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dh 谈生物、聊教育、记录生活

博文

说机会 精选

已有 5250 次阅读 2014-9-21 23:28 |个人分类:研究生教育|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研究生学习, 经历, 机会, 机遇

说机会

(王德华)

 

机会,机遇,对于人生无疑是举足轻重的。经常听说,要把握住机会啊。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不可坐失良机啊。

机会是什么呢?有人说,机会就是在时间长河中,最好的那一刹那。也有人说,机会是在纷纭世事之中,许多复杂因子运行之间,偶然凑成一个有利于自己的一个空隙。所以,机会跟平常是有区别的。我们生活中的很多遗憾,很多过失,很多失望,大多数由于“机会”造成的。没有抓住机会,没有利用好机会,错过了好机会。如果清楚了机会,明白了机会,懂得了机会,能够识别机会,那么就会把握机会,抓住机会,珍惜机会,就少了些遗憾和埋怨,生活会快乐一些。

由于功利,由于私利,由于无知,由于大意,甚至是由于善良,由于胆怯,由于自卑,很多很多的因素也会让我们错失机会,丧失机会。很多情况下,机会是需要一些积累和准备的,或者说是创造的。如在研究生学习过程中,有些研究生只关注学习眼前有用的技术或知识,只阅读对自己临时有用的文献,逐渐造成了知识面狭窄,目光短浅,拓展不开,思路不畅。读文献,学习课程,写开题报告,做实验,写论文,修改论文,等等各个过程,都是为了增长自己的学识和经历,训练自己的技能,培养自己的素养。读万卷书,走万里路,为的是增加对生活的体验,对世间的感悟,做到胸怀豁达,眼光远大,处世沉稳,所谓见多识广,胸有成竹。经历一件事情,就会增添一份理解和认识。经历的事情越多,对事物的感悟就越灵敏,看问题的角度就更全面。经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也是一种磨练,所谓吃亏是福。所以,功利性,私利性,很多时候是机会的大敌。

那么机会是怎么来的呢?我们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机会呢?机会是等来的,他人送来的,还是自己找到的,自己发现的,自己创造的?应该说,各种情况都有。仔细想,机会对于每个人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对于不同成长阶段的人,机会的定义也是有差异的。这样的话,是不是机会,是不是机遇,只有自己清楚才好。再说,即使是机会,权重也不一样,有重要的,有不重要的,有意义深远的,有暂时利益的,有无足轻重的。所以,懂得机会和识别机会的能力很重要。

有些时候,有些事情不能实现,我们会说没有机会。有时候,我们会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那是在等机会。有人说过,如果说有人错过机会,多半不是机会没有到来,而是因为等待机会者没有看见机会到来,而且机会过来时,没有抓住它。很多时候是,天使曾来访过我们,但我们是在他们走后才知道的。有时候,失去一个机会,或者放弃一个机会,谦让一个机会,也许会有其它的机会,甚至是更多的机会。世事难料,我们不是常听说,上帝有时关上了一扇门,但却为我们打开了很多扇窗户。

机会,机遇,在我们生命的长河中始终存在着,永远陪伴在我们身边。我们需要懂得把握,懂得珍惜。没有机会的时候,知道如何创造机会,发现机会,有耐心等待机会。有时候,还要懂得谦让或放弃。知道自己所需要的,知道自己所要把握的,是需要智慧的。看来,机会,机遇,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我们,在诱惑着我们。幸运时,遇贵人相助。倒霉时,遇小人算计。随时保持清醒,随时擦亮眼光,随时保持理智,还是很重要的。

 

我们常说命运捉弄人,很多也是因为机会。很多时候我们本来是有机会尽孝的,有机会报恩的,有机会致歉的,有机会相遇的,有机会表白的。也有机会兑现对孩子的承诺的,有机会追求自己梦想的,有机会跟父母聊天的,有机会与家人或好友相聚的… ….回头看,我们真的错过了很多机会。有些机会错过了,可能还会再有,有些机会错过了,就永远错过了。对父母,对孩子,很多的悲剧就是错过了机会。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是让人心疼悔恨的。

 

机会,对个人是如此。对群体,对集团,对国家,应该也是一样。

 

很喜欢一首诗,纳兰性德的《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

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

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最是这句“当时只道是寻常”,颇耐人寻味。由于疏忽,错过了多少美妙时光啊。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757-829725.html

上一篇:会议通知:第四届全国动物生理生态学学术研讨会将在重庆召开
下一篇:研究生统考与推免(一)
收藏 IP: 159.226.67.*| 热度|

20 罗德海 罗汉江 尤明庆 虞左俊 李志俊 刘庆彬 许培扬 赵序茅 张忆文 闫尊强 李伟钢 王琛柱 孟津 陆俊茜 李学宽 贾岩岩 谢平 zgg dchlin wabfr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8: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