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迷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mpenguestc 网络空间做伏枥老马,志在千里育识途小驹!

博文

“破五唯”后,博士研究生该怎么培养? 精选

已有 13396 次阅读 2021-1-31 18:31 |个人分类:问道研途|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早在2018年底,教育部就发出了关于开展清理“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的通知。2020年2月,为解决科研院所特别是高校专利存在的“重数量轻质量”“重申请轻实施”问题,以及“破除论文‘SCI至上’”,教育部、科技部连发两文,明确要求科技评价、人才评价要破“五唯”。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引起了科技界的热议和大讨论。近期,教育部等联合六部门再次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具体涉及八个方面共计20条指导意见,同样也涉及到了如何“破五唯”及建立合理的教师及科技人员分类评价机制等。

“我们破除了‘五唯’,接下来要立什么?作为科技界委员,我们感到很迷茫。”2021年1月29日,省政协委员、西南石油大学秦启荣教授在四川政协小组会上犀利发问。他强调科技创新需要新的“指挥棒”,要尽快建立新的科技评价制度!而这个新的科技评价机制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未来具体科技活动中不断去总结和完善。

那么“破五唯”对于在读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会带来什么影响呢?所谓“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五唯中,帽子、职称、学历、奖项等与在读期间的研究生可能基本沾不上边,主要是在“唯论文”这一唯。

“破五唯”前,毕业靠论文,特别是发高影响因子、高被引SCI论文等,并与在读期间学生的奖学金评定及各种荣誉直接挂钩。还有毕业生的选留和人才引进等,无一不是与发表论文挂钩的。对于导师培养研究生质量的评价,主要也还是看论文、专利数量等;另外,各个机构、行业学会等每年的“优博”评选,也主要是看发表论文质量。

大家似乎已经习惯了执行多年的量化评价体系那么,唯一的“一唯”被破掉或削弱,那毕业和培养质量看什么。也许有论文发表的基本要求,至少还能让学生有那么一点点毕业条件的约束和压力

最近,知乎上有在读学生讨论以上问题,并列举了几条关于“破五唯”后的现象和对未来学术生涯的影响,具体提到以下:

1)少数高校因为“破五唯”取消了对博士生毕业要发文章的要求;2)“破五唯”意在让科研工作者少灌水,多发高质量的代表性工作;3)很可能导致这一届博士生辛苦几年摸索出的初步成果被移交到下一届师弟、师妹手中继续深入研究,最终实现导师发高水平论文的目标。

讨论中还谈到,对只想拿一个学位毕业后找工作的同学来讲关系不大,而且不再为达成毕业文章目标而苦苦煎熬。但对想走学术道路的博士生来讲,“一将成名万骨枯”,就不知道你是那个“将”还是那个“骨”了。

无容置疑,破后立什么及如何评价等问题,还是落在如何对博士生的分类培养和分类评价上。

工科研究生主要集中在专业技术和工程领域的研究,如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的基础研究,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民生以及国家战略需求等应用基础和工程技术研究等。

我们知道,基础领域是需要潜下心来做研究,要有“十年甘坐冷板凳”的意志和毅力,科研产出可能会更看重高质量论文及国际学术影响力等。问题是,博士生毕业年限一般有基本限制,那能做到无限期吗?

对于应用研究,虽没有高质量的论文发表,但却较好地解决了工程应用和核心技术问题,这个谁说了算,提供佐证的支撑材料哪里来?还有从事GF、JS应用研究的呢,就更加不能采用解决一般民生问题的共性技术研究来做评价。

另外的问题就是,做什么类型和性质的研究,很多时候不是学生所能决定的,进入研究生阶段后基本由导师个人的研究课题性质所决定。导师主要方向是偏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或其他工程技术的话,学生哪怕不喜欢,不擅长此类研究,也只能硬着头皮跟着干,为了毕业也得坚持走下去。因此,博士生选择什么样的导师也很关键,这决定你博士生涯和未来朝着什么方向发展。

除非进入到一些大的课题组,各类研究条件和平台都能具备的话,组内可根据学生特长做适度调整。但现行的高校科研模式下,这种大团队不是很多,基本属于各自为阵。这一点可能与科研院所的研究生培养有些不太一样。

还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现在博士导师是越来越多,而博士生名额的增长幅度不大,导师招进来的学生也不是很情愿让给别人去指导。

总之,破“唯论文”不是不要论文。对在读博士生来说,不管有没有要求,论文是一定要学会写的,这对后续是否从事科研和技术研究,都百益无害。

当然,博士在读期间也不能只会写论文。具备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及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恪守学术道德、学术诚信及行为规范,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及学术视野开拓等都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关于研究生培养,导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立德树人的大前提下,新时代背景下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依然是值得每位导师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思考、探索和实践。

end.jpg

my2dcode.png

长按/扫一扫二维码,敬请关注“闻道研学”

相关博文:

[1] 读研的时间尺度

[2] 考研后夜,话考研

[3] 男博士难道都害怕“留学孤独症”吗?

[4] 招博士,你更看好哪一类报考者

[5] 招博士,切忌饥不择食

[6] 研究生是导师的科研帮手还是合作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25437-1269904.html

上一篇:也谈工科专业类教师的课程思政
下一篇:十年坚持,为自己点一次赞
收藏 IP: 182.149.157.*| 热度|

34 李东风 卜令泽 杨正瓴 周忠浩 郑强 曾杰 张北 黄健 刘立 郑永军 姚伟 徐长庆 王崇臣 左小超 王善勇 马臻 徐志刚 肖慈珣 孙颉 曾泳春 黄永义 杨顺楷 褚海亮 王安良 吴嗣泽 宁利中 吕泰省 吴晓敏 李毅伟 张淑扬 杜占池 马军 崔锦华 姚攀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19 13: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