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pusuowdp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pusuowdp 我的自由天地,科普,评论,社会资本,新媒体,不一而足,势要弄出点小浪花。

博文

科学沙龙及其他

已有 4173 次阅读 2014-4-24 08:58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昨天下午《科普研究》编辑部组织了一次沙龙活动,主题是反伪破迷与科学文化建设。科学是文化的一部分,而伪科学和迷信在一定程度上消融着科学文化的根基,也对科学形成了一定的冲击,也许是基于此才举办了本次沙龙活动。

作为一个旁观者,本人旁听了沙龙中的所有发言和讨论,并基于沙龙活动中相关专家的发言及个人的感想探讨一下科学沙龙、科学文化及其他。

社科院的杜继文研究员在宗教研究方面有着深刻的见解,他区分了迷信与宗教之间的区别,同时也认为无神论是科学的一翼。但是科学、宗教和迷信有时候是夹杂在一起的,有些专家学者也发表相关的文章,探讨现代科学与宗教特别是基督教之间的关系。

沙龙本来就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形式,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可以就某些观点开诚布公地探讨和辩论,其结果不一定是分出高下,但是辩论应该有一个基础,应该有一个核心的话题,应该有规则,有边界,否则沙龙活动就会变成漫谈,甚至是照本宣科。就比如杜继文说少数民族地区落后的一个原因在于缺乏本民族独立的知识分子,这是否和宗教存在着关系?而刘孝廷教授则觉得可能有其他原因。杜研究员认为科学技术是人的能力的无限延展,当然不同的人对科学技术有不同的界定。就像他说的迷信是无组织的宗教,而宗教则相反,当然别人也有自己的看法,宗教和科学是否有交集呢?比如首师大的刘树勇副教授认为一些不科学或者非科学的东西可能不会有危害,那么是否也将其界定为迷信和伪科学呢?记得《科普法》颁布不久之后就有人提议删除“伪科学”的说法。

作为一直战斗在反伪破迷战线中的申振钰研究员根据其多年的研究梳理了迷信和伪科学的发展脉络,并分析了其影响。同时她认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应该是交融和融合的,二者的基本要素应该有六方面,即客观的依据,理性的怀疑,实践的检验,平权的争论,多元的思考,宽容的激励。其实这其中已经有了公众参与的一些味道,科学文化的发展也应该是多元的,科学文化是文化大系统的一部分,而科学文化也应该是有公众参与的文化。

北师大的刘孝廷教授则从反思科学的角度谈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我们所说的科学往往是数理层面的科学,科学被数学图像化了,这个观点也出现在公众科技传播指南一书的相关观点中。而现在的世纪情况是大科学,或者说全科学,因而在看待科学的时候要更加开放和包容,不仅限于数理层面的科学。同时他还提到欧陆国家和美洲国家对待科学也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用显微镜而非放大镜来看待西方国家的科学。科学一词经由日本传入我国,科学是分科之学,而中国的科学有一定的认知偏向,在价值上具有工具倾向,也有权威化的倾向。而科学精神并不是所有的精神,他提到了刘秀峰教授出版的一本著作《让科学的光芒照耀自己》,这牵扯到了科学的自反性。其实科普也应该有自反性,希望有时间来探讨一下科普的自反性问题。

来自科普出版社的宋娟以案例的形式分析了曾经一度热销的《水知道答案》,据说目前该社正在策划对该书进行理性分析的图书。这个一度被看作是优秀科普作品的图书实际上宣传的可能是非科学。比如作者只从高速相机拍摄的照片中选择那些有利于支持其结论的照片,其实这在其他方面也有类似的情况发生,比如科学家可能会只展示那些对自己的结论有利的证据,公众也可能为了自己的目的而有选择地使用相关的材料。而科普社正在运作的这本书可以说是对江本胜及其著作的一种“科学解读”。同时宋娟还说了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在追求真善美时,不要混淆理智与情感。这就好比说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由一定差别的,其实在科学传播上我们也会遇到这种情况,很多时候科学观点或者看法会同科学事实相混淆,而这些观点和看法可能是没有科学依据或者没有得到证实的,但是传播渠道,特别是媒体会混淆二者,公众可能也难以区分观点和事实。同时可能有些媒体会认为对科学话题进行报道的时候,言论和事实都是必要的。

整个沙龙下来,感觉主题和各位专家发言的话题还是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更多的嘉宾把话题聚焦在了前半部分,即反伪破迷方面,而对科学文化的探讨则较少。反伪破迷有助于科学文化的建设,而科学文化的建设可能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反对伪科学,破除迷信。同时沙龙中探讨更多的是“固化”的伪科学和迷信,即划定一条线,将科学与二者严格区别开来。而对于那些未必是伪科学和迷信,但是却可能与科学相左的元素则少有议论和探讨,比如微信朋友圈中传播的很多消息在一定程度上未必是科学的,而转发者也未必是不具备科学素养的人,他们也仅仅是因为好奇或者好玩。笔者在最后也说了几句,总体观点是在探讨这个主题的时候,应该考虑到社会情境和人的心理认知因素,否则就会出现两张皮的现象。

这里还想说另外一个话题,科学文化应该是全社会共同建设的文化,在其中可能涉及到如何保证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问题,公众参与科学、甚至是参与任何议题的前提应该是保证其知情权和参与权,往往有些时候我们会用是否具备科学素养来判定某个人有无资格参与某些话题的探讨,但是在开放、民主的环境下,参与权和知情权应该是首要条件,这和科学素养没什么关系,因为有意愿参与话题讨论的公众能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相关的信息和科学证据,共识会议应该就是这样一种模式,完全外行的公众也会成为业余专家。谈到很多社会热点问题的时候,公民的科学素养往往成为批判的靶子,而实际上这些问题可能不只是科学本身以及科学素养的问题,更应该是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的问题,应该从更广泛的范围内来探讨科学问题,同时还要考虑到公众的参与问题。从公众理解科学变迁到公众参与科学是很多科学传播的一个路径,PX项目如此,雾霾的缓解如此,科学文化的建设也应该如此。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28002-788026.html

上一篇:地球日说树
下一篇:MESSENGER项目的报告
收藏 IP: 223.72.177.*| 热度|

5 张南希 尤明庆 刘立 eastHL lrx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6: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