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中的一个模式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xun 本博将以数学杂文为主,科技杂文为辅,其它杂文为补。

博文

NASA的盲人黑人工程师马可·米登

已有 10263 次阅读 2012-4-30 09:11 |个人分类:航天人|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工程师, 遥感, 黑人, 盲人

作者:蒋迅

对于很多正常的人来说,盲人是残废人。他们能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就行了。但其实不是这样的。有时候,盲人也能做出许多你我所不及的惊心动魄、震惊世界的事情来。我今天就想介绍一位这样一位盲人。本来想在10月15日“国际盲人日”发的,现在改在今天来发。仅以本文向他和所有的为社会做出贡献并坚持正义的盲人表示敬意!

正当飞船即将从国际空间站飞回陆地的时候,一套新的信号接收仪器必须完成从设计、建造、安装、调试和工作的一套动作。而这一起竟然是由一位黑人盲人领导完成的。


联盟号TMA-12正在与国际空间站对接 (Source: NASA)

2008年10月俄国联盟号飞船TMA-12号执行国际空间站飞行任务已经半年了。两名俄国宇航员和一名太空游客即将返航。一切似乎都按部就班。对于至今为止最年轻的指挥长沃尔科夫 (Sergey Volkov) 来说,第一次执行太空飞行任务一定能善始善终。但是地面上的俄国指挥中心人员正在紧张地考虑一个棘手的问题。前两次联盟号飞船 (TMA-1011) 在返回时都出了状况。这次会怎样呢?

俄国宇航局确信,他们需要得到飞船在返回大气层时的遥感勘测数据,而这在事先是没有计划的。俄国人决定向美国航天局求助。美国航天局得出现有商业公司和合作夥伴都不具备条件完成这个任务的结论,因为所需的VHF下行频率不在通常的太空探索的遥感勘测范围里。于是立即向它所属的各个有关部门发出了通知,征集解决办法。美国航天局负责航天运行的副局长威廉·格斯腾迈尔认为,国际空间站需要一个稳定可靠的联盟飞船。如果能帮助俄国人的话,将有助于双方的合作。

此时,在美国航天局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微波通讯研究室的电子技术工程师马可·米登 (Marco Midon)“看”到了这条消息。米登在这里工作已经11年了。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对他来说实为不易,因为他是一位黑人。在他还是一个婴儿的时候,他在培养箱中没有被采取保护眼睛的措施而致盲。因为自己是盲人,米登从小就立志要帮助盲人最大限度地与人交流。1992年他进入佛罗里达国际大学。在学校最后一年的夏天,他得到了一次在NASA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提供的专门给残疾人的十个星期的实习机会。这次机会对他来说及其重要,因为他一直就想到NASA工作。本科毕业后,他继续在佛罗里达国际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主攻计算机技术对视力缺陷者的辅助课题。硕士毕业后他真的实现了到NASA工作的愿望。在NASA,他学到的知识里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他把随身携带的语音识别期、计算机、扫描仪和手机当作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米登 (左) 与霍尼韦尔 (Honeywell) 的工程师积姆·艾文斯 (Jim Evans) 在美国驻希腊大使馆里正在组建用来接受联盟号飞船的信号的仪器。
(Source: NASA)

在看到NASA的通知后,米登立即意识到他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真正需要回答的问题是,能否在所给得时间里完成这个任务。”他说。他的计划是建造一个低消费的移动系统以便工作人员可以顺利安装到联盟号飞船将要经过的地方。“真正的问题是,是否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这个计划。”米登说。

NASA批准了米登的计划。这时,距离联盟号飞船飞返航还有四天时间。在得到NASA批准之后,米登第一步是确定他能够得到必要的仪器。米登给一个一个零售商打电话。每处得到的都是肯定的答复。他立即要求零售商加急送货。

同时,米登与NASA位于弗吉尼亚州瓦罗普斯飞行基地 (Wallops Flight Facility) 的人员联系,以确保他的计划可以在那里测试。

一天后,米登要的仪器全部到货。在瓦罗普斯的工作平台也准备完毕。米登带着仪器到达瓦罗普斯。与此同时,NASA与俄国航天局联系,俄国人同意从正在和国际空间站对接中的联盟号飞船上发出两次试验信号。这两次信号极为重要,因为在最后的三天里,米登只有这两次测试接收的机会。

第一次测试失败了。飞船的信号几乎一点都没有收到。米登镇定自若,他熟练地调整了仪器,使得它能接收更微弱的信号。终,第二次测试成功了。这个关键一步在一天之内完成。

就在米登调测仪器的同时,NASA的工程师们紧张地搜寻最佳接收地点。他们圈定了三处目标:土耳其、北非和希腊。在研究了飞船的预定轨道之后,他们确定雅典是安装仪器的最佳地点。这时,距离飞船着陆不到48小时。

10月22日,米登和霍尼韦尔的工程师基米·艾文斯 (Jim Evans) 带着所有的仪器到华盛顿-巴尔帝摩国际机场准备出发雅典。这时他们发现有一件仪器比登机所允许的重量限制多了12英磅。他们决定自己带上其它的仪器先走,由其他同事来解决剩下的这件仪器的运输问题。他们发现,没有一家航空公司能保证按时将此仪器送到雅典。是霍尼韦尔的另一名工程师哈利·沈克 (Harry Schenk) 只好亲自带着仪器飞到雅典。


沈克 (右) 在最后时刻飞到希腊,确保他们的仪器顺利到位。
(Source: NASA)

当米登和艾文斯到达雅典的时候,距离飞船着陆不到24小时。

他们直奔美国在雅典的大使馆。按计划,米登的仪器就将安装在大使馆内。从下午到晚上,他们紧急安装仪器。沈克即时赶到。终在夜里10点钟,接收系统完全安装完毕。这时,距离飞船着陆不到8小时。

三人这时已经极度疲倦了,他们找了一家旅馆稍做休息,然后在凌晨4点钟赶回大使馆。这时,距离飞船着陆不到2小时。

他们突然发现有一个接收器不工作。他们意识到这是因为房间没有空调而导致仪器过热。一位在使馆的海军陆战队队员找来一个电扇。在把电扇开动以后,仪器终正常工作了。

他们把天线架设在房顶上,对准了飞船将飞过的方向。飞船的轨道角度非常低,只有8.5度,而大使馆又正好在一个谷底。这时,他们已经做完了全部能做的事情。能否成功地接收到飞船的信号只有天知道了。

早上6点刚过,系统开始接收到了飞船传来的微弱信号。两分钟后,信号越来越清晰并持续了一分多钟。米登估计至少应该有90秒钟的信号可以使用。他们的努力终成功了!

在受到NASA和国际空间站的表扬之后,米登谦虚地说,“也许我是那个最初想出这个办法的人,但许多其他人的热心帮助才使得这个设想得到成功。”

现在米登是NASA负责NASA地面站中无线电信号频率方面的设计和组装工作的首席系统工程师。他在NASA 的太阳动力学观测站 (SDO) 和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 (LRO) 两项任务中都做出了关键性的贡献。他并担任位南极洲的麦克默多地面站的首席系统工程师。这里有一段米登的YouTube视频:http://www.youtube.com/watch?v=9R9TdtopdVk。这是NASA在2010年“美国黑人历史月”(二月) 中对他的采访。他告诉人们,机会在那里,去做自己要做的事情。有思的是,他的孪生兄弟劳尔·米登 (Raul Midon) 也是一位盲人,现在成为了一名著名的爵士乐歌手。他们的成功正说明了这一点。

这是笔者【NASA人的故事】系列中的一篇。请到这里继续阅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20554-565144.html

上一篇:太空中的几何形状
下一篇:【数学都知道】2012年5月2日
收藏 IP: 23.118.54.*| 热度|

13 蔣勁松 吕喆 齐伟 柳林涛 郑智捷 武夷山 杨正瓴 於鑫 庄世宇 李宇斌 段洪涛 zdlh stoneblue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6 18: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