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景嵩文库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swen

博文

东汉王朝对外的武功——读史偶记(25)

已有 5503 次阅读 2013-7-13 09:16 |个人分类:温景嵩文库|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武功, 对外, 读史偶记, 东汉王朝

                                               

 

 东汉王朝对外的武功

——读史偶记(25

 

 温景嵩

201371013日写于南开园)

 

我们在前面的文章中,从吕思勉先生的《中国通史》以及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两本书里的论述里,已经知道东汉王朝的国势要比西汉王朝的国势为弱。然而非常幸运,此时的外患也比西汉时期为弱。这点也有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为证。在他的书中钱先生说道:“自匈奴主力为西汉王朝的汉武帝时的卫青与霍去病击破,一直到东汉时期,实际上中国并无严重的外患。所以,东汉的窦宪在东汉初期的和帝时代北伐匈奴,虽也获得了胜利,但比起卫青与霍去病要容易一些。”尽管如此,我觉得这一时期的对外武功,仍不应忽略。对此,吕思勉先生的《中国通史》则有比较详细的报道。在吕先生的这本书中他说道:

“在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时期,在公元48年匈奴终于开始分裂为南北两匈奴。此后,北匈奴日益混乱。公元89年,南匈奴单于上书东汉王朝,请求合并北庭。此时的东汉王朝是仍属初期的第四位皇帝和帝时代,然因和帝年幼,政权乃由其母后窦太后执政,后兄即窦宪。刚好此时窦宪犯法,窦太后乃令其北伐匈奴以立功自赎。窦宪遂被任命为大将军,出兵击破了北匈奴。后年窦宪又大破之于金微山(其地大约是今蒙古的西北的阿尔泰山)。北匈奴自此远遁西逃于欧洲,不再能为中国之患了。”

吕思勉先生接着就谈到了东汉时期的西域问题。他说:“西域的东北部原是易受当时的匈奴控制的。其西南部则自脱离西汉王朝都护的管辖后,强国如莎车,于阗等,起而攻击他国,意图吞并。到东汉王朝初兴时,西域的其他诸国多愿遣子入侍,请求都护,光武帝不许。到光武帝之子明帝时代,才遣班超出使。班超智勇兼备,只带了少数人就出使西域。他调发诸国的兵,以征讨不服。至公元91年而西域平定。东汉王朝复设都护,以超为之。”

关于窦宪,我们在前一篇的文字里,在谈到史学家和汉赋诗人班固随大将军窦宪北伐匈奴时,已经对窦宪的情况有所介绍,此处就不再重复。

关于班超,此处则应再多介绍一点他的实情。应该说班超也是东汉王朝一位著名的将领,而且还是一位外交家。他出身文人仕家,恰巧也是东汉史学家班彪之子,是刚刚谈到的史学家班固之弟。所以人称他们父子三人为“东汉三班”,正好和“西汉文章两司马”相对应。不过西汉时代的两位司马先生却并没有血缘关系。有如此出身的班超,自然和他的哥哥一样,自幼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然而他却有更大的志向。自从其兄班固受诏入朝为官以后,他遂与其母也搬入京城洛阳。因为家贫,班超乃为官府抄写书籍谋生。有一天,他对抄写书籍感到厌烦,不觉投笔道:“大丈夫当效傅介子和张骞,立功于异域,焉能终生久事笔砚乎!”有人就讥笑他少不经事,出此狂言。班超就回答道:“小子岂知壮士之志哉!”于是班超就毅然决然果真投笔从戎了。“投笔从戎”这个典故就出自于此。汉明帝时,遂命班超随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窦固看他一表人才,甚是不凡,遂命他单独去攻打伊吾(在今新疆哈密一带)。班超果然大败敌人于伊吾,窦固对此非常赏识。遂即又派他进一步收抚整个西域。班超受命后,他先出使鄯善国(在今新疆东南部),开始时他受到鄯善国王的欢迎。然而不久,匈奴也派使者联络鄯善国。鄯善国王对班超的态度乃变冷。班超遂即连夜与随行的36位随从商议对策。在商讨之中,班超断然说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于是他们就果断地决定连夜行动,奋起而灭掉了匈奴来出使鄯善的使者。次日,班超遂持匈奴使者的首级来见鄯善王,鄯善国王大惊之下,遂不得不臣服于东汉王朝。班超的“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遂又和他的“投笔从戎”行为所创造出的名言一样,再次成为千古名句。班超也就同西汉王朝的霍去病一样,成为我国几千年历史中能够千古留名的又一位英雄人物。而且霍去病和班超一样,他也有一句千古名言,那就是:“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真是太巧了!真正的英雄人物,必然会有他们出自肺腑掷地有声的的豪言壮语!。

班超在西域三十一年,他不仅善用武力镇抚各国,而且也善于用外交手段,去联络收抚较远的西域各国,在他的努力之下,西域的五十多国,终于再度全部归顺于东汉王朝,再现了一百多年前西汉王朝汉宣帝时代的辉煌。班超遂被任命为西域都护,并被封为定远侯。到了永元十二年,班超因年老多病,上书朝廷请求还乡养老。并说:“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此时,其妹班昭也上书朝廷,帮助兄长班超求情。当时的汉和帝对此深为感动,遂允其还京,并拜班超为射声校尉。然而不幸,班超回到京城一个月后,就因病逝世。一代英雄就此永辞于世,然而他的英名,却和霍去病一样的永垂青史。两位英雄人物:一位是北伐匈奴的英雄,另一位是西通西域的好汉!班超死后,朝廷遂命其长子班雄继承他的职位,以慰班超的在天之灵。

现在谈西羌的问题。

从前年轻时候学历史,好像对此问题没有什么印象。对于平羌之乱的英雄——段颎更是一点知识也没有。他那个“熲”字,我还不知道究竟应该如何读法。在《新华字典》上也查不到这个字,直到查我那个《辞海》大辞典,才查到它。才知道此字的读音,和“颖”字读音根本不同,是读“炯”字的音。意义也和“炯”字相同。

真是奇怪!然而在钱穆先生的大著《国史大纲》却专门列出一节来谈西羌之乱。钱先生的这一节题目就叫做《东汉与西羌》。钱先生谈汉朝的外患问题时只有两节,另一节的题目是:《西汉与匈奴》。在钱先生的《国史大纲》那里,却没有西域问题的地位,也就谈不上张骞和班超两位英雄。而平定西羌的名将段颎的大名,钱先生却谈到了。钱穆先生真是位史学大家,和我这个门外汉确是不一样啊!下面就让我们跟着这位史学大家看一下西羌的问题在东汉王朝时是如何表现的。

在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的《东汉与西羌》这一节里,他先谈到:

“羌人叛汉,最初起于和帝之时(即东汉初期的第四位皇帝—温注)。实因护羌校尉邓训死后,边疆的吏治不整饬而起。然其声势并不能与西汉时期的匈奴声势相提并论。而汉庭竟也曾早有人提议放弃凉州,此议幸而受谏而止。此次的羌叛则历时十余年。汉兵则屯兵于此二十余万,旷日无功。羌虏皆骑兵,汉以步兵追之,势不能及,则彼能来而我不能往。西汉时期屯田之所以见效,是因先以骑兵去扫荡,敌已远遁,再去屯边继之。东汉初期则无此之优势,且其军旅之费已达二百四十余亿,并州与凉州则为之虚耗。

第二次羌变,则在顺帝永和年间之后(大体在东汉中期是东汉王朝的第八位皇帝——温注)。此时的羌寇遍及并,凉,幽,冀四州。军费又用了八十余亿。

第三次羌变,则在东汉王朝的晚期,即桓,靈二帝之时(此时已是东汉王朝倒数第三位和第二位的皇帝了——温注)。这时候则有大将军段颎出来平叛。段颎历经一百八十余战,终于大破东羌,羌祸遂平。然军费亦用了四十四亿。可以说此时的羌祸虽歇,东汉王朝的国力也就疲敝,接着就是东汉王朝不久的衰运来临。

(这三次羌变耗去的总的军费已达三百六七十亿之多,确是十分可观。但是我却不懂的是:西汉王朝的汉武帝他东征西讨打的仗应该不比东汉为少,实际上,汉武帝他开疆拓土打仗的规模应该比东汉王朝为大,所耗费的军费也应该比东汉为大,那为什么西汉王朝并没有因武帝之用武耗费军费巨大而衰败,反而是兴旺发达了呢?!

更进一步,与此有关的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现在的美国人他在全球到处挑动战争,他的军事基地遍布全球,打遍天下无敌手,他的军费已达天文数字,全世界无人可比。可他也没有被其庞大的军费拖垮,衰亡下去,反而是全球第一的霸主;甚至可以说,军费不但没有拖垮美国人,甚至美国人反而是发了战争财,他们是随着战争而发家的,为什么我们这里东汉王朝只平定一个小小的西羌叛乱,其耗费的军费就会使这个王朝走向衰亡?这该怎么解释?还是钱穆先生夸大了这个问题?我真是不懂,希望哪位朋友能帮我解解惑,那才真是感谢不尽,谢谢了!——温注和温问。)”(此大段里的引语,均引自钱穆的《国史大纲》。)

关于东汉的大将军段颎还要补充一些材料,经在网上查到他更多一点的事迹,现在给在下面。

段颎,字纪明。西域都护段会宗之从曾孙。少时习弓马,有文武智略。尚游侠,轻财贿,等他年纪大了以后,才收敛脾性,读书识字。后举为孝廉,但也只做过一个小小的宪陵园丞,“掌守陵园,案行扫除”,最后才发达成为一位出色的将才。后人将段颎这段经历归纳成一句成语,叫做做:“折节好学。”段颎曾戍边十余年,屡破羌军,先后与羌军交战180次,斩杀四万余人,遂平定东羌。与东汉另外两位将军,张奂(字然明),以及皇甫规(字威明)并称“凉州三明”。汉灵帝时,官封至太尉,位极人臣。但后与宦官王甫,过从甚密。王甫因重罪而被处死,段颎也受牵连下狱,后自杀。一代英雄也就蒙冤而死,然而最后也被平反,为后代公认之东汉名将。就中如唐代杜牧曾著文说道:“周有姜太公,秦有王翦,两汉则有韩信,赵充国,耿恭,段颎,吴有周瑜,蜀有诸葛武侯,晋有羊牯,隋有杨素,本朝则有李靖,李勣,裴行俭等。如此人等,当此一时,其所出计划,皆考古校今,其秘长远,策先定于内,功后成于外,皆人杰也。”由此可见,段颎之英名,确是与各朝各代的名将并列,因而也是一位永垂青史的英雄人物。我从前年轻时学历史忽略了他,确是很不应该的事。幸而现在重学历史,才补上了这一课。有幸在我老年又重新认识到段熲——这位东汉时代的大英雄,也是一件令人颇为高兴的事啊。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85-707664.html

上一篇:两汉尤其是东汉的科学技术以及文化成就——读史偶记(23)
下一篇:大分裂时代的再现——读史偶记(28)
收藏 IP: 222.30.55.*| 热度|

7 郭向云 吴吉良 周少祥 周华 郑小康 钟炳 jpx72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23: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