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先碧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byang 先后毕业于南开大学和北京大学,供职于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博文

世界上十大最美火车站

已有 8327 次阅读 2015-1-4 10:18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年底了,不少人选择坐火车回家过年,抢购火车票的热潮又开始了。忙碌奔波的时候,你是否停下脚步看看身边的火车站呢?在不少地方,火车站都是一座城市的重要地标之一。接下来,就让我们去看看世界上十大最美的火车站吧!




1.阿托查火车站

所在城市:西班牙马德里

特色:候车大厅就像一座热带雨林花园。在这里候车的旅客,可以坐在荷花池畔的长凳上,悠闲地欣赏绿色景观,好整以暇地等候火车的抵达。




2.罗西奥火车站

所在城市:葡萄牙里斯本

特色:纯白色的建筑物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相互交缠的马蹄铁造型大门、位于顶楼的小钟塔,以及造型繁复精致的雕刻装饰,使得这里不愧是葡萄牙曼努埃尔风格的最佳代表。



3.西鲁克兹火车站

所在城市:土耳其伊斯坦布尔

特色:该车站充满异域情调的香气和色彩。建筑师奥古斯特是一位喜欢奥斯曼建筑的普鲁士人,他主持设计了这座东欧风格的建筑,并于1890年投入使用。




4.国王十字火车站

所在城市:英国伦敦

特色:这个车站是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故事书的标志之一,该站有时候会因游客和哈迷停下来拍照或是尝试推行李车穿墙而导致拥挤。这个火车站是一个美丽的历史建筑。它里面的设施很现代化。车站里面的9 3/4站台有一个购物车,一半嵌在墙上,为了重现哈利波特电影中的场景。




5.联合火车站

所在城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

特色:进入联合车站,就有如进入了时光隧道,已仿佛回到百年前仍以铁路为主要远程交通工具的开拓期美国。该站带有简化后的南欧式宫庭建筑情调,从豪华的吊灯到拱型门窗走道,散发着幽雅古典之情。




6.大中央火车站

所在城市:美国纽约州纽约市

特色:大中央火车站是世界上最大的火车站,占地49英亩。候车大厅里的主楼梯按照法国巴黎歌剧院的风格,大厅的拱顶由法国艺术家黑鲁根据中世纪的一份手稿绘制出黄道12宫图,共有2500多颗星星,星星的位置由灯光标出,一通电源便满目生辉。




7.巴黎北站

所在城市:法国巴黎

特色:巴黎北站充满历史气息,极具艺术特色。巴黎北站于1866年完工,位于巴黎市中心第十区,是巴黎连接欧洲北部各大重要城市的起点,车站建筑上有23座分别代表阿姆斯特丹、维也纳和其他欧洲目的地的雕像,这令它成为欧洲最繁忙也是最漂亮的中转站。




8.圣本图火车站

所在城市:葡萄牙波尔图

特色:号称葡萄牙最美的火车站,1916年建成,整个建筑带有法国文艺复兴气息,里面镶嵌在墙上的两万块蓝色主调手绘瓷砖使其成为唯一,这些蓝瓷作品是艺术家乔治·拉索所绘,大部分反应的是葡萄牙交通史和王室生活的主题。火车大厅几乎就是个蓝色世界。四面墙上全是“色白花青”的瓷砖壁画,场面相当壮观令人难忘。




9.中央火车站

所在城市:芬兰赫尔辛基

特色:中央火车站是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整座城市的地标性建筑之一。整座建筑充满波罗的海的浪漫风情,是一件精湛的艺术品。中央火车站位于曼纳海姆大街东侧,面积庞大,外表古老。火车站设有正门和西门,其中以正门最有气势,高大的人形雕像立于两旁,上方有拱形格子窗。




10.达尼丁火车站

所在城市:新西兰达尼丁

特色:该火车站以其宏伟壮观的建筑群和富丽堂皇的内饰而被新西兰人津津乐道。火车站是使用科孔加玄武岩建造的,然后以奥玛鲁石灰岩为装饰面。


(本文已经发表于《科学画报》微信。从手机上阅读更方便,手机阅读链接为: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NTE4NTUwNQ==&mid=204482952&idx=1&sn=8ea6d0f3d289925a0de368d669694126#rd 

《科学画报》微信每日都有精彩科普文章更新,若需关注请微信搜索“科学画报”或kxhbcx,或扫描以下二维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850-856267.html

上一篇:中国科研能力最强的十所大学(根据自然指数排名)
下一篇:中国内地9所高校入选世界大学400强
收藏 IP: 101.231.71.*| 热度|

8 蔡小宁 杨正瓴 李璐 鲍海飞 刘淼 孙永昌 曹小晶 crossludo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08: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