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dh 谈生物、聊教育、记录生活

博文

什么是正常的学术? 精选

已有 16989 次阅读 2016-8-4 19:50 |个人分类:个人随感|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随感, 学术规范, 国际学术会议, 学术氛围

什么是正常的学术?

(王德华)

 

这些年来国内学术界怨声不断,有日趋严重之势。不管是发愁怎么花钱的,还是发愁怎么找钱的,不管是政策受益者,还是制度受损者,不管是院士,还是年轻学者,不管是博士生,还是硕士生,都似乎有一肚子的苦水,有满腹的怨恨。我相信这都是真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抱怨的内容不同而已。经费管理,绩效考核,学术评价,院士评选,国家奖学金评选,项目申请,职称晋升,成果申报,研究生毕业,学术论文署名… …等等,回顾这几年我国学术界的问题,也一直都是这些问题。

我自己在这些年的学术发展和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在不少方面也是渐感心衰力竭,无能为力。我在给研究生授课的时候,在跟自己研究生交流的时候,多次提醒说现在国内的科研环境存在一些不正常的现象,年轻人要看远一点,不要被眼前的一些不正常所迷惑。作为研究生,学术眼光要看到国际学术界,一定要知道哪是正常的,哪是不正常的,哪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哪些是不可避免的,那些是随着发展会逐渐消失的。很失望,多年过后发现收效不大。大家对于未来,似乎不感兴趣,都是冷笑对待,更多地专注于当前,关注现实。现实很容易改变学生的思想和意识,现实让他们变得很实际,很物质,很短视,也很自我。很多很多的无奈,一次一次的受挫,自己坚持下去的力气就少了很多。也经常会问自己:还有必要坚持吗?需要坚持什么?大环境适合坚持吗?

心理动摇是难免的,但职业操守要求自己还是要尽量坚持学术规范。放弃很容易,放手很容易,一旦放弃了,放手了,似乎也就轻松了。我担心的是,会是真的轻松吗?如果学生出现情况,心理上还轻松得起来吗?要坚持这些,需要什么样的内心支撑呢?答案很简单:需要职业操守,职业精神,职业规范。每个职业有行规,有标准,每个人至少应该遵守行规,坚持标准。这应该是最低要求。现实是这些基本要求却成了对一个人的最高要求,这就是我们目前面临的困境。真的不敢想象,没有学术规范的学术界会发展成一个什么样子,没有学术规范意识的导师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没有学术规范意识的博士生们将来如何在学术界表演?

所以,我还是坚持文化和思想的重要性。文化的力量是潜移默化,思想意识受文化的影响,受传统的影响,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那么,我们应该坚持什么样的学术文化呢?

每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思想上都受到很大的冲击。听着一个一个学术演讲,有时候就会走神。一个人回到房间坐下来的时候,思想就更是乱了。

在国际学术会议上,每个报告人都对自己的研究那么投入,对自己的结果和发现那么有感情。报告人用短短15分钟或20分钟,甚至墙报的简介2-3分钟,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同行们报告自己的研究发现和自己的学术见解。这里讨论的都是学术,展示的都是研究结果和发现,没有听到CNS的讨论,没有听到IF的讨论。讨论的都是一个个具体的科学问题,科学疑问,科学争论。会议期间坐在报告厅里,咖啡时间排在等咖啡的队列里,晚上的墙报展示时间游走在每个展板前,感觉自己更像一个过客来体验一个正常的学术氛围是什么样子的,正常的学术交流是什么样子的。

学术报告的舞台上,有著名的学者,有刚出道的研究生,有血气方刚的青年学者,有温文尔雅的老学者。学术平等,人格尊重,这里得到很好的体现。不管你的报告做得如何,你的英语表述是否地道,总会收到同行善意的赞美,也会有对结果发现的质问。

渐渐地,一些当年叱咤风云的领军学者不再是学术研究的尖头兵,他们更多的是对新发现的欣赏和对基本概念的规范、建议和评论。同时,当年充满稚气的年轻学者,这些年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学术风格,开辟了自己的学术领域,延续了自己学术家族的学术传统。你会看到导师对自己学生的爱护和支持,每当自己的学生做报告的时候,坐在后面的导师这个时候一定会坐在前面,给学生鼓励和信心。我观察到导师脸上的微笑,也看到学生报告后的眼神会投向坐在前面的导师。导师的一个微笑,一个赞许,学生一定会有一种特殊的感觉。

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在国际学术会议报告厅里,没有一个学者会懈怠,会大意,会随意。大家那么认真,那么投入,那么严肃。学术人一定知道学术声誉的重要性。

学术研究在深入,学术领域在拓展。在国际学术舞台上,有时尚的科学问题,有传统的科学问题,看不到某个领域一窝蜂的追风情况,更多的是学术积累,思想和理论的成熟,家族的扩大,问题的一步一步深入。有些研究很基础,有些很传统。可以感受到大家关心的是学术问题,感兴趣的是自然现象。自己的好奇心,自己的擅长,自己的思考,一步一步找出问题的答案,逐步深入下去,拓展开来,这就是正常的学术。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发现中,乐在其中,享受着科学的发现。这就是正常的科学氛围。

担心发不了分数高的文章?担心拿不到国家奖学金?担心这个,担心那个,忧虑这个,忧虑那个,怎么做好学术?学术界有些规定和要求是必须的,有些规范是必要的。但是,一切以利益为导向的学术评价和考核导向,一切以功利为目的的学术研究和研究生培养,一定是偏离了正常的学术轨道,偏离了正常的研究生培养轨道。这样的文化蔓延开来,学术界是看不到未来的。这样下去,我们与国际学术界的正常轨道会越来越远。

一点即时感想,记下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757-994547.html

上一篇:“为什么有些导师水平差,培养的研究生质量却很高?”
下一篇:会议通知:第六届全国动物生理生态学学术研讨会将在西宁召开
收藏 IP: 24.120.53.*| 热度|

74 黄仁勇 许培扬 罗德海 武夷山 梁洪泽 冯兆东 张忆文 蒋敏强 陈楷翰 史晓雷 田欣 蒋永华 徐晓 朱朝东 吕健 李庆祥 郭战胜 喻海良 左宋林 季丹 杨正瓴 王鸣远 刘全生 蔡志全 吴跃华 孔梅 徐绍辉 罗会仟 范会勇 郑小康 周昊 宁笔 岳建军 王震洪 李毅伟 杨预展 姚伯元 陈南晖 郑新奇 李明阳 李世春 王勇 王从彦 黄永义 张丽娜 王金良 胡锐锋 施安路 褚昭明 李盛庆 李承哲 陈理 马志超 张海霞 章雨旭 赵建民 周浙昆 韩玉芬 庄世宇 李东风 刘钢 唐小卿 彭真明 高峡 njgdy zjzhaokeqin loyalSciencefan taoshl liyouxi techne xlianggg shenlu xqhuang grdegr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4: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