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军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gyongjun

博文

季羡林这句话有毛病吗?

已有 3199 次阅读 2020-1-23 10:21 |个人分类:闲言碎语|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中医, 中药, 学术争鸣

“学者们常说:‘真理愈辩愈明。’我也曾长期虔诚地相信这一句话。但是,最近我忽然大彻大悟,觉得事情正好相反,真理是愈辩愈糊涂。”

                                         ——《季羡林谈人生》-真理愈辩愈明吗


       季羡林老先生毕竟是文科出身,感觉他这句话不太严谨,应该加上边界条件。    

       


    博文:《为什么俺这篇博文引得教授们激烈辩论?


    真诚感谢几位教授的热心参与,谢谢!

——————

[1]张晓良   2020-1-21 10:05

灯不拔不亮,理不辩不明。

郑永军 回复 张晓良 感谢张老师关注!

黄荣彬 回复 张晓良 一位不是现代人,站在中国传统医学和中国传统医药的立场上以中国传统医药药典为经典秉承药食同源观念,一位以科学为指引秉承科学实验原理应用穆勒五法站在现代医学现代医药的立场上,立场观点方法都不同,再怎么争论也不可能达成共识。


[2]闵应骅   2020-1-21 15:43

这种辩论意义不大!

郑永军 回复 闵应骅

闵应骅 回复 郑永军 中西医术的争论,争论了很久,参与的人也很多,但是一直没有结果,谁也说服不了谁。如果加入感情因素,就更没多大意义了!

黄荣彬 回复 闵应骅 经久争论没有共识,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概念不同。

以中西医划分来讨论,讨论的对象不同。

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属于传统医,历史悠久,同属的还有印度传统医等。

西医,则有两个不同的指称对象,一是指称西方传统医,西方传统医属于传统医,历史悠久,与中医同属(类),一是几百年前诞生于西方现已传播全世界的现代医,历史并不悠久,称为西医并不妥,造成混淆。现代医和传统医同属于医,是同类,但现代医不是传统医,故与中医不同类,是异类。

异类不比。如果比较中医和现代医,就是比较异类。

比较中医和西方传统医,又不是中医支持者的立场。

由于缺乏逻辑学知识,中国人甚至不会区分同类与异类,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26289-1168710.html

我不是医学专业,仅从有关概念的知识、科学知识、科学原理和方法来讨论问题,认为全世界所有的传统医,都无法应用科学方法验证疗效,都视为无效。现代医并不需要传统医作为补充,从国家医疗体制层面看,所有的传统医都无存在的必要。

黄荣彬 回复 闵应骅 虽然我秉承古训异类不比,但比一比也无妨。先传统医与传统医比,中医与印医比一比。其实中医也不是单一的,汉民族的医与藏民族的医也不相同,也要比。

 

[3]农绍庄  2020-1-21 15:44

总结一下那一篇文中某些观点的谬误:

1.否定权威部门组织数十名我国顶级医药专家学者编撰的《中华药典》的结论,这不是一个内行人的胆魄;

2.说西医在长期使用西药的西方不能造城人口暴涨,却成为中华民族人口繁衍为第一大民族的原因,这是自相矛盾;

3.说只有明确药理成分的药治好了疾病才是有医疗功效,没有明确药理成分的药治好了疾病不是医疗功效,这是典型的“郑人买履”的逻辑。

郑永军 回复 农绍庄   

农绍庄 回复 郑永军 是数百名我国顶级医药专家学者编撰的《中华药典》的结论。

 

[4]杨正瓴   2020-1-21 17:18

牛牪犇

郑永军 回复 杨正瓴 杨哥好!

 

[5]黄荣彬   2020-1-22 09:52

有人拿着药典谈食品。食品药品不分,够混乱的了。

农绍庄 回复 黄荣彬 一个连什么是药食同源的基本概念都不知道。只能产生混乱的逻辑。

农绍庄 回复 黄荣彬 比如大枣,这是食品,也是药典列出的药品。怎么吃,药典规定的功效都不会消失。看明白了没有?

 

[6]黄荣彬   2020-1-22 10:18

    [6]黄荣彬   2020-1-22 09:37

    “关于食品的网络谣言,已经严重影响食品行业的营商环境了。食品行业伤不起!”

    博主这篇博文是在谈药品还是食品啊?拿着药典谈食品,真有你的。

    食品药品不分,够混乱的了。

    农绍庄 回复 黄荣彬 知道什么叫做药食同源吗?请了解清楚了再探讨问题。

    逻辑学的第一章内容是什么,你究竟明不明白?

    概念不清就会逻辑混乱呀!

    黄荣彬 回复 农绍庄 药食同源也不是说药品即食品啊。

    黄荣彬 回复 农绍庄 源于柳树经过化学修饰成为百年老药的阿司匹林,是药品。药食同源,柳树是博主的食品?

    黄荣彬 回复 黄荣彬 “药食同源”是观念(观点)不是概念,它得用命题语句表达,这个命题语句中包含了药、食、源等概念。

有人鹦鹉学舌。

农绍庄 回复 黄荣彬 药食同源是有主管部门制定的具体目录的。柳树不在这个目录中,你不必胡扯什么柳树,也不要讲什么源于。你知道你究竟源于谁,但是你源于谁不等于你就是谁。


[7]农绍庄   2020-1-22 11:28

更可笑的是,本来苹果有益于健康,这是整个苹果的作用。

有人非要从简单的苹果中,人为的复杂化,确定哪一种成分才是对人体有益的才能认可苹果对人体的作用。

这就是典型的西医说法。“郑人买履”的思维。

 

[8]农绍庄   2020-1-22 11:46

老祖宗用简单的青蒿可以入药治病,治好了病也得不要承认。却有人人为的复杂化,非要从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成分有作用才能被认可,这是一个笑话!西医的有效成分,是不是也要研究他的原子核、中子、电子的组成?

黄荣彬 回复 农绍庄 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颁错人了。屠呦呦不该得奖,葛洪该得奖,可惜葛洪是古人。真的不知道谁在闹笑话。

农绍庄 回复 黄荣彬 这恰恰说明,古人的一个最简单的单方,只要被西医认可,就可以获得诺贝尔奖了。

黄荣彬 回复 农绍庄 几十年过去了,几十万种中医药方,却只有产生这么一个孤例,并且,诺贝尔奖委员会明确奖给屠呦呦并不是奖传统医药,难道你不了解这些情况?

农绍庄 回复 黄荣彬 请你自己听听屠呦呦先生是怎么说的吧。青蒿可以治病,我国古人就知道,药典也有记载,但是西医是不认可的,一个简单的单方,让西医认可了就获得诺奖,你作为中国人会如此诋毁中医,我替你脸红呀!

 

[9]黄荣彬   2020-1-22 15:34

一位不是现代人,站在中国传统医学和中国传统医药的立场上以中国传统医药药典为经典秉承药食同源观念,一位以科学为指引秉承科学实验原理应用穆勒五法站在现代医学现代医药的立场上,立场观点方法都不同,再怎么争论也不可能达成共识。

中国传统医学中国传统医药属于中国这个疆域,而现代医学现代医药属于全世界全人类,现代医学现代医药传播全世界,中国也普遍采用现代医学现代医药。两者对比一目了然。

农绍庄 回复 黄荣彬 2015年的中华药典,是现代版本的药典。功效的结论是得到现代我国医药界300多名顶级专家认可的。与你是不是现代人无关!

你的立场是外行看热闹而已,与现代科学没有任何关系吧。中医的疗效是药典中记载的,科学实验原理应用穆勒五法根本就没有否定中药的疗效。你拉大旗作虎皮也需要靠谱点吧。


[10]黄荣彬   2020-1-22 16:40

国家卫健委官方微博:喝板蓝根和熏醋可以预防武汉肺炎?辟谣:不可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19332-1215212.html

这次抗击肺炎疫情,中医老实多了。

农绍庄 回复 黄荣彬 你需要严谨的科学作风了,是不是卫建委的官方网站直接给出链接?

农绍庄 回复 黄荣彬 张伯礼院士: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中医药应发挥更大作用

http://tech.gmw.cn/2020-01/22/content_33501917.htm

有的人选择性得眼病吧。

农绍庄 回复 黄荣彬 恰恰是西医目前一直公开说明“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有眼疾的人可以看不清看不见,心盲了就需要研究研究是怎么回事了。

农绍庄 回复 黄荣彬 西医一直在公开宣布没有针对性的治疗药物。你是不是也可以得出“这次抗击肺炎疫情,西医老实多了”的结论?更应该看到的是,你这种偏见应该更老实点吧。

农绍庄 回复 黄荣彬 西医防控也有困难,是不是也应该让你具有同样对西医的偏见?这就是人品问题了!

黄荣彬 回复 农绍庄 王婆卖瓜能不自卖自夸?

黄荣彬 回复 农绍庄 “中医药应发挥更大作用”,但并不能发挥作用。

农绍庄 回复 黄荣彬 请你好好看看“”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院士:新型冠状病毒怕酒精不耐高温“”的介绍:

都市快报

2020-01-22

“记者:目前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有特效药吗?对于抗流感常用的奥司他韦,对新型冠状病毒有用吗?

李兰娟院士:抗新型冠状病毒不像我们其他的流感,有像奥司他韦等抗病毒效果比较明显的药。这个病毒它现在没有直接抑制病毒的特效药。我们现在也有几个药在用,包括一些中药。但这个需要专业医务人员定,老百姓自己不要去买药,更不要乱用药,这个是我们住了医院以后,要按照医生的医嘱来用药,不要滥用药。”回复黄荣彬

农绍庄 回复 黄荣彬 黑中医能连西医一起黑,不懂装懂理屈词穷,你连自夸的资本都没有了。

黄荣彬 回复 农绍庄 转发的是科学网的博文,难道不是科学的作风?

黄荣彬 回复 农绍庄 中国的医疗体制不仅使用现代医,也使用中国传统医(为什么不使用西方传统医,印度传统医呢?)。我在学术上批评这样的体制,虽然我不可能改变这个体制但具有批评的权利。这些院士(尽管可能是现代医者,也有纯粹的中医者)处于这个医疗体制内,需要维护这个体制,所以他们的观点也是可以理解的,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从医者包括现代医者很少批评中医。倒是很多具有现代科学精神的学者应用科学原理批评中医。

黄荣彬 回复 农绍庄 不像细菌致病,病毒致病是进入到细胞内部繁殖破坏人体,目前的医药不能进入细胞内部杀死病毒,仅有的几例上市现代医药既使对方普通病毒效果也不显著,所以,现代医实事求是宣布没有特效药。而中医,连致病机理都抄袭现代医学,居然号称中药有效,岂不可笑。

黄荣彬 回复 农绍庄 我批判中医也批判西医(西方传统医),现代医是科学的医,实事求是,没有特效药就说没有特效药,哪有黑的意思?

农绍庄 回复 黄荣彬 “”这次抗击肺炎疫情,中医老实多了。“

----------------------------------

这个也是你转发的吗?连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了吧。

农绍庄 回复 黄荣彬 你说的原理并没有否定中医。你要批判中医,请拿出你的科学依据,而不是拿着什么原理作虎皮。

农绍庄 回复 黄荣彬 而中医,连致病机理都抄袭现代医学?

-----------------------------------------------

112,你认为西医与中医会不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原理相同你觉得可笑,不同才可笑吧!

农绍庄 回复 黄荣彬 你水平太高,黑完中医黑西医,你是什么医,水平如此高?

农绍庄 回复 黄荣彬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从医者包括现代医者很少批评中医。倒是很多具有现代科学精神的学者应用科学原理批评中医。

--------------------------------

一个外行人,你自己说这样的话不感到丢人吗?

农绍庄 回复 黄荣彬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从医者包括现代医者很少批评中医。倒是很多具有现代科学精神的学者应用科学原理批评中医。

================

我也想做一个有现代科学精神的学者质疑你的配电位理论,你的配电位找到体积了没有?


[11]黄荣彬   2020-1-22 19:38

博主这篇文章的配图,画了马兜铃酸的分子结构式,由大量的马兜铃酸分子(1023次方数量级)组成马兜铃酸化合物,这是中学化学知识。有些植物中含有马兜铃酸化合物,但是,这些植物里还还有哪些化合物呢?并不清楚。因此直接使用植物做药物,就有未知风险。现代医不直接使用含有未知成分的物质作为药物。由于成分已知,可以控制实验因素,可以用科学实验方法验证疗效,具体就是随机大样本双盲对照实验。

这些最浅显的科学道理,有些学者就是不明白,或者是为了利益,故意装糊涂。

农绍庄 回复 黄荣彬 大枣你吃了没有?是否需要弄清楚枣核会咯到你的牙?有风险吗?

农绍庄 回复 黄荣彬 大枣是药典中的药,劝你在不明白大枣中的成分之前,不要吃大枣了。这样的药还有很多,葱姜蒜以及很多的调味料。按照你的谬论,估计你能吃的也就不多了,你不觉得可悲吗?

黄荣彬 回复 农绍庄 持药食同源观念,不分药品食品的人自然有此谬论。

农绍庄 回复 黄荣彬 持药食同源观念,不分药品食品的人自然有此谬论?

=============

大枣在药典中有记载,也是你全家经常吃的食品。

你给分一下,大枣是药品还是食品吧。

分不清楚的人才有此谬论吧。

黄荣彬 回复 农绍庄 大枣是食品,但它不是药品。你要把它当药品就当药品,但它是中国传统药品,是传统药品,全世界所有的传统药品无法应用科学方法验证疗效,视为无效。它也绝不在现代医药列表中。

农绍庄 回复 黄荣彬 请你直接与药品管理局、药典编写委员会发函,坚决抵制300名我国顶级专家编撰的《药典》。他们全是胡说八道。

农绍庄 回复 黄荣彬 你真可笑,你的老祖宗用了几百年的中药,保证了有今天的你,却被你诋毁得一无是处。

农绍庄 回复 黄荣彬 它也绝不在现代医药列表中。

-----------------

15年第十版的《药典》,是现代我国300多名顶级药学家编撰的《药典》,不是古代人编撰的。

农绍庄 回复 黄荣彬 全世界所有的传统药品无法应用科学方法验证疗效,视为无效。它也绝不在现代医药列表中。

-----------------------------------

治好了病必须要“应用科学方法验证”吗?没有得到验证的,就是治好了病也可以视为无效?知道郑人买履的故事吗?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37607-1215329.html

上一篇:接孔子回家过年
下一篇:红红火火的乡村春联大集
收藏 IP: 117.59.84.*| 热度|

9 杨正瓴 王从彦 朱晓刚 姚伟 孙颉 张晓良 徐长庆 刘钢 刘炜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20: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