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说导师与研究生培养
(王德华)
这个话题,说了不少了。总有些新的想法和认识,所谓的新,是对自己而言的。无知者无畏,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对于不是天才的学生,要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需要导师。
有了研究生,就有了导师。学生跟导师学,导师对学生指导。学什么?指导什么?怎么学?怎么知道?没有一个统一模式和答案。导师对于研究生的成长是最最关键的。导师是需要资格的。
不可否认,不少导师是没有培养理念的,甚至不懂得如何培养研究生。研究生的开题报告、培养计划、技能培训、研究团队的文化建设、学术家族的传统传承,有些导师确实没有认真思考过。导师的个人修养、学识和品位、视野和胸怀等等,对研究生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可悲的是,很多研究生读了研究生却还是表现得那么清纯天真,似乎对研究生是怎么回事不怎么清楚,研究生该怎么读,该培训哪些技能,该学习哪些知识,该掌握哪些能力?有什么研究和培训计划,课题有无新意,课题做完后自己该达到什么能力?都不是很清楚。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学术伦理、学科领域等等统统不清楚,甚至压根就不知道,懵懵懂懂就毕业了。如果就这样下去也好,就怕有一天自己突然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从头来已经来不及了,那该是多么多么难受和尴尬的事情。
作为导师,要逐渐形成自己的教育(培养)理念,有较好的学术视野,有胸怀,有眼力,有耐心,有魅力,有涵养,有风范。
作为研究生,在导师的指点和影响下,点燃了火花,维持了激情,促进了活力,找到了自己,发挥了潜力。导师要提供必要的条件,要表扬、赞美、激发和刺激,还有更多的学术和生活交流。导师有责任思考研究团队的文化建设,培养研究生的协作精神和团队精神。一个研究集体,要有独特的文化,独特的精神,独特的人格。如果千篇一律,就失去了特色。如果机械照搬拷贝,就没有了特色。没有了特色,研究生就难以有特有的“学术性格”。
一个以青年为主体的研究集体,以探索自然奥秘为目的的研究群体,必须是积极向上的,朝气蓬勃的,阳光开放的。在这个集体里,大家心情舒畅,没有生疏和尴尬,没有猜忌和嫉妒,没有防备和封闭,没有苦闷和压抑。有的是温馨、友谊、爱心、放松、欣赏和愉快。
在这个集体里,规矩严明,是非分明,宽严有度,井然有序,心情欢愉,畅所欲言,无拘无束。
在这个集体里,每个人都能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特长,发挥自己的能力,发挥自己的智慧,张扬自己的个性。取长补短,互帮互爱,相互鼓励,相互欣赏。
研究生与导师要意识到优势,更要意识到不足,敢于承认不足。
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如果简单为师徒关系的话,师傅必须有两把刷子,徒弟也要明白师傅到底有哪两把刷子?也要明白这个集体里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对自己的发展和成长有哪些正的作用?研究生要处处有心,善于用心。要有悟性,有敏锐的学术嗅觉。还要具备一个特点:勤快。天道酬勤的道理,大家都懂。
我们说导师要有品位,研究生同样要有品位。研究生不要做井底之蛙,要培养自己的品位,开阔自己的眼光。有品位的研究生遇到有品位的导师,有涵养的导师遇到有追求的研究生,除了神秘的缘分,绝对是人生的一种幸运。
这是梦吗?
Dream. I have a dream.
(后记:本来是写实的一篇文章,相关人物在脑海里活灵活现,字到指尖突然就变了味道,结果写成了梦想。现实与梦想,相差不远,近得就在咫尺,但又确实很远很远,遥不可及。看到一些导师的“指导经验”,总觉得那些研究生实在是可怜极了,总是欲言又止。虽说导师应该有个性,每个集体有自己的规矩和方式,可是......不能说那样做是错的,可以确定的是,刚愎自用、孤芳自赏、无知浅薄、自以为是,那样一定不会培养出能够有出息的优秀研究生的。)
链接:
1 品位
2 再说品位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0: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