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迷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mpenguestc 网络空间做伏枥老马,志在千里育识途小驹!

博文

实验室女生多了有那么可怕吗 精选

已有 42900 次阅读 2014-4-14 23:16 |个人分类:问道研途|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科研, 女生

曾在博文“研究生导师十年感悟”里提到我的实验室女生偏多,并总结了几条关于女生的科研优势所在。上周四下午,学院举行了面向大三学生的科研团队考研宣讲会。会上,我还专门谈到了实验室女生越来越多,并调侃的语气抛出:“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找女生,买一送一”等观点。因为,找了一个女生,可能还有男生暗中发挥“科研助力”的作用。当晚,就有人匿名在我的另一篇博文“本科生里的卧虎藏龙”里留言,评论如下:

[41]a527  2014-4-10 22:18

彭教授你好,我觉得您的实验室女生太多,是现在最大的缺点。首先,实验室女生太多,没有学术氛围,不能很自然的讨论与争论一些问题等等,女生会感觉是累赘,其次,女生在其未来的职业发展上受限,很多女生将来都是相夫教子为终点。所以,我作为一名男生,希望在短暂的三年研究生期间,可以结识更多在科研发展道路上的益友,感受更纯粹的学术氛围,希望彭教授以后,宁缺毋滥!!”。

这条评论第二天就被人转发到学校内部网站——清水河畔BBS还稍稍引起了一场关于性别“歧视”的热议。

我估计这条匿名(a527)评论可能是本校在读或已报考本校的研究生。其实,几年来实验室女生基本来源于推免生。理工科院校里虽女生少,但女生的学习成绩排名相对靠前。因此,推免读研的几率较高。其次,女生比男生有“心计”,如果有推免的可能,女生一般会提前联系导师。男生则不同,大部分到了推免时间的最后期限才可能匆忙找导师。我实验室的推免生,大部分是在上课期间或学院的考研宣讲会后,就开始提前联系的学生。

一、针对评论的观点之一:实验室女生多,没有学术氛围,不能很自然的讨论与争论一些问题等…

我个人认为这条是不成立的。讨论学术与科研问题,为什么要区分性别呢。就算在学术或科研问题上,你的观点占了上风,也不一定要害怕得罪女生。相反,你的某些观点正确,具有压倒优势,女生是不会“记仇”的。

二、针对评论的观点之二:女生在其未来的职业发展上受限,很多女生将来都是相夫教子为终点

未来职业的“受限”,不等于在研期间各种科研综合能力的受限。所谓科研综合能力,不仅仅限于设计一块小“板子”,快速完成一小段软件功能的“代码”编写等。科研能力应该包括更广的方面:阅读面,知识面,汇报交流能力,写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传授知识、组织科研活动能力等。如果要按体力活或一个技术工人来衡量,男生所谓的“动手”能力可能优于女生。然而,在以上提到的科研或学术的综合能力方面,女生并不一定处于弱势。

学科、领域不同,对性别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从大方面来说,IT领域涉及材料、器件及系统,小的方面来看,无非是软件、硬件、工艺及实验等。因此,做硬件,男生可能有优势;系统设计,男生也可能有优势。但在基础研究、算法研究、软件仿真、实验研究等方面,男生不一定都比女生强。

另外,男生都希望自己早点“建功”立业,难于潜心某些不能立竿见影的“小事”。男生都希望自己尽早挣钱,养家糊口,担当“某些”责任。因此,能长期坚持某个领域的学术(基础)研究的学生(尤其是硕士生)不多。

所以,我认为男生做技术可能优于女生,而学术(基础)研究方面,女生不一定比男生差多少。

学院考研宣讲会的当天晚上,就有女生邮件联系我,说男生居多的工科院校里,彭老师喜欢(不排斥)招女生,是难能可贵的。因此,想联系2015年我实验室的推免生事宜…

实验室这几年女生确实越来越多了,但这不是我的本意,也不是我的错。主要原因:一是推免女生多了;二是实验室科研方向偏算法、软件及应用基础研究。另外,在招研的问题上,我确实不会刻意去在乎报考学生的性别差异。

相关博文:本科生考研动员会摘录



研究生招生与培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25437-784952.html

上一篇:本科生里的卧虎藏龙
下一篇:绽放在讲台上的美丽人生
收藏 IP: 118.112.221.*| 热度|

33 郑永军 赵斌 徐大彬 蔡庆华 吕喆 苗元华 谢力 刘淼 徐兴涛 唐凌峰 王府民 李东风 周嵘 肖振亚 孙学军 张强 陈沐 褚昭明 白悦辰 赵理 赵美娣 齐国臣 姚强 谢旭良 王亚娟 杨玉玲 王小平 姚远程 zouzoukankan biofans DXY1234 xiangyu123 naliece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21: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