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pusuowdp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pusuowdp 我的自由天地,科普,评论,社会资本,新媒体,不一而足,势要弄出点小浪花。

博文

《科普研究》学术沙龙概述

已有 2769 次阅读 2013-9-9 18:03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沙龙

9月6日,《科普研究》编辑部召开了主题为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科学普及的学术沙龙活动。活动中邀请到了众多专家共同分享他们的所思,所想和所做。

国家行政学院的程萍教授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五个角度探讨了科普与创新的关系。她通过研究提出了一些问题(生活复杂性,危机高发性,方式互动性,供给平衡性和科普真实性),一些转变(理念,主体,内容,方式,空间,重心和时机),一些挑战(国际竞争,创新难度,专利封锁,顶尖人才缺乏等)以及机遇(第六次科技创新,转型升级,文化科技产业发展和民生科技等)。

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任福君通过大量的数据介绍了新媒体发展现状与趋势。

央视动画公司总经理的王英认为目前我们缺乏对科普如何走向公众的探讨,同时也缺乏像样的科普文学。在媒体突破方面,他谈到美国的突破在电影,日本的突破在电视,韩国的突破在网络,而中国要有所突破,必须重视网络。动画、科普和新媒体可以是三位一体的。但是要注意内容的拓展,注意新媒体的特点,新媒体的泛在效应(任何人可以在何时何地利用新媒体),但是更要注重平台的搭建从而为草根的介入创造机会,以及对象的问题(及情趣与兴趣,人化,物化,个性化)。

中国科协信息中心的王宇光从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的角度分析了科普的传播效果,他认为策划要重创性,内容要求精致,传播要靠协作。同时他还对该活动的宣传推广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吴晨生副所长利用Zipf距离等方法对科普网站进行了分析。

而果壳网的吴鸥则通过案例介绍了科学传播的契机和实力分析。她阐述了果壳网是如何策划科普话题的,以及果壳网留言粉碎机等16个频道的特色。

中科院的肖云教授则从自身工作的角度探讨了新媒体时代科普的机遇与挑战。

北京邮电大学的曾静平教授分析了大媒体时代科普传播的品牌建构和传播渠道。

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张增一教授从研究的角度探讨了国外科技报道研究的方法和趋势。

科技部的邱成利博士分析了新媒体出现的原因,即需求,创新的突破和技术的发展等。同时他也和各位分享了他对新媒体的一些感触。他认为新媒体科普要注意图文并茂,幽默,风趣和个性化。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28002-723522.html

上一篇:香烟:警示标签没有告诉你的-第十七章-吸烟和内分泌系统
下一篇:七大事件之一
收藏 IP: 210.14.119.*| 热度|

3 曹聪 武夷山 史晓雷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9: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