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pusuowdp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pusuowdp 我的自由天地,科普,评论,社会资本,新媒体,不一而足,势要弄出点小浪花。

博文

科学出版

已有 2558 次阅读 2013-9-26 21:39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科学研究结果的出版对于科学进步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为学者共同体出版科研结果也是商业/非营利出版商、学术团体以及科学家本身一项世界性的事业。对科研结果的编辑和出版既是一个质量控制过程,也是一项传播。同时为非专业人员而出版的科研成果也是科学出版的一个重要方面。

对科研结果的出版具有一个目的。它促成了科研成果的传播与扩散,就像其他出版活动一样。另外,它确保这些科研成果的细节能够被记录在案,同时也为新的发现和观点建立所有权,即知识产权。同时对科学家个体或者科学组织的评判也依赖于科学出版物的质量和数量。

科学出版的类型

科学出版的类型包括图书,同行评审期刊论文,会议论文集,《通讯》,在有些领域还包括在电子站点上粘贴自己的文章,“协作研究论文”或者机构知识库。而同行评审期刊论文则被认为是传播科研成果的主要途径。

科研成果的迅速传播与扩散对于科学的进步来说是直观重要的。和较短的通讯相比,专题论文的出版是传播科研成果不太常见的一种方式。期刊论文通常能够迅速地付诸于印刷,并且接受严格的同行评议,从而也确保了它们的可信度。虽然专题论文能向广大公众传播科研成果,但是如果这些专题论文被看作是“科普”的话,就有可能危害到科学家个人的职业生涯(这也再次印证了科学家不愿意做科普的一些原因)。

按照同行评议等原则在科学期刊中发表科研成果是科学传播最重要的方式之一。科学期刊的质量取决于其编辑队伍的质量,以及这些期刊被引用的次数。科研成果也有可能会出现在会议论文中,经过修改后再出版。通常会议论文的重要性不及同行评议的期刊,所以它同正规学术期刊的“比重”不同。

出版前的非正式样本

科研论文的草稿通常会在科学家之间传阅。这种出版前的非正式样本也会被共享,虽然现在人们会把它上传到网络上。不过,有些非正式文本也受到版权的约束。

非正式文本的档案库是互联网的数据库,研究人员把研究结果的早期报告放在这个数据库中。但是这些成果可能要经过几个月才能得以正式发表。不过这些数据库有些实行会员制,其他的可能不会有任何限制。

1991年,Paul Ginsparg建立了一个虚拟的图书馆,用来存储出版前的非正式样本。后来发展成为了公共科学图书馆(arXiv.org)这个开放存贮的在线服务网站,不过其存贮的主要是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定量生物学和统计学。2009年,公共科学图书馆每月的论文增长量达到5000篇每月,并且每日的使用率达到几万次。虽然只有很短的时间,但是它已经成为了获取高能物理领域最新研究报告的首选。虽然其他领域也出现了类似的服务,但是没有一个可以超越公共科学图书馆。

开放存贮和科学出版

虽然二战以来出现了科学信息的爆炸,但是直到20世纪80年代科学论文的数量以及获得这些信息的费用才成为了获取当下研究成果的最主要障碍。自从那时起,每隔7-10年,获取每篇论文的费用就会翻一番。

而开放存贮似乎是要打破获取科学信息的经济障碍,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开放存贮采用的是基于社区的方法,作者发表的论文或者其他材料可以允许其他人自由使用。

这不同于以前的常规模式,以前作者会把版权让渡给出版商以获得论文发表的可能,而出版商则利用这种版权来限制人们的使用,除非人们购买了这本出版物或者购买其中的文章。虽然在西方某些国家(比如北美和西欧地区),个体科学家可以通过他们隶属的组织获取这些科学信息和科学论文,但是其机构也需要为购买这些数据支付一定的费用。而在发展中国家,只有隶属于经费充足的科研机构的个体科研人员才有可能获取这些信息。

21世纪的前十年见证了科学研究文献开放存贮的发展,特别是在医学领域。有时候资助方也要求这些成果能够放在开放存贮的网站上。但是开放存贮未来发展的经济动力还不清晰,特别是对于社会科学来说,它们可能无法获取足够的经费。

(整理自Encyclopedia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ommunication)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28002-728114.html

上一篇:牛津共识与回归科学精神倡议
下一篇:科研与科普结合
收藏 IP: 115.170.41.*| 热度|

2 曹聪 赵序茅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6 13: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