一株树上,也因光照等条件不同,颜色有异。

北宫枫叶大多还处于黄色阶段,不知最终能不能变红,也许,再来一场大风,彩叶们就会随风飘落了。叶子变红了,也该凋零了,很难以美好的姿态面对人们,所以,近观红叶,很难找到一片那么完美的叶。很多红叶树的叶子往往来不及变红,就被风吹落了。


观山景,观秋景,红叶仅仅是其中的一个看点,我们为什么不去关于更多的风景呢。蓝天下的风景才是最值得享受的。





进入南门不远,就可以游览这“小江南”景区,对面山上的颜色还是很有秋意的





如果不愿意上山,绕着水走一圈也不错





红黄绿相间的彩叶树也好看


终于拍到了火红的红叶




大部分的枫叶树也处于黄色




蓝天下的彩叶很好看


部分变红的山



平坦的山路






没有路的山上,植被覆盖率很高


阳光下,金黄色的叶子

园内的建筑和松树盆景

水很清


水边悠闲晒太阳的一对幸福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38991-1012208.html

上一篇:太行秋色(三):太行北端白石山
下一篇:北京三里河,不仅有银杏大道
收藏 IP: 123.122.58.*| 热度|

22 李颖业 武夷山 章雨旭 蔡小宁 刘玉仙 郭向云 强涛 李土荣 刘光银 郑永军 杨正瓴 吕喆 白龙亮 蒋永华 李学宽 苏德辰 姚卫建 耿爱莲 xlsd ddsers aliala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21: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