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宇轩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free

博文

人人都是认知匮乏者

已有 4050 次阅读 2010-11-21 11:56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认知

写这个题目时我觉得自己标题党了,但转念一想,这算是我构思时间比较长的一篇文章,题目怎么会选的这么不慎重?这时才发现,这其实是个事实。

我属于做着“自出洞来无敌手”梦的众多唐吉诃得们中的一个,为了逃避进入社大与继续做梦读了研究僧,但现实不断冲击着我肥厚的脸皮,于是仅以此文纪念我的前23年并立个牌坊,看看未来会不会有人翻出这个东西来匡正今后知错不改的我。没错,不论你是个神马,哪怕是神兽草泥马也无法逃避这样一个事实:人人都是认知匮乏者。


立论者例论之为上(说实话,如果例子举的合适再难的理论都是浮云,但不幸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理论都能被举出合适的例子),既然搞出个认知匮乏的靶子就有必要介绍些让脑子活跃起来的现象来引入话题。(这里接受教训,段落分多点防止您过会儿疲劳)


权威化现象


我说明天下雨没人鸟,我加上一套公式与参数告诉你明天下雨可能还是没人鸟(这种情况更多源于普遍存在于每个人身上的反智主义倾向),但换做某砖家在CCAV上一通漏洞百出的明天下雨分析后,更多的人信了。第二天没下雨,然后人们忘记了CCAV预测转而对身边的我说:“呆子,你错了。”


在这个例子中我想关注的是信与不信。学理工的总可能有一种欧几里得情结,如果这世界用几个定理演化就能说明多神奇(但前提是你要相信最初的定理是不证自明的、有最终力量保证或者像我一样保留其假说的本质,留下一种未知的可能性)。如果有这样的观点其实就可以不用太关注一些繁琐的推导,关注结论就可以,这一般是像我这样的书呆子在考虑问题时的思路,通过数学这一极为geilivable的工具我可以得出一种概率上的必然(当然这其实是一种经验主义的体现)。有时候我相信这个结论不是因为直觉上靠谱而是其本质的公平(很简单,我不能先验的知道答案(虽然方法确定后先验只是个时间问题(这里我想多用几个括号嵌套向《盗梦空间》与《蜗牛与水母》致敬(这种随心所欲的表达也是一种放松的写作态度(说到这里我其实想表达我想写一篇关于结构化思考的文章(anyway,研究僧院的学习不断向我提示这种教育中缺失的思考方式的重要性(源于缺失并不是说这种方法就一定好(这点有些喜欢钻牛角尖的可能理解不了(我知道搞这么多层嵌套一定还有人没晕(开玩笑的,有经验的应该可以发现如果后面的括号不是相连的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事实上这里我是在暗示我们自身的局限性)))))))))))。有人也许会说公平也是一种信仰,但我想信仰不过是一种态度,选择权还在自己手里(不要晕,简单说上面那些扯淡就是在说理科生相信与否其实并不像代表事物发展的必然性)。那对非理科生呢?很简单,成为一个理科生就可以走上面的流程了(别笑,我是纫针的)。但毕竟人们花在希望改变别人的心思要比改变自己身上少一些,同时,人们多数时候会认为过多的怀疑不方便地球人繁衍生息,因此,权威很方便的满足了人们这方面的需要,你不知道的我帮你忽略掉那些繁琐且并不准确的过程,直接给个结论方便你我他多好,有时候砖家们也会给出些简单推理来帮助理解。其实这算是社会化分工的后果,但事情没有到此为止,因为结论简单易懂有时候还带些神秘色彩,所以传播结论成为包括十万个为神马(小时候我还真数过这书中的问题个数,结论大约是距离1000还有些距离,好吧,我又在说结论了)在内的大众读物的一种简化手段。那么更多的人在了解到这些后会自动将它们与已有的记忆联系,如果这种强化得当那就记住了这个结论,但不见得与结论来源是一种推导方式。而是这本质上会导致我所谓的认知匮乏路径之一。


好了,到此材料搞完了。结果就是(我知道很多人喜欢看这个词)因为匮乏,相信权威,相信权威,还可能匮乏,啥都不信,还是匮乏,那么结果其实是我们根本就不需要不匮乏,但追求知识的步伐却不应该减慢的。这里扯远了,下面我将分析下产生这种认知匮乏的原因(小心点,我预备好了嵌套,其实上面那段看明白了后面就可以不看了)。


本质原因我管它叫固有认知局限。古希腊阿波罗神庙上的箴言告诉我们要认清自己且不要过度,这背后的智慧今天看来已经比第一次看到时深刻了许多。我时常在问自己我是否了解自己(当我写成这个样子时这表明我有50&的几率在装13)但得到的答案总会让我感到满意,因为自己都不了解自己的话我实在不好想象别人怎么能把我看透(另外50%的几率在这里),虽然后来我发现确实可能被人看透但我已然不在乎被人看透了,因为即便可以通过一些生理反应(写到这里美剧迷会考虑到《lie to me》或者电影《记忆碎片》那个失忆男,虽然有些是经验性的但如果被检验的人没注意过倒是可以作为凭证,只是对第三方没多少可信度)来推断一个人的想法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总有这么多的好奇心。人在生理条件下并不具备很多想当然的能力的。时间上说,每个人从液体变成灰尘不过几十年的事,除去5岁前的记忆空白(当然有些人会声称他们可以回忆起更小时候甚至上辈子的事,但这不在我的讨论范围内)与可能出现的高昆状态其余时间内都在记忆也够呛处理得了当前的信息总量,而这一切的前提是从一开始就装配了可不断向下兼容的知识管理体系而且还要做到把遗忘这种伟大的进化产物消灭掉。当然也许会有人说没有必要,懂方法就可以了,但形式与内容是没有必要分开讨论的,这里就会引入前面提到的原理性问题——如果知道原理与推导方法是不是就可以不受时间限制呢?但现实的问题不在于这个问题是否有答案而在于目前所知的原理与方法本身就是受限于一些条件的(事实上,这些条件中的大多数可能并未被现在的知识所发现)。空间上说,我们所处的位置条件实在是太有利于生命活动以至于一方面我们并未意识到某些条件的优越而另一方面在另一个地方发生的事情似乎也并不能与最近白菜价格在向房价靠拢的天朝琐事相提并论,的确,这种区域内的知识流也形成了局限性。其实时空上的局限倒不算什么问题,毕竟人是活的,但它们都是通过一种心理上的固有局限起作用的,这就是开头提到的自我认识问题。人的固有缺陷基本都是由于自我认识不足产生的,为了说明这个玩意,这里用思维惯性来分析:


思维惯性


很大程度上思维惯性来源于老祖宗的本能,因为这是形成记忆的基础。有意思的是它虽然帮助我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艰难时刻却也在另一方面阻止了认知的发展,因为思维惯性总是在告诉我们自己:它应该是这样的。应该不代表一定,其实神马都代表不了。


这里首先要说的就是直觉问题,不否认直觉这种生存本能的背后有太多的未知,但多数情况下我们的所谓直觉判断都能找到一个形式上的源头例如某个时间听到的一句话或是某种神秘主义的信仰(当然可能当事人并不会意识到(这里我这样说会让人觉得不可证伪但直到最近我逐渐发现由于无法透彻的了解自身(这里已然保留各种其他的可能性(其实这里如果了解过弗洛伊得潜意识理论的就更容易理解一些(当然这套理论也因为不能被证伪而并未纳入到心理学正统科学体系内)))我们在交流上总会有问题))。但其实找这个源头是比较扯淡的,因为这里的前提是你相信或怀疑存在这样一个源头,而这种费时费力的思考方式在处理紧急问题上总是废柴。然而,不得不声明的是我们真正需要某些知识来做出判断时一般也就是紧急时刻而这时冲锋献阵的总是我们的思维惯性。可能前面讲的比较抽象,这里引入光环效应(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来说明,对于生活在天朝这一神奇国度的我们(不许联想)来说最常见的思维惯性就是光环效应。本质上说,这是因为认知者并未意识到自己的判断来源的可靠性而采取的以偏概全的认识方法,当然,即便认知者发现了这一点也对解决认识未知物没用,毕竟我们的认知固有缺陷是无法通过另一种错误方法弥补的。在这种类似的环境下,直觉造成的思维惯性并不有多少优势。


其次要说的就是常识判断。这是一种类似于直觉判断但要比其来源更明确的思维惯性表示方式,起码在通过尝试判断时会有更强的自我认可因而不少自称理性的人常出现这种情况。然而这里需要提及的是多数人都会有一个“基态“,也就是说,除非你受到了某种信号否则你所做出的行为总是会以脑海中最先出现的那条信息为准,而那条信息在知识相对丰富的人那里就是具有一定知识结构的常识。常识的出现一方面在于学习过程中对信息的深信不疑与不断强化,另一方面则在于其解释功能所带来的自我认可。但我认为这本质上还是思维惯性的表现形式,不同的是其正确性是由你个人所具有的知识结构的最终来源来保证的,因而其产生的认知局限也最终会由你的信源来保证,这样会好一些但也不比直觉强到哪去。因为当你提取知识时总会更倾向于结论式的信息而忽略推导过程,而坦白说当真正需要推导时认知者本人可能会沿着错误的过程进行,这再一次表现出了认知匮乏,而这里面思维惯性所起的作用就是帮你快速作出信息选择而这本质上带有盲目性。


接下来要谈的就是那些自认为认识全面的假象。作为一种生活在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动物,其实理性不过是有组织的感性。这里会有人说这个看法太绝对且这里面有种反智主义的不可论者的语调,恰恰相反,不可知是我们要对自己局限性所承认的事实而承认这种事实正是不断追求智慧解决现实问题的一种动力来源。而显然很多人都存有牛顿式的简单宇宙看法,因而即便现有知识体系未知还有很多却总有人认为自己已然掌握了或基本掌握了所有并可以代表所有(向芮老湿致敬)。这里我show一个现象:某地中学有学生发现可能地震,当地恐慌;但当地大学老师马上出来辟谣,当地平静;这时国家级专家又跳出来说可能地震,当地震惊;这时国际级教授又出来发言没事,当地就飘零了,丫你让人信神马啊?而其实那个学生就是那个老师的孩子而所谓老师、专家、教授就是一个人,他在跟当地开玩笑。这当然是虚构的,但现实却可能比这更严重,当然这与个人品质有关而另一方面如果不是一个人,其实出现结论矛盾也属于正常且可能他们的原始数据都是一样,但因为自己都会相信自己的判断所以这之后的口水不谈也罢。其实人们的认知依赖是应该向更大可靠度的方向发展的,但基于一些生理上的因素,有时候你所确信的东西来源其实可能是一句玩笑。而作为信息发布方的那些人也不见得就明白这一点,有时候上升到一定程度就会被巨大的未知所包围而这时很容易走向神秘主义或其他的依赖性,如果可以放下一定要解释清楚的目的一切就会豁然开朗——我始终认可轻松的条件有利于思考的论断。这里最反感的就是其实自己不懂但又以神秘的姿态暗示他其实懂的人(我感觉这是在说我反感我自己),何必呢,这种依赖性只是展示了内心的脆弱而已。当然,以目前大多数人包括我的认知水平去对别人说三道四看上去也没什么可信度,但从前些日子的3Q大战中我想我们可以发现:我们总可以从不同的谎言中去探寻真相而不是总认为自已的知识是正确的。但在天朝,靠上面方法生存的砖家绝不在少数,他们善于使用简单的推断与经不起推敲却能在语境中迷惑人的语句来博取公众的注意,可能还带着沾沾自喜。这个世界不缺少盲从者,而盲从的一种根源就是认知匮乏。


写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包括以前的我):反正目前老子就这熊样了,啥都有问题,那我该怎么认识这个世界?答案是我现在也不认为认识世界有唯一的方法,但保持平和的心态很重要,同时要懂得保留一份怀疑的余地。我鄙视那种想把所有人都搞成圣人或希望出现个圣人引导世界的想法,管好自己的事,多了解自身来减少些认知匮乏,这样不会让你生活的更幸福,却可能更真实。


最后我想说:人生就是翘翘板(还是虎头蛇尾的构造,引以为戒)。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30956-386046.html

上一篇:软件&网络服务发展展望——用户角度
下一篇:case——俄罗斯军方心理测试图
收藏 IP: .*| 热度|

2 黄晓磊 伍松林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08: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