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 Yonggang’s blo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hangyg @ =>:Welcome to my blog

博文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在上海隆重召开

已有 4408 次阅读 2009-11-9 17:02 |个人分类:自然资源学会|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10月9日至11日,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和上海师范大学共同主办的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09年学术年会在上海举行。来自全国148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近600名代表围绕“谋划资源科学发展,加强资源安全保障”展开了一系列学术交流,这是资源科技界的又一次学术盛会。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开幕式在主席台上就座的领导和嘉宾
  特邀报告 精彩深刻
  10月10日,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拉开帷幕。孙鸿烈院士、石玉林院士、程国栋院士、刘昌明院士、李文华院士、王浩院士出席了学术年会开幕式。上海师范大学常委杨卫武教授主持开幕式,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长刘纪远研究员、上海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周鸿刚教授、副校长丛玉豪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
  本次年会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所长王浩研究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所长成升魁研究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李善同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循环农业研究中心主任高旺盛教授作大会报告发言。
  成升魁以“资源科学发展与国家战略需求”为报告题目,从资源科学发生发展源于国家需求和国内外对资源的科学认识的深化,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的建立与发展促进了资源科学的发展与完善,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综合研究是新世纪资源科学发展的主要任务等三个方面予以重点阐述。为资源科学的今后一个阶段的发展以及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未来工作与研究重点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成升魁研究员作主题报告 
  李善同以“‘十二五’及2020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分析”为题,重点分析了“十二五”及到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化、资源环境变化等的基本趋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因素的变化研究对“十二五”及中长期发展可能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应对这些风险和挑战、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等,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政策建议。
  王浩以“变化环境下水资源综合应对的几点思考”为题,从全球变化对水循环及伴生过程的影响、全球变化对水资源系统的影响、变化环境下我国重点地区水资源综合应对、变化环境下我国重点领域水资源综合应对、变化环境下我国水资源管理的综合应对等五个方面做了全面的阐述,提出了八个方面的应对措施,引起代表浓厚的兴趣。
  高旺盛以“中国循环农业发展理论、模式与技术途径”为题,从循环农业背景与理论认识、中国发展循环农业的必要性、中国循环农业基本模式、中国循环农业发展展望等方面做了重点阐述,提出了循环农业领域需深入研究的若干重点问题。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张福锁教授主持了大会特邀报告。
  专题分会场 亮点纷呈
  本次年会共设立了10个专题分会场和三个论坛,即“城乡土地配置与新农村建设”、“水资源保护与综合治理”、“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与两型社会建设”、“污染控制与资源保护工程”、“海洋与海岸带资源保护与利用”、“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循环经济”、“长三角地区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湖泊型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与质量目标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资源环境信息科学技术前沿与应用”,以及“资源学院院长论坛:资源、环境和地理的学科建设与发展”、“资源环境科技期刊论坛:期刊论坛:引证、抄袭与剽窃的界定”、“第四届资源科学博士生论坛:立志资源科学,保障资源安全”等。
  “城乡土地配置与新农村建设”分会场共有17位代表做了学术报告发言。研讨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即土地评价与土地利用规划、农村空心化与农村土地整治、土地集约利用与城乡建设、土地优化配置与区域统筹等。该分会场由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承办,这是近5年来,该专业委员会主办或承办的第10次重要学术研讨会。
  “水资源保护与综合治理”分会场,有15名代表做了报告发言。水资源专业委员会除了每年承办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学术年会分会场外,近5年来,还承办了中国科协在新疆、武汉两次学术年会分会场的学术交流活动。同时,该专业委员会每年主办一次的“中国水论坛”,以其规格高、规模大、学术氛围浓厚,受到了水科学界领导和专家的积极响应,充分显示了学术会议的品牌效应。
  “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与两型社会建设”分会场共有25名报告人。报告内容涉及到土壤、肥料、草地、森林、养分管理、生物技术、空间信息等多个方面。代表来自21个单位,代表中有20余名院、校领导。会议期间,还召开了这个自然资源学会农业资源利用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大会,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张福锁教授任该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
  “污染控制与资源保护工程”分会场有11个学术报告。代表围绕石油采掘引起的污染土地的修复与安全利用、植被修复与环境保护、土壤肥力、雨洪管理、造林碳汇量等做了学术交流,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海洋与海岸带资源保护与利用”分会场的12个学术报告,主要就海岸带的冲淤演变及影响因素、海滩土地改良和滩涂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海洋资源的种类、变化及统计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充分的讨论。
  “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分会场有18位代表从旅游资源国标产生过程、新时期旅游资源概念和内涵、旅游资源信息系统和数据库建设、旅游生态、旅游经济等多方面做了学术报告发言。代表们进行认真讨论和交流,同时对成立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旅游资源专业委员会、旅游资源国标修订等问题形成共识。
  “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循环经济”分会场有18个学术报告,重点围绕区域循环经济理论、低碳经济理论、世界资源研究、重点资源研究、典型区域资源与生态研究、生态补偿机制、资源立法以及生态文明等学术领域,开展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展示了代表的最新研究成果。该分会场由资源经济研究专业委员会承办。会议期间,该专业委员会还顺利完成了换届工作。
  “长三角地区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分会场有20个学术报告,主要围绕长三角地区的环境与灾害、经济发展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土地利用等方面开展了深入探讨。
  “湖泊型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与质量目标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分会场有20个学术报告,重点围绕流域水污染控制与综合管理、水生态功能分区、景观生态评价和环境建模、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与测量、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领域,开展了深入的交流与研讨。
  “资源环境信息科学技术前沿与应用”分会场有35个学术报告,重点研讨了RS/GIS数据处理的技术前沿、利用遥感与GIS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利用GIS分析我国产业结构变化等内容。尤其感到欣慰的是,一批年青的科研人员展示了自己在GIS研究方面的相关成果。
  院长论坛有来自全国30余家资源和环境学院的院长和其他领导参加,刘纪远理事长和沈镭秘书长参加了院长论坛,有12名院长作了重点发言。主要围绕学科建设与发展、资源研究与人才培养要强调区域特色、资源研究要强调地学基础、加强学生的地学基础的培养等开展讨论。会议还建议要进一步拓展论坛主题、扩大教育工作委员会的成员等。
  院长论坛分会场
  “资源环境科技期刊论坛:期刊论坛:引证、抄袭与剽窃的界定”以其主题的时效性、鲜明性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关注。拟在明年的学术年会大会报告中,增加相关大会报告。建议学会联合全国20多个资源科学类期刊,成立资源科学期刊工作委员会。
  资源科学博士生论坛一直都是学术年会的亮点。有120余名研究生参加了学术交流。大家就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城市水权分配、资源流动、气候变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旅游资源评估等内容做了专题报告,何希吾研究员、封志明研究员、石敏俊教授、康建成教授、姜鲁光副研对研究生的报告作了精彩点评。会议建议:今后将论坛更名为“资源科学研究生论坛”,注重学科交叉、鼓励创新;建立资源科学研究生的长期学术交流机制,如成立全国资源科学研究生联合会,规范现有的资源科学博士生论坛网站等。
  在资源科学博士生联谊会上,上海师范大学的同学们还为大家呈现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精彩节目,把本届博士生论坛活动推向高潮。
  服务会议 展示志愿者形象
  会议期间,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与上海师范大学联合招募的70余名研究生志愿者为会议提供了志愿服务,主要任务包括联系特邀嘉宾、联络分会场、会议报到、会议接待、会议记录、担任颁奖礼仪与路线指引等,承担了大量的会议筹备工作,为会议的圆满召开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充分展示了高素质志愿者的良好形象。
 在年会闭幕式上获得“青年优秀论文奖”的部分代表
  会议闭幕式由沈镭秘书长主持,成升魁常务副理事长作了大会总结。刘纪远理事长向上海师范大学颁发了“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志愿者上海师大工作站”等牌匾。会议还颁发了30位“青年优秀论文奖”证书和70位志愿者证书等。
刘纪远理事长向上海师范大学赠送纪念牌
成升魁副理事长向上海师范大学颁发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志愿者工作站牌匾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供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24-269749.html

上一篇:第四届资源科学博士生论坛通知(第2号)
下一篇:蜗居的房奴人生:今天是否真该出手买房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1: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