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军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gyongjun

博文

过年,蒸一锅热腾腾的白馒头

已有 6801 次阅读 2017-2-10 00:22 |个人分类:故乡纪事|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春节, 故乡, 馒头

   今年春节,在老家陪老母亲过的年。“腊月二十九,蒸馒头”。腊月二十九到家,进门看见年迈的母亲在忙活着蒸馒头。听母亲说过,姥姥家的祖辈人曾开过馒头坊,所以母亲蒸出来的高桩馒头,不仅好看,也很好吃。看着刚出锅的热腾腾的白馒头,顾不得洗手,急急忙忙拿起来咬上几口,刹那间,儿时过年的一些记忆,如潮水般涌了上来。

       小时候对年的憧憬和渴望,一个重要原因,是过年能美美地吃上几天白馒头。记得小时候特别盼过年,刚进入阴历的十一月份,就追在大人的屁股后面,扯着大人的衣襟,缠着问:“快过年了吧,快过年了吧?”大人们说:“快了”。我们便一阵莫名的兴奋,嘴里喊着“过年喽过年喽”,又蹦又跳地出去玩耍了。过一段时间,看看还没有过年的动静,便又会跟在大人的后面追问:“咋还不过年呀,咋还不过年呀,啥时候过年呀?”大人们会敲着我们的光头,说句顺口溜:“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过年。”


       在那个“瓜菜代”的时代,我们平时吃的是地瓜面窝窝头,喝的是地瓜粥。那地瓜面窝窝头,刚蒸出来的时候,黑黑的,亮亮的,软软的,拿到手里直粘手。那个年代也没什么炒菜,连咸菜棒子都很少吃。把干辣椒用火烤一下,放进蒜臼子捣碎,弄根煮熟的胡萝卜,搅拌成辣椒酱,抹进刚出锅的地瓜面窝窝头里,吃起来又热又辣,还甜滋滋的,美其名曰:“窝窝头,蘸辣椒,越吃越上膘。”可是剩下的地瓜面窝窝头,熘上几顿,窝窝头就硬硬的,很不成样了。常年吃上玉米面窝窝头,那也是70年代后期的事了。

       小时候吃粗粮吃得够够的,特别向往一日三餐吃“大米”、“洋面”的生活。那种面粉厂加工的富强粉,俗称“洋面”,只有城里人才吃得上,那个年代大多数农村人没有见过。在农村磨面机加工出的小麦面粉,是不去麸皮的,我们老家称为“好面”,平常是舍不得吃的。如果谁家能够用“好面”下点面条喝,蒸锅花卷子吃,就算是过年了。

       平常吃的好点孬点无所谓,辛苦一年了,到了春节总要想着法子吃点好的,穿点好的。有钱没钱,过年都要奢侈一把。孩子们盼着过年,大人们却为过年发愁。家庭富裕的还好说,那些穷老百姓最怕过年。所以老辈子人把春节这一天称为“年关”。

       不管你盼望过年,还是害怕过年,新年的脚步都会踏着节气一天天临近了。“吃了腊八饭,就把年来办”。入了腊月,农村人就开始忙年,隔三差五的去逢集赶会。集市上人头攒动,熙熙攘攘,非常热闹。男人们赶集上店,买卖东西,操办年货。女人们则在家磨面蒸馒头,包玉米面团子,剁馅子,炸丸子。

       因为白面少,过年也只能蒸两锅白面馒头。在馒头出锅后,还要用洋红点上红点,显得非常喜庆。这些带红点白面馒头,自家人是舍不得吃的,主要用于过年后走亲访友、招待来访亲戚的。那种玉米面作皮,地瓜红小豆作馅,包出来的圆形面食,老家人叫“团子”。“团子”蒸了一锅又一锅,才是自家人过年吃的。

       当然,现在老家过年,没有人家再去包“团子”了,村里人也懒得自己动手蒸馒头,一般都是去镇上的馒头坊里,一次买上几十斤,够吃到正月十五。只有象我母亲这样上岁数的老年人,喜欢怀旧,自己动手蒸一锅白馒头过年。母亲蒸的白馒头非常好吃。在老家过年这几天,我感觉自己胃口大开,饭量大增,每顿饭都能吃上两个馒头。

       可能是春节几天白馒头吃多了,从老家过完年回来,测一测血糖,发现有些升高。唉,白馒头好吃是好吃,但是升糖快啊。对于我这种徘徊在糖尿病边沿的人来说,以后主食应该尽量少吃白馒头,天天吃杂粮面窝头,重回“瓜菜代”时代!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37607-1032671.html

上一篇:岁朝清供萤窗雪,闻鸡起舞梅花天
下一篇:鸡年岁再来,苍兰花又开
收藏 IP: 1.180.237.*| 热度|

5 尤明庆 杨正瓴 逄焕东 张晓斌 yangb919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9 05: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